朋友圈僅一個月可見:“我看不到你的動態了”

朋友圈僅一個月可見:“我看不到你的動態了”

公zhong號:百靈醬


微信又更新了。

允許朋友查看朋友圈的範圍可以設置成「最近一個月可見」

朋友圈僅一個月可見:“我看不到你的動態了”


不過是一個小細節的調整,在網上又引起了一場騷動。

有人說,“這個功能太棒了,三天太短,半年又太長,讓別人看一個月剛剛好”。

也有人說,“這個功能根本沒什麼用,想讓他看朋友圈的人,每一條都看得到;不想讓他看的人,一條都看不了”。

是啊,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發朋友圈了,還有誰會在乎你是三天可見還是一個月可見?

還有人會進你的朋友圈,特意翻看你一個月前的朋友圈記錄嗎?

微信通過的好友越多越多,感覺自己認識了很多人,但是仔細想想又似乎誰都不認識。

我們啊,終於都變成無聊的大人了。

朋友圈僅一個月可見:“我看不到你的動態了”


晚上九點,還在公司加班的文文刷到了一條朋友圈。

“下個月8號結婚,大家都要來呀”

文文看了一眼備註:“阿咪”,是她高中最好的閨蜜,於是連忙點進聊天框想要祝福她。

“消失了這麼久,突然給我這麼大一驚喜!”

“壞人!怎麼不早跟我說!新郎是誰啊???”

“在你成為已婚婦女之前我們聚一下啊……”

每一條,都是打完了又刪,到最後,那些激動、震驚、感動的情緒,全部都化作一句平淡如水的祝福:

“恭喜你呀,一定要幸福!”

不一會兒,那邊回覆了一條:“嗯嗯,你也是呀”

那麼久不聯繫,好像都已經忘記曾經和對方說話是用什麼樣的語氣,想要敘舊都不知怎麼開口。

朋友圈僅一個月可見:“我看不到你的動態了”


文文隨手點進阿咪的朋友圈,能看到的只有一條她要結婚的消息,然後就被“三天可見”拒之門外。

她心裡剛要難過,可是想一下,自己似乎也“停更”半年了。

原來從曾經的形影不離無話不說,到徹底消失在彼此的生活,只要看不到對方朋友圈就可以了。

朋友圈僅一個月可見:“我看不到你的動態了”


微信改版之後,不管的新功能是否好用,每個設置“三天可見”或“一個月可見”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過去,朋友圈是我們和朋友交流心事的小圈子,但是後來慢慢的,父母、同事、領導、客戶、同學、老師也逐漸加入進來。

人際關係變多變複雜了,發朋友圈的樂趣就越來越少了。

朋友圈僅一個月可見:“我看不到你的動態了”


過去,我們熱衷於在朋友圈的曬生活、秀恩愛,也喜歡通過朋友圈去“窺探”別人的生活。

暗戀的男生髮了一條動態,跑去點個贊,都能高興好幾天;

相隔兩地的情侶,能通過朋友圈第一時間知曉對方的喜樂;

許久不見的朋友,也能因為相同的興趣,找到當初熱聊的話題……

可如今我們的朋友圈不是“停更”,就是設置一定時間段可見。

朋友圈成立的初心是“離喜歡的人近一點”,可現實卻是離喜歡的人也越來越遠。

歌詞裡唱著,“來日陌生的,是昨日最親愛的某某”。

我們都在遵循著成年人的默契,很多事情不用明說,心照不宣地繼續生活。只是偶然想起,難免失落。

朋友圈僅一個月可見:“我看不到你的動態了”


在微博上看過幾個小故事:

“當初和她說好以後要做彼此的伴娘的,畢業之後好長時間沒聯繫,有一點點開她朋友圈才知道她要結婚了。沒有邀請我,我也沒有履行當初的承諾。”


“這輩子第一次暗戀的男生,幾經周折好不容易加上他的微信,打算總有一天要表白。後來……偶爾有一次看到他在朋友圈曬了一個女生,才知道他交了女朋友,我也早就沒有了勇氣。”

“在一起三年,以前經常在朋友圈秀恩愛,後來分手了,動態刪了,把他的朋友圈也屏蔽了。

不久前想去看看他最近過的怎麼樣,才發現我們都不是好友啦!”

有人說,那些會特意翻看你朋友圈的人,除了討厭你的人,就是在乎你的人。

因為其實大家都很忙,沒有誰會經常去翻你的朋友圈,也沒有人在乎你過得怎麼樣。

你能屏蔽的,其實都是在乎你的人,就像你能傷害的,也只有在乎你的人一樣。

朋友圈僅一個月可見:“我看不到你的動態了”


別把真正在乎你的人弄丟了。

不管你的朋友圈是否允許別人幾天可見,當你在某個瞬間,想起某個人,想起你們曾經的感動和驚喜……

那就去問候一句:“最近過得好嗎?”

哪怕久不聯繫,也讓對讓知道“你還在”;哪怕相隔很遠,也都明白你們從來就沒有失去彼此。

別把想做的事情留到來日方長,沒有人會永遠都停在原地。


朋友圈,是可以看到對方過得怎麼樣的一種途徑。

偶然看到對方的動態之後,留下一句溫暖的問候,也給彼此留下更多的回憶。

歲月靜好,各自安好,就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