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青的魅力一這些館藏出土文物讓你充分領略宋瓷之美

詞境瓷韻一一梅子黃時雨,梅子青時韻

宋代在中國歷史長河中是一段非常特殊的存在。雖山河破碎,從未統一,卻贏得大宋的稱號,令人神往。亡國被虜的宋徽宗也不是被人唾棄,而是贏得了後世的無限尊重和同情惋惜。箇中原因複雜多樣,但高度發達的文化為後世所難及,引發無限景仰是主要因素之一。文學創作方面,唐詩宋詞並稱,唐韻宋意各有千秋,唐宋八大家,宋有其六。象蘇東坡在詩、書、畫、文多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前不見有古人,後不見有來者。禪學,理學,道學繁興,立宗創派大師並出。從這種文化大視野審視,五大名窯出現於宋代就顯得非常自然了。後世雖戮力仿造,即使形色酷似,而神韻萬難稍肖,文化高度不及矣。

梅子青的魅力一這些館藏出土文物讓你充分領略宋瓷之美

汝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

龍泉窯雖未位列五大名窯,但後來居上,創燒出梅子青,粉青釉器物,絕美的釉色真正實現了千百年來國人對瓷釉玉質感的追求,成為工匠以智慧和汗水,用火與泥土鍛燒出的人造寶石。

梅子青的魅力一這些館藏出土文物讓你充分領略宋瓷之美
梅子青的魅力一這些館藏出土文物讓你充分領略宋瓷之美

遂寧金魚村出土梅子青釉荷葉型蓋罐

說到梅子青釉,總能讓人想起宋詞“梅子黃時雨”的詩句。“青"與“黃”之間有聯繫嗎?先讓我們看看這首詞吧:青玉案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年華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碧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若問閒情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詞的作者賀鑄,字方回,自號慶湖遺老,衛州共城(今河南輝縣)人。宋太祖孝惠皇后族孫。曾任泗州通判等職。晚居吳下。博學強記,長於度曲。撿選前人詩句,稍加隱括,化為清詞麗句,深情凝練,一時傳唱。這是宋代“官二代"的風采。而此詞中的名句“梅子黃時雨”為作者贏得了巨大的聲譽,人皆不稱其名,而直呼其為“賀梅子"。《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也成了賀鑄的壓卷之作。詞由上下闋組成。首句“凌波不過蘅塘路”是全詞的詩眼,引發出全詞的人,景,情。而“蘅塘路”成了詩情畫意的觸發點。凌波典出《洛神賦》,描畫宓妃的曼妙行姿,用典之精妙顯露無遺,無需多著筆墨,“蘅塘路”那邊的伊人之高貴淑美便可觸可摸。詩人只能目無他見了,“但目送,芳塵去”,“凌波”而起的微塵見無可見時,作者才回過神來。“錦瑟年華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春”啊,你知道的,正處在“錦瑟年華"的凌波伊人,月橋上掠過她的芳影,深院中的花香襲上她的瓊衣。也許“伊人"為作者所熟知,只是詞中借“春”以含蓄表達傾慕而已。

梅子青的魅力一這些館藏出土文物讓你充分領略宋瓷之美

凌波微步之宓妃

詞的上闋實虛接合寫“衡塘路”的彼岸,著墨不多,但一個理想化的“凌波”淑女躍然在目矣。下闋則回到"衡塘路”的此岸。空間轉換了,時間也在流駛,“碧雲冉冉蘅皋暮”,碧藍的天空上,白雲悠悠飄蕩,“蘅皋”也一派暮色,但詩人沉浸其中而難已,化而為詩,“彩筆新題斷腸句”,無盡的才華只能寫出斷腸的句子。一句“若問閒情都幾許”挽結,一個“閒”字談化了斷腸的濃烈,但也正因為"閒”,才揮不去,逃不掉,因為瀰漫了心靈的宇宙,那是沒有盡頭的“一川菸草”,那是盈滿空間的“滿城風絮”,拂去旋來,更是“梅子黃時雨",綿綿密密,惱人心頭,無有盡期。三個境象疊加,既寫眼前之實,又抒心頭之意。境象與情感交融,意境豐滿,意蘊無盡。這就是賀梅子的“彩筆”,宋人創造的詞境,臻於化境,妙不可言,千載而後,令人神往。唐風宋韻不是空穴來風,那是深厚的文化傳承積澱綻放的光芒,輝耀千古。

如果說宋詞是宋人高雅有趣的心靈寫照,那麼,宋瓷就是其物化的表達形式。汝官哥均定五大名窯,都是在宋人高度發展的人文背景下,那種高雅有趣心靈的追求體現。素淨,瑩潤,典雅樸拙的青色器物成就了“天青色”的夢想,提高拓展了民族的審美高度和寬度,是我們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別緻的存在。

梅子青的魅力一這些館藏出土文物讓你充分領略宋瓷之美

四川遂寧窖藏出土梅子青釉帶蓋託盞

當然,後來居上的龍泉窯之所以創燒出梅子青,粉青的青瓷絕品,除了時代的召喚外,也是其自身的發展出然。自唐代中葉開始,龍泉地區開始生產瓷器,主要以越窯為藍本學習摹仿,到北宋時,雖能燒製出精緻淡青釉瓷器,但自己的面貌尚不突出,和越窯的區分度還不是太大。

梅子青的魅力一這些館藏出土文物讓你充分領略宋瓷之美

北宋龍泉淡青釉七管瓶

進入北宋中晚期,青瓷鼻祖越窯已走向末路,龍泉窯為了擺脫困境,學習同期名窯,極力突出重圍,至遲在北宋晚期生產出了一種翠青釉瓷器,自身面貌開始突出,一代名窯風采初步展露。

梅子青的魅力一這些館藏出土文物讓你充分領略宋瓷之美

北宋晚期龍泉翠青釉刻花盤

到南宋時,宋室南渡,定行在於杭州,龍泉窯迎來了歷史性發展機緣。而龍泉窯很好地抓住了機遇,創造性的配製出石灰鹼釉,一次性可施厚釉,薄胎厚釉的梅子青,粉青釉瓷器一經出現,就風靡中外,成了青瓷生產的最後豐碑,影響至今。

梅子青的魅力一這些館藏出土文物讓你充分領略宋瓷之美

梅子青釉貫耳瓶

梅子青的魅力一這些館藏出土文物讓你充分領略宋瓷之美

梅子青釉五管瓶

誦讀一首宋詞,鑑賞一件宋瓷,這是華夏後人的幸福,祖先們一代代傳承的華夏文明曾到達的高度,令我們不得不仰視,膜拜。“ci”之讀音為一,但一為詞,一為瓷。“青梅”以比瓷之蔥翠欲滴,“黃梅雨”以喻愁之濃郁。一為精神產物,一為物化形態。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精神情感高度,物質科技水平。但皆為我輩之無上財富,品其味,賞其器,傳承發揚光大,責無旁貸!您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