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洞察和发现用户需求,这 7 个技巧你需要掌握

要想洞察和发现用户需求,这 7 个技巧你需要掌握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需求分析是最基本的工作能力。只有充分了解用户需求,才能知道该如何去设计产品,才能将用户和流量最终转化成企业的收入。

1 产品不同阶段研究对象不同

分享一些一直在用的用户洞察方法和技巧

本答案作者:Jesse 美团点评资深产品经理

说一些在我们团队过去/现在实际用过的方法,有的方法适用于偏大型的产品(依赖部分工具建设),有的方法适用于小范围研究(主要是我做一些孵化创新项目时会用的),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没有刻意对这些方法做科学的归类:

#1 产品发展不同阶段对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产品/功能早期 MVP 时:优先花时间在种子用户/重度用户(我们内部喜欢用 KOL 这个词来指代)身上的研究。一个产品是由种子用户核心人群决定的,产品规模的增长可以理解为种子特征用户的泛化过程。理解这些用户是谁、在什么场景/动机下选择了产品、又因为什么原因持续使用,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

  • 产品/功能早期大众阶段:重视低成熟(或低留存)及愤怒的用户,前者的障碍往往是被忽略的机会,后者的声音往往是致命的问题(“愤怒的用户决定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 产品/功能晚期大众阶段:重视低渗透用户,尤其关注该类用户需求的现有满足方式,一般而言这个阶段的产品是需要考虑通过创新找到新路径。

#2 用户洞察方法和技巧

(下面这些方法是我们一直在用的,针对不同阶段的问题选择会有所差异,同时也需要结合一些基础建设、时间投入差异对待)

a. 目标用户观察/访谈:

  • 在业务 MVP 期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满足于简单地发问卷调研或者打电话调研,而是要融入到目标用户的场景下,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一些重度用户进行深度访谈。对于这个阶段的 PM 来说,“体感”比什么都重要。具体的方法可以是“观察目标用户当前的解决方案与决策过程”、“前往用户的场所去观察/感受周围的影响”。

  • 举几个例子,我们在过去的一个项目中曾经以一个写字楼用户为样本,花两天时间观察/统计这个楼用户吃饭的选择(因为吃饭是刚需,选择方式非常容易枚举,如果想让他们多点外卖,第一步需要先搞清楚不点外卖的人都在怎么就餐),在他们等电梯的空隙和他们聊天;也曾经跑到建材城和商铺老板聊天,看他们平时怎么吃饭、手机常用的 App 等等;或者就是付费和目标用户聊天,了解他们的关注点及认知,我们约过不同的用户闲聊,甚至还进入到他们的家中,其实很多用户(尤其是下沉市场用户,你拿 100 块钱是可以了解很多信息的)。我听说过一些成熟的公司为了更好的理解下沉用户,产研团队被放到一些五六线城市工作一个月。

b. 成为“使用者”:

  • 在做一些“生产工具类”产品时(例如商家端、骑手端产品),“成为使用者”是一种洞察需求的有效技巧,同时这也可以是一种增强 PM 同理心的方法。

  • 我们商家端的同学会被安排到商家实地生产环境工作,配送端同学在入职后需要作为骑手去接外卖送餐。当你发现高峰期后厨忙成狗以后,也许会意识到多一个点击的设计也许是没必要的。其实方法 b 和方法 a 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 C 端 PM 最需要解决的是“认知到用户不止是自己”,而 B 端 PM 最需要解决的是“我怎么才能成为目标用户”。

c. 基于某个主题,研究/观察【个体用户 session 行为轨迹】:

  • 当产品已经迭代到一定阶段,需要在此基础上挖掘更细分的需求点时,PM 个人经历的局限性会被放大,这个时候对个体行为客观的观察往往能提供新的发现。当然,研究这一次场景的行为需要结合这个用户历史特征做回溯,这样刻画该用户/场景会更加立体。

  • 这个研究建立在产品数据工具基建完备的基础上,至少需要客户端埋点完善,数据工具具备提供“追溯一个用户在一次会话中所有行为时序描述“能力。这也是目前我们正在迭代的需求洞察方法,相比用户访谈,这个方法会更敏捷、不受地域限制、以及能够修正用户主观表达中的偏差。但在有了基本工具后,团队需要磨练研究的方法,这个是需要因业务不同而做适配的。

d. 聚类用户,研究/观察不同聚类用户的行为路径:

  • 这个方法和方法 c 有一些相似处,不同点在于方法 c 更适合基于某个主题(比如研究用户不下单原因)开展研究,而该方法重点在于对用户分层,然后通过寻找差异点判断提升机会。

  • 继续拿用户不下单举例,我们可以基于经验认知尝试对用户做聚类,然后看这一类用户在主流程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些显著差异,从而帮助我们修正认知。

e. 基于反馈/客诉识别需求:

  • 这个方法应该比较普及,但需要注意的是“反馈”不一定来自内部,尤其可以多关注社交媒体上的声音;而“客诉”往往是在“服务缺陷”时产生,很多时候非阻碍性行为用户是不会投诉的。最后,用户反馈/投诉的是问题,不代表解法,依然需要回归到实际场景去理解问题。

f. 分类/枚举场景:

  • 这个方法在我看来如果用的不对会产生很大问题,很多 PM 喜欢坐在办公室凭空引入因素进行分类/枚举,看似完整实则非常容易导致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分类标准有错误呢?所以这个方法我更倾向于是对需求洞察后的归档整理,用于识别“程度”问题,以及避免有明显逻辑疏漏处。

g. 同业竞品研究:

  • 这个方法其实是最常用的,也是大家都熟知的方法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首先不要完全固化你的竞品,随时都要关注是不是有新的解决方案出现;其次不要只关注对方做了哪些迭代,更大的意义是洞察这些迭代背后是否有未识别的需求。总之,避免把“竞品研究”变成“看看 abcd 公司的功能有哪些”。

以上主要是个人关于“洞察需求”的方法总结,但多说一句,从我观察/面试的经验来看,更普遍的现象是大量 PM 缺少“洞察需求”的意识,多数仍停留在“优化结果指标”或者“揣测需求”的阶段。这个现象除了个体问题以外,还一个原因是团队普遍没有形成“对洞察需求”的循环机制。

如果这个答案对你有启发或帮助,可以点击这里给他点赞评论交流 。

2 靠观察

方法是穷举用户路径

本答案作者:张大毛 哔哩哔哩产品经理

当然是靠观察,至于如何观察,我有一个蠢办法——穷举用户路径。

想达到一个目的,有哪些可行的路径,画一个粗糙的脑图或流程图穷举之,往往就能发现盲点。发现的盲点有两种可能:一是整个互联网世界都没有给出好的解决方案,另一种可能(99% 的情况下)则是自己没能了解到真正顺畅的路径。

譬如我最近面临跨城市搬家的问题,需要找到一个可以同时完成大件物品搬运和宠物托运的解决方案。花了很长时间穷举各种选项,本地搬家公司不接长途单,专车托运成本又太高,最后并没有发现可以提供类似完整服务的现成方案。对于搬家公司来说,这就是一个新的未被满足的需求。

当然仅仅穷举是不够的,靠蛮力做成的事情都不长久。如果是公司级别新业务,要考虑是不是利基市场、有没有标准化、产业链如何分布等等;如果是微观产品调整,要考虑是否阻碍核心业务、产研投入与业务产出是否匹配、与核心目标是相关等等。

坦率讲,现在这个阶段,指望自己福至心灵突然发现蓝海的概率已经极低了,在试图「发现」用户需求之前,先穷举、观察别家的解决方案,往往更有效率。

如果这个答案对你有启发或帮助,可以点击这里给他点赞评论交流 。

3 按产品用户量这条线性维度

评估每个阶段所适应的方法

本答案作者:曾斯婕 前豆瓣产品经理

方法很多,可以按产品用户量这条线型维度来评估每一个阶段所适应的方法:

  1. 用户量为 0,项目启动阶段,最适合的方法是做竞品分析,结合目标用户访谈,看哪些满足好了哪些没满足好。再结合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判断新产品定位。有一种情况是,整个市场都很新或者没做起来,没有强有力的竞品。此时可能需要慎重判断为什么竞对没有发展起来,是否真的要投入这个市场。

  2. 活跃用户量在 1w 以内(数字我随便说的,不同行业不一样,大概理解为早期种子用户),可以尝试微信群或者其他“小论坛”密切交流的方式来获取一手反馈信息,小批量试错,数据分析辅助参考。如果业务方向做出重大转向,这一阶段可能是最后机会。

  3. 活跃用户量较多的平台型产品。数据分析是首推的方法了。遇到数据上无法理解的行为,可以单独做用户 session 的观察,或者定性研究。如果有强有力的竞品,自然也需要观察行业动向,知己知彼。不过这一阶段,运营和市场的同事应该会对竞品比较敏感,积极提需求了。

如果这个答案对你有启发或帮助,可以点击这里给她点赞评论交流 。

4 常规的用户研究分为定性和定量

具体的研究方法是深入访谈、问卷调查等

本答案作者:Kris 广联达产品经理

常规的用户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类,具体的用户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 深入访谈。找典型目标用户聊天。它是产品经理了解用户的最佳途径,做访谈需要与用户交流,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共情、共鸣、共话题。提前深入了解你的产品以及你的用户群体是必要的。用用户的语言去交流。

  • 焦点小组。由一名主持人和一组用户(通常不超过八人)在一个主题下进行的访谈。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可以一次性拿到更多类型的用户信息,但是我们需要注意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

  •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需要注意设置问卷的技巧和经验,结合具体情景,自仔细设置问题。调查的结果是为获得解决方案获得了一种途径,但不是解决方案本身。问卷调查的大纲,题目的设计,题目的顺序和文案都是产品经理需要考虑的。

  • 可用性测试。让一群具有代表性的用户对产品进行典型操作,同时观察员和开发人员在一旁观察,聆听,做记录。可以发现产品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 留置研究。通过把待测试的产品放在用户家里或其它自然的使用环境里,让用户按自己的习惯方式使用产品,然后进行回访,了解用户对产品的评价。

以上这些方法都是为了形成用户画像,让产品经理脑海里对目标用户有非常具象和清晰的认识,进而回答以下问题:

  1. 谁是目标用户?

  2. 用户会怎样使用产品?

  3. 用户能想明白怎样使用产品吗?障碍在哪里?

  4. 用户为什么选用你的产品?

  5. 用户喜欢产品的哪些特点?

  6. 用户希望如何改进产品,增加哪些功能?

要想洞察和发现用户需求,这 7 个技巧你需要掌握

沙龙推荐

要想洞察和发现用户需求,这 7 个技巧你需要掌握

加入社区

职人社是围绕个人职业经历和能力开展交流的实名社区,社区用户来自国内外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及独角兽公司,在这里围绕专业、职业和行业开展讨论,而不是其它。

如果你也乐于分享交流,欢迎点击这里快速注册,30 秒加入社区

。若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有任何问题,请随时联系我们,微信号: ZhirenOps。

要想洞察和发现用户需求,这 7 个技巧你需要掌握要想洞察和发现用户需求,这 7 个技巧你需要掌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