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夯實“幸福綏陽”基礎,繪就“幸福民政”新畫卷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所為。黨的十八大以來,綏陽民政不辱使命,踐行“民政愛民、民政為民”理念,念好“保住基本,兜住底線”的八字經,把“民生決定目的”作為“底線之底”,積極回應困有所幫、老有所養、少有所愛、殘有所依、災有所救等民眾關切,不斷夯實著“幸福綏陽”的基礎,繪就了一幅“幸福民生”的新畫卷。

「喜迎十九大」夯實“幸福綏陽”基礎,繪就“幸福民政”新畫卷

敬老院老人表演戲曲節目

  “現在住在這四合院裡,房間內還有獨立衛生間,閒著無聊還可以去休閒娛樂室看電視。院長很關心我們的生活。”初秋,微風習習,和煦的陽光鋪滿黃魚江中心敬老院的角角落落,五保老人們愜意地在院子裡乘涼、聊天、散步。老人們三五個悠閒地在娛樂室裡看著戲曲節目,侃侃而談,對敬老院的生活很是滿意。

  為了讓無兒無女的五保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綏陽縣整合各項資源,大力推進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積極爭取、投入資金,建成並投入使用一批敬老院、幸福院、日間照料中心等老年服務機構。

  近年來,綏陽縣累計新(改、擴)建農村敬老院14所,建成老年活動中心26個,建成農村幸福院42個,新增養老床位956張。形成了以敬老院集中供養為主,農村幸福院、日間照料中心為輔的養老服務體系,較好地解決了“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養”的問題。全縣敬老院在五保對象臨終時,加強臨終關懷,及時聯繫監護人。對五保對象死亡的,根據《綏陽縣殯葬管理暫行辦法》,全額減免火葬費用。多種切實有效的措施,有效解決了五保對象“衣、食、住、醫、葬”的問題,初步實現了基本養老服務補貼全覆蓋。截止目前,累計發放高齡生活補貼732.9萬元、百歲老人津貼42.06萬元、基本養老服務補貼137.6萬元。

「喜迎十九大」夯實“幸福綏陽”基礎,繪就“幸福民政”新畫卷

為敬老院老人送去棉被

  本著“高看一眼、厚愛一分”的原則,在不突破國家政策和標準的前提下,整合部門資源,認真落實好省政府43號和市政府9號文件幫扶機制,切實幫助解決好復退軍人的實際困難。上半年,共解決困難退伍軍人最低生活保障215戶478人,其中農村低保181戶426人,城鎮低保34戶52人;解決臨時救助88人,金額5.855萬元。提高七至十級殘疾軍人、“三屬”、在鄉老復員軍人帶病回鄉、兩參人員補助比例調高。優撫醫療救助278人次,救助金額32.3094萬元;大病救助27人次,救助金額8.2154萬元。總計305人次,救助金額40.5248萬元。

「喜迎十九大」夯實“幸福綏陽”基礎,繪就“幸福民政”新畫卷

社區開展文明治喪宣傳活動

  為民著想就得號準“民需之脈”。綏陽縣按照“一推行、兩集中、三禁止、四督查”的工作思想,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研究制定出臺一系列惠民舉措,建成115個農村公益性公墓,實現村村有公墓目標,實現規劃區域內集中安葬、集中治喪100%的目標,殯葬改革工得到省市民政部門的高度認可。

  今年3月,“迴歸自然•擁抱青山”2017年首屆遵義市節地生態安葬活動在綏陽大辰山生態陵園隆重舉行,率先在遵義市推行節地生態安葬方式。截至目前,集中火化遺體2451具,兌現“四費”減免近180餘萬元。

「喜迎十九大」夯實“幸福綏陽”基礎,繪就“幸福民政”新畫卷

醫生和護士為老人義診

  與此同時,綏陽縣還推行了“醫養結合”“公建民營”養老新模式,引入社會資本300餘萬元盤活蒲場敬老院,實現了由單一養老職能逐步向養老和醫療雙重職能的轉變,讓更多老年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專業的服務。

  保障傘下的民生更溫暖。按時足額髮放高齡補貼,及時劃撥孤兒生活補助金,孤殘兒童關愛救助保護工作有條不紊,“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工作強力推進,“童伴計劃”得到中國扶貧基金會的高度肯定,在原有基礎上增加到5鎮13村,使0-18週歲受益兒童達9145人,其中留守兒童804人。

「喜迎十九大」夯實“幸福綏陽”基礎,繪就“幸福民政”新畫卷

慰問困難群眾

  充分發揮民生保障中的兜底作用,1-6月城鄉醫療救助共計救助2711人次,支出救助資金533.01萬元;臨時救助1463人次,發放救助資金151.27萬元,實施急難救助68人次,發放救助資金166.5萬元;因災造成房屋損失理賠的共計58戶,理賠金額共計43.95萬元;累計發放農村低保1826.83萬元、城市低保金402.32萬元;下撥五保供養金107.61萬元。另外,兜底脫貧對象均按農村低保標準實行了全額保障。

  

「喜迎十九大」夯實“幸福綏陽”基礎,繪就“幸福民政”新畫卷

幸福是什麼,特困群眾說:“幸福,就是日子雖然清苦,但有政府的幫助生活有保障、也有盼頭……”

  “‘幸福民政’就是要做好事、管好人,提高困難群眾的幸福指數。”綏陽縣民政局局長鄭德權深情地說。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綏陽低保標準大幅提高的五年。為保證民政政策的有效落實,把為民服務的好事做好,綏陽縣建立了以分管副縣長為組長的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機制,強力推進城市低保清理認定及農村低保和社會保障兜底脫貧對象清理認定整頓工作,努力推進以城鄉低保、五保供養、城鄉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為主要內容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不斷髮展,確保將符合低保條件的貧困人口“應保盡保”,確保能夠及時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問題,極大鼓舞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情,幫助他們樹立生產生活的信心和自力更生的動力。1-6月累計發放農村低保對象51067戶、122312人,發放農村低保金1826.83萬元、城市低保對象10708戶、16162人,發放城市低保金402.32萬元。審批確定農村低保季節性缺糧對象2902戶、4681人。下撥五保供養金107.61萬元。

  東風吹來滿眼春,潮起正是揚帆時。近年來,綏陽民政以民生為重,厚積薄發,聚力前行,全力脫貧攻堅,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繪就了一幅民生幸福的“線路圖”、為民辦實事的“實事圖”、為群眾謀利益的“幸福圖”。(綏陽縣民政局 鄧貴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