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适合扫天下,还是扫一屋?

你适合扫天下,还是扫一屋?

※1、扫一屋和扫天下是两回事

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大概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意思是一个人连自己的个人事务都管理不好,就更谈不上管理天下大事了。这句话来源于一个故事,东汉时代,有一个叫陈蕃的人,每天忙于各种工作、交友以及学习方面的事务,结果自己住的房子很脏乱,一天,他父亲的朋友去拜访他,责备他不注意个人卫生,陈蕃答道:我每天忙着各种大事呢,没有时间管理自己房间的卫生。朋友生气地说:你连自己的屋子都打扫不了,别说做天下大事了。

说句实在话,这句话对我产生的影响很大,因此,我一直以为只有做得了也做得好小事的人,才能做大事。

但是,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这句话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扫一屋和扫天下真不是一码事,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我认识一位北京大学毕业后在企业做市场趋势分析的姑娘,这位姑娘善于宏观思考,很有前瞻性,因此在做市场趋势分析的时候很能把握重点,抓住要害。有一段时间,他们部门一位姑娘回家去生孩子,把每月做考勤报表的事情交给她代管几个月,没想到的是,能做好趋势分析的姑娘,却做不了简单的考勤报表!

原因是什么的呢?原来,做趋势分析需要的是宏观思考和思维的前瞻性,这样的人往往在注意细节和微观问题上存在不足之处,他们很难看到细节问题,所以做报表不是长项,做趋势分析倒是很在行。

这可能就是典型的适合扫天下,但是不适合扫一屋的人吧!

你适合扫天下,还是扫一屋?

※2、扫一屋和扫天下需要不同的人

但凡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都是希望孩子将来能做大事,很多年轻人评价自己职业生涯是否成功的时候也是通过自己是否能做大事来判断的。但是,真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扫天下的。

关注细节,认真仔细的人更适合扫一屋。我有一个朋友,每一次下级呈递上来的文件,他都能一眼看出错别字或者标点符号的错误,每一次看到这些错误,他都感觉非常别扭,也因此认为这些文件写的水平太差,为此,他没少批评这些下级,搞得大家每一次给他呈递文件,都非常紧张。这就是一个注意细节的领导,认真仔细,责任心强,但是在工作中会出现事无巨细,样样关注的问题,且不会给自己的下级授权,所以,我开玩笑地跟他说,你比较适合被“领导”。这就是适合扫一屋的人。

善于宏观思考,关注大局的人适合扫天下。在生活和工作中,有些人总是看不到细节,但是他们可以宏观思考,说到大事他们往往头头是道,落实到写的文件当中,你会发现一些小错误。他们的工作也比较容易被人挑出毛病,尤其是当他们还比较年轻、没有话语权的时候,这些不注意细节的事情就更容易被人嘲笑了。但是他们的宏观思考和趋势把握能力对职业生涯的未来有很大的好处。


力对职业生涯的未来有很大的好处。

你适合扫天下,还是扫一屋?

※3、别再受“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骗了!

在现实生活中,扫一屋的人容易看不上扫天下的人,很简单,因为大家觉得:一点小事都做不好,还谈什么大事呢?一份文件都写不好,怎么适合看宏观,一个错别字都发现不了,怎么能担当大任呢?

扫一屋的人呢?往往容易得到各种美誉:踏实稳健、责任担当、务实谨慎……扫天下的人呢?“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等成语好像都是为他们量身打造的。

好吧,让我们回到开篇的陈蕃,在历史上,没有人知道是谁说出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因为“不扫一屋”而被鄙视的陈蕃却因为卓越的贡献青史留名!

因此,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如果你适合扫一屋,那就踏踏实实地去扫好每一个房间,如果你适合扫天下,那就认认真真地承担大任。

要记住的是,扫一屋的人与扫天下的人需要团队协作,才能最好地实现双方最大价值。

(图片来自百度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