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玩具就想买,不买就撒泼打滚,怎样避免与孩子的“权力之争”

当孩子还是个小婴儿的时候,我们希望孩子快点长大,而且想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带给孩子,但是当孩子真正长大了之后,我们的思想可能会发生一些转变。

当孩子到了一岁半左右的时候,占有欲会变得比较强,在外面见到自己喜欢的玩具,想要伸手拿,刚开始的时候,家长会不断满足孩子,觉得孩子既然喜欢,那就给孩子买,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家长就不会继续给孩子买了,因为孩子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不能总是一味地满足孩子,浪费钱不说,还担心会把孩子宠坏。

看到玩具就想买,不买就撒泼打滚,怎样避免与孩子的“权力之争”

可是孩子却不管那些,如果家长不给自己买玩具,就会又哭又闹,甚至撒泼打滚,常常引来很多人的围观,让家长感到十分难堪。

有些家长会马上妥协,赶紧给孩子买玩具,让孩子别再哭了;还有些家长不会惯着孩子,任由孩子哭闹,等到孩子哭够了之后,再带着孩子回家。

很多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首先会考虑这个玩具适不适合孩子,家里是不是已经有了类似的玩具,自己如果花钱买的话到底值不值,但是却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孩子撒泼打滚和家长的顾虑,是一种“权力之争”。

看到玩具就想买,不买就撒泼打滚,怎样避免与孩子的“权力之争”

与孩子争夺“权力”,无论输赢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也有了大大的提高。钱赚的多了,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应该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但同时又担心自己一味地满足孩子,会把宠爱变成“溺爱”,影响孩子的成长。

但是孩子让家长给自己买玩具,除了喜欢玩具之外,更多的是在争夺属于自己的“权力”,如果家长打压孩子,不让孩子拥有这种权力,孩子就会通过哭闹或者撒泼打滚的方式来向家长“反击”。

看到玩具就想买,不买就撒泼打滚,怎样避免与孩子的“权力之争”

家长觉得孩子小,思想不成熟,自己要替孩子做主,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家长却没有替孩子考虑。孩子逐渐长大之后,想自己做主,不想什么事情都听家长的,会有自己的主见,而家长如果不能读懂孩子,那么孩子在内心会产生一些复杂的情绪,当这些情绪积压过多时,会使性格出现缺陷,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

所以说,与孩子争夺权力,无论是妥协还是据理力争,都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

看到玩具就想买,不买就撒泼打滚,怎样避免与孩子的“权力之争”

家长和孩子之间为什么会出现“权力之争”?

当孩子想要买玩具的时候,家长首先考虑的是如果给孩子买了,是不是在乱花钱?但是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孩子对金钱还没有概念。

家长不给孩子买,或者是不听孩子的意见,想给孩子买性价比更高的玩具,其实这是在扼杀孩子的权力,是控制孩子的一种方式。

家长喜欢的那些性价比高、独一无二的玩具,尽管很适合孩子,孩子也没有这样的玩具,但是孩子为什么不想要呢?。主要是因为孩子想自己做主,不想听家长的话。

看到玩具就想买,不买就撒泼打滚,怎样避免与孩子的“权力之争”

孩子不断成长,会越来越有主见,当孩子主动想要买某件玩具的时候,并不是因为没有得到这件玩具而哭闹,而是因为孩子发现自己没有做主的权力,想要通过哭闹的方式来争夺属于自己的权力。

其实孩子在生活中经常会与家长产生“权力之争”,比如不想吃米饭而想吃馒头、不想玩积木而是想玩磁力片等等,如果孩子夺得了权力,那么将来才能够有主见,才可以操控自己的人生。

在任何时候,如果家长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是用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撒泼打滚,那么就会与孩子产生“权力之争”。

看到玩具就想买,不买就撒泼打滚,怎样避免与孩子的“权力之争”

与孩子争夺权力,会对孩子造成哪些伤害?

1、孩子会变得自我

妈妈带着孩子逛商场,路过玩具店的时候,孩子拉着妈妈的手往里走,拿起一个玩具就想往外面走,妈妈不让孩子买,孩子先是哭闹,发现没用之后,直接躺在地上打滚,妈妈为了避免尴尬,于是付了钱,给孩子买了新玩具。

妈妈和孩子在争夺权力的时候,轻易妥协,最终孩子胜利了,不过妈妈虽然给孩子买了玩具,可是却给孩子打上了“不听话”的标签,认为孩子不懂事,以后不想再带着孩子出门。

妈妈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遇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必须得到,当孩子发现自己的权力越来越“大”的时候,经常会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变得特别自我。

看到玩具就想买,不买就撒泼打滚,怎样避免与孩子的“权力之争”

2、孩子变得没有主见

孩子出门总是想买各种各样的玩具,而妈妈觉得孩子喜欢的玩具都不靠谱,自己已经给孩子买了很多玩具了,于是就不给孩子买,孩子一直哭闹,妈妈对孩子不管不顾,等到孩子哭累了之后,直接带着孩子离开。

孩子慢慢发现,不管自己用什么样的方式,都不能打动妈妈,觉得妈妈很冷血,不得不听妈妈的话,孩子没有得到属于自己的权力。

妈妈虽然赢了,但是却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孩子一直不能够行使自己的权力,会变得特别依赖家长,没有主见和原则。

总的来说,如果家长开始与孩子争夺权力,无论谁输谁赢,对双方都不利,而家长已经是成年人,即使生气不高兴,过一段时间就会忘了,但是孩子年龄小,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可能是永久性的。

看到玩具就想买,不买就撒泼打滚,怎样避免与孩子的“权力之争”

家长怎样做,才能够避免与孩子进行“权力之争”呢?

其实家长在和孩子进行权力的争夺时,其实是在捍卫自己的尊严,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就必须要听自己的话,家长高高在上的姿态,是一种优势,如果抛开这种姿态来说,其实家长和孩子是平等的。

家长平时要放下自己的架子,不要尝试去操控孩子,孩子有独立的性格,有自己的想法,不应该一直生活在家长的掌控之下。

看到玩具就想买,不买就撒泼打滚,怎样避免与孩子的“权力之争”

如果一件事不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也不会威胁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那么家长应该放开双手,让孩子拥有属于他的权力。

家长也可以培养孩子的金钱观,比如带着孩子出门的时候,给孩子10块钱,让孩子自己支配,并且提前做好约定:如果今天的钱花没了,就不能继续花了,但是下次出门的时候还会有10块钱。

孩子慢慢会形成正确的金钱观,知道如果分配自己手里的钱,也能够养成攒钱和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会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帮助。

看到玩具就想买,不买就撒泼打滚,怎样避免与孩子的“权力之争”

总之,家长和孩子进行“权力之争”,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对孩子没有好处,家长需要做的,是避免陷入与孩子争夺权力的“战争”之中,要把孩子培养成稳重、懂事、有主见的人。

我是夏橙妈咪,全职妈妈,经常与大家分享科学实用的育儿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家长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