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樹果文章微博談科技推動我國高質量經濟的發展

當我們還在津津樂道談論中國高速鐵路時速350公里的時候,還在談論高速鐵路行駛平穩、車廂裡立一硬幣不倒的時候,我國設計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懸浮列車實車在第二屆浙江國際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杭州國際博覽會中心)上就已經展出了。

據光明網報道我國高速磁懸浮列車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已具備了啟動高速試驗線建設和後續產業落地的基礎……從展覽實車外觀上看,其車頭比現有運行的高鐵列車更修長,車廂內部整潔明亮,座位數可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調整……。

由此看來,我國將迎來普通列車、高速列車、磁懸浮列車並存的時代。

時速600公里磁懸浮列車的速度已經是老飛機的時速了。據介紹磁懸浮列車行駛時幾乎不與鐵軌接觸,高速行駛時特別的平穩、特別的安靜。

如果依時速600公里來劃城市圈,我國的城市群將迅速的發展起來。大灣區城市圈、長三角城市圈、武漢、長沙城市圈……等城市圈也將首先進入磁懸浮列車時代。

而且,坐磁懸浮列車如從廣州、吉林、雲南、四川、上海、西安、內蒙……甚至從烏魯木齊、拉薩至北京也只要幾個小時。因此,這將更加方便我們的出行,我們的生活也將發生很大的變化。

而且,從我國坐磁懸浮列車到東南亞、以及歐洲等任何一個國家也將在十小時左右。自然,中國生產製造的磁懸浮列車也將奔馳於世界各地,並進一步推動我國“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世界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當然,磁懸浮列車也是路通財通並將掀起我國新一輪經濟增長,並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

磁懸浮列車的實車展覽說明了我國磁懸浮列車高速實驗線即將投入建設,而實驗線路的成功運行也將離正常運輸不遠了。

中國高鐵已有3.5萬公里里程,這個里程還在繼續延伸,這個成績已驚豔了世界,我們又將迎來磁懸浮列車的時代,豈不是更加驚豔了世界。

磁懸浮列車的技術突破、磁懸浮列車的研製、磁懸浮列車實車的展出,讓我們看到了我國科技的突飛猛進,也讓我們看到了我國研製團隊科技人員的拼搏精神、科研院所與企業團結的協作奮鬥精神。

這不僅僅是我國磁懸浮列車取得的成果,這些年來我國步入了高科技發展的時代,其科技碩果層出不窮,也讓世界刮目相看。

當然,我國經濟也步入了依靠科技發展的時代,如我國人工智能、信息產業、智造製造……等也進入了世界第一梯隊,這些新科技、新產業也是我國高質量經濟發展的代表之一。

我國傳統經濟、傳統產業也進入了依靠科技和技術進步發展的時代,也進入了依靠科技和技術提質升級、提高勞動效率的高質量經濟發展時代,我國也進入了新舊產業、新舊經濟共同發展的時代。

當然,我們也還要看到我們還必須夯實的領域、還必須要奮起追趕的領域。

2018年人民日報就發表了《打牢中國工業的基石:我國工業基礎能力還不強》的記者走訪調查文章。

這篇文章,讓我們客觀的認識到了我們在謀些基礎領域裡確實有不足的地方,如一些材料等領域裡就不如發達的歐美日國家,這也是我們要面對的現實問題。

因此,我們必須要夯實我們的工業基礎,做好每一個基礎領域裡的各項工作、各項科研、各項研製工作,並補足短板夯實我們的工業基礎能力。

當然,即便是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也有其不足之處。但我們不能因為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而沾沾自喜,而不思進取並放棄我們該補的短板。

因此,夯實工業基礎能力也是我們一項補足短板性的重要工作。

我們是從一個農業大國一躍步入工業大國領域裡的,我們僅僅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因為我們跑的快也自然會留下一些不足的問題,這也是前進中的問題。

由此,夯實我們的工業基礎能力對我們的高質量經濟發展、對我們的繼續前進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事情、也是一項舉足輕重的工作。當然,這項基礎性的工作,甚至牽涉到我們的每一個企業及科研院所和大學。這也是一項攻堅克難的工作,是我們要長期堅持、長期攻關的工作,只有這樣就一定能夯實我們的工業基礎能力,併成為一個發達的工業大國。

中國高鐵、中國磁懸浮列車、5G通信、人工智能等領域我們已經取得了世界一流的水平,但我們還要繼續努力、繼續奮進,並取得高質量經濟更大的、更全面的成績、實現我們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