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状元放到现代是什么学历,科举考试和高考相比到底哪个更难?

挺帅的狗蛋


我是麻辣语文刘老师,专注中国文字,解读文学魅力。

古代状元是科举制度的产物,是科举制度最后一级考试(殿试)的第一名,与现代的教育制度也有可以比拟的地方,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博士生全国联考第一名吧。它的难度与现代教育的难度相比,更难。

我们科普一下科举制度,以便人们对科举制度有更清晰的了解。

古代科举制度从大的方面讲,分三级(见下图第三四五级),但如果更详细些讲,分五级:

从上图中,我们知道,院试也就相当于我们的高考,第一名秀才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省高考状元;没有经过院试的考试,是没有资格参加后面的科举考试的。也就是说,在参加科举考试前,你就必须经历府试(相当于现在初中毕业,考过称童生)和院试(高中毕业,考过称秀才)两个关口。这是取得科举考试的资格证明。

考中童生和秀才的,都有一些国家待遇给你,比如童生可以参加国家在各地首府开办的学校里免费学习,有学习津贴的。秀才去参加乡试的时候,有路费和学习津贴。而且他们在学习期间免除徭役,安心学习。秀才见了长官可以称“学生”,对方一听就明白了,这是读书人,是要给予尊重的;秀才可以从事教育行业。

到乡试的阶段,相当于全国各省直辖市最优秀的考试一起到京城参加的选优比赛,对照现代的本科学历吧。考中的叫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就有了免除税赋的待遇。而且有候补基层官吏的资格。地位不到举人的,见面要称你为“举人老爷”,或者简称“老爷”。由于你家的土地不交税,所以你家的土地会越来越多,你会越来越富有,一般的大地主老爷,就是从这里来的。当然那些被皇帝赐给很多土地的豪族不在这个范围内。范进中举的那个范进为什么中举后会高兴地发疯?因为他从此脱离了“劳动人民”的基层,正式进入了“士族”阶层,不仅仅可以当地主富家翁,还有机会当官了。

第四级会试,就是从举人里面选拔能进入官场的人选,选拔出来的称“贡生”,只要当了贡生,就正式进入官场,当然首先要接受“太学”等专业的官员培训机构的培养,再分派到各个岗位上去。如果没有取得“贡生”的资格怎么办呢?第一,你还是举人老爷啊,该得的待遇一点不少;二你可以继续参加考试啊。这个资格永远有效。这个级别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选拔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唐伯虎也称唐解元,就是在会试的过程中被诬告抄袭,被剥夺了一切功名待遇;

第五级殿试,参加殿试,其实就是皇帝亲自看看这一届都有哪些人才,并且给这些人才进行分级。其实分级的事情,大臣们都能干好,但为了显示皇帝对人才的重视,要皇帝亲自选拔出最优秀的三个人来,这就是“状元”、“榜眼”、“探花”。前三名是一个级别,称一甲,叫赐进士及第;剩下的贡生们,会被分为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这个级别,可以与现代的博士生相比了。

古代的科举考试与现代的考试相比,难度更大。为什么这样说呢?

古代学习基本靠自己,和家庭,国家没有义务教育制度,所以,寒门出贵子的现象非常少,真正有资格有条件学习的,还是“豪门贵族”子弟,和那些富家子弟。所以,知识属于被垄断的,进而政治也是被垄断的,轻易不会给“寒门世子”机会,除非你特别优秀,或者你有特别的机遇,这都是很少出现的。

现在的教育制度决定了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这个体系中来,并且有相对平等的机会靠自己的学习出头,找到自己的路。



刘皇叔讲作文


大家好,我是头条创作者左担道,很高兴能够回答您的提问,在答题方面,我有着丰富的经验 ,以下是我的观点分享给大家,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古代的状元,是地位的象征,是一步登天的节奏。现在的什么学历也赶不上。像我们现在平常的学历都得自己找工作。除非你非常优秀,会被一些好的单位招聘。但是这也需要经验积累的,也就是说,以后的前途还是要靠自己在单位里打拼,凭着自己的能力。但状元就不同了,如果当了状元,就😂等于当官了。


当年陈世美如果没有当上状元。他就不可能当上驸马,成为皇亲国戚。说不定到现在还在地里刨石头呢!

古代都相信: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那个时候,作为一个普通人,只有学习读书,走科举之路,才有出头之日。

可与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环节。乡试,每三年才能考一次,只有3%的人才能考中成为举人。所以当时如果哪个村庄有一个举人的话,就相当荣耀门庭的一件事了。


当上举人之后,还要到京城参加会试,会试的录取率也非常低,不会超过三成。这个时候如果考中,那就被称为贡士。

如果当上贡士,才有机会参加殿试,第一名者才是状元。由此可见,原来的科举考试是多么的艰难。如果第一次考不过去就得再等三年。

在唐代有一个人叫尹枢的人,在他中状元的时候,年龄都已经71岁了。如果这个年龄在我们现在,如果你够努力,几个博士后也应该能考到了。


以上就是属于左担道个人的观点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开开心心的做头条,头条作品能更进一步,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回答。谢谢大家!


左担道


古代的状元放到现在的话,可以说是比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所有学历比如说高考状元,硕士,博士乃至博士后都要高出一截,原因也很简单,从科举开始到科举结束,一共产生的状元就只有599个人,可想而知这状元的含金量之高。

从隋唐之后,一直到清朝结束,我国古代就是一直都在使用的科举制。古代的这个科举制也是类似于现在的高考,就是全部一起来考试嘛。但是不同的就是古代的科举制是为了选拔官员而设立的,基本上只要高中,不说能不能成为状元,就算是中举也能走上仕途。

而科举制还是比较的公平,完全靠自己的实力,不存在什么关系户之类的,并且历朝历代对科举的舞弊也是相当的严格,所以想要成为状元那都是万中无一之人。而一旦成为了状元就能直接入仕,并且起点还非常的高。历史上很多有名的丞相之前都是状元出身。

而正是因为科举制能够直接入仕,也就导致了想要考中非常的困难,很多到了五六十岁都还在科举上奋斗。就比如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年纪一大把因为中举直接疯掉了,可想而知科举制度之难。而很多人不知道的就是这个中举的范进最后成为了朝廷的四品官员,可想而知那身为第一的状元。

而我们现在的状元每一年,各个省份都是有状元的,所以现在的高考状元肯定比不了古代的状元。而状元之后的大学生,硕士乃至之后的博士,博士后也不必了当时的状元,当然这里肯定不是指的学识,而是指的在当时的一种地位。这也很好比较,现在的博士,博士后虽然不多,但是也不是很稀少,而古代的状元一共也就是599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