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陽之戰:知州絕望投水,百姓迎太平軍入城

【太平天國系列500,小佛說史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太平軍在道州休整一月有餘之後,城外清軍越來越多,洪秀全等人已經有了突圍的念頭,於是派出羅大綱帶一千餘人進行突圍,為大部隊的突圍做好前期準備,一來準備糧草,二來分散圍困道州的清軍注意力。羅大綱不負眾望,很快就給攻佔了江華、永明兩地,清欽差大臣塞尚阿得知兩縣丟失之後,害怕太平軍四處亂竄,命令手下分批進攻道州,以期望讓太平軍疲於應付,無力外竄。

桂陽之戰:知州絕望投水,百姓迎太平軍入城

一開始,洪秀全的確上當了,疲於應付,後來逐漸意識到清軍在進攻時特別小心,太平軍根本不能給清軍造成太大的損傷,於是乾脆命令太平軍不再迎戰,養精蓄銳,為突圍做準備。而城外清軍因為連日侵擾太平軍,自己折騰的疲憊不堪。當羅大綱佔領江華和永明的消息傳入道州之後,洪秀全信心大增,在做好充足準備之後,在農曆六月甲辰日連夜突圍而去,近萬人的撤離,清軍竟然一點也沒有察覺到。

甲辰,夜,賊棄道州,間道南竄寧遠……

“總兵常祿守南路”,等意識到太平軍已經從山間道路撤走之後,常祿才在慌亂中和和春等人進行追擊。洪秀全知道清軍肯定會發現,於是兵分三路佈下疑兵:主力人馬直取嘉禾,疑兵隊伍一造聲勢前往寧遠,疑兵隊伍二前往藍山。

常祿果然被其中一路疑兵誤導,直接追到了寧遠城下,卻看見守城的是清軍,大呼上當。統帥和春則是將人馬駐守在交通要道下灌,調兵遣將追擊洪秀全,洪秀全在清軍佈置軍隊的時候已經迅速攻佔了嘉禾,兩路疑兵也繞回嘉禾會師,

“敵黨自寧遠東走,過藍山不攻城,趣嘉禾,陷之”。

桂陽之戰:知州絕望投水,百姓迎太平軍入城

奪取嘉禾的次日,洪秀全留下少部分人馬守城,其餘人馬往桂陽州進發,洪秀全本來以為會與桂陽州府的清軍惡戰一場,實在是沒想到自己的隊伍直接被州城中的百姓請進城中,而這一切都是知州李啟詔的功勞。

知州李啟詔是山東巡撫的兒子,這個人自從到任之後,一點都不以百姓為重,而是在治理範圍內製造冤案,“用酷刑,致民怨”,百姓對其恨之入骨。當聽說太平軍要來了,這位知州帶著之前收刮的東西騎馬逃走,不少百姓趁機驅趕他,為了減輕逃跑的壓力,一邊逃一邊丟隨身帶的錢,一路逃到了章樹圩。

百姓們生活在酷吏李啟詔的治理下,整日提心吊膽,當得知太平軍即將到來,百姓們載歌載舞歡唱,彷彿好日子馬上就要來了,章樹圩的百姓也不例外,“圩民方賽神歌舞”,圍觀之人眾多,時不時有百姓興奮的喊道:“太平軍來了”。李啟詔聽到這些話之後,絕望至極,投水而亡,“知州李啟詔走避村野,聞民間飛語恐懼,至章樹圩投水死”

。按照正常的情況,李啟詔這樣的人會被朝廷追責,但是別人有個好爹,得知自己兒子死在桂陽州後,上書給朝廷說自己兒子是禦敵而亡,駱秉章給足了山東巡撫面子,煞有介事的編造李啟詔抵制太平軍時不敵,投水而亡。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編纂《桂陽直隸州志》的王闓運也是一個務實的人,在州志中詳細記載了李啟詔的事蹟。

桂陽之戰:知州絕望投水,百姓迎太平軍入城

李啟詔死後,城中官軍士兵一鬨而散,百姓迎接太平軍入城,太平軍兵不血刃佔領州城。太平軍佔領州城不過是作為一個跳板,

“其酋長楊秀清謂城不可守”,收集糧草錢財,真正的目的地其實是郴州。就在太平軍入城當日,和春率軍趕來,楊秀清不得不做出“留一日,出擊官軍”的決定,不過留下的僅是一半人馬,其餘一半往郴州而去。

守桂陽太平軍太平軍經過一夜的休整,可謂是以逸待勞,在城外與和春的人馬交戰,太平軍勢頭正盛,一波防禦之後,清軍敗退二十里,而後楊秀清率軍前往郴州與其他人員會合。

參考資料:李濱,《中興別記》;《湖南地方誌中的太平軍史料》;羅爾綱、王慶成,《太平天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