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活得最任性的人,李白曾為他痴,王維也為他狂

在唐朝,有一個人是李白的偶像。當李白還是個毛頭小子時,他已經揚名天下。當他去揚州時,李白專門寫了一首詩送他,“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他失意時,李白寫詩贈他,“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他是誰?就是孟浩然。

孟浩然,何許人也?湖北襄陽人,從小讀書習劍,20歲起就隱居在鹿門山。據說他很瘦,也帥氣,“骨貌淑清,風神散朗”,喜歡穿白衣服,還真有點仙氣。那時候,唐詩的半壁江山都可以說是孟浩然的粉絲團,有王維、李白,還有王昌齡……

一位活得最任性的人,李白曾為他痴,王維也為他狂

膾炙人口的孟浩然

提到孟浩然,你肯定知道他是唐代最著名的大詩人之一。背兩句他的詩呢?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沒錯,這首《春曉》可能是很多人會背的第一首唐詩了,它給了我們關於唐詩的最初印象。短短二十個字,明淨優美,琅琅上口,細品又有一種淡淡的欣喜和悵惘,不愧是孟浩然的名作。孟浩然長於五言詩,律詩和絕句都有許多佳作,其中不乏膾炙人口的詩句。比如: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

這四句出自《與諸子登峴山》。峴山在湖北襄陽,晉代名臣羊祜鎮守此地,政績卓著,深得民心,他死後,當地百姓在這裡樹立羊公碑(又叫墮淚碑),以此來懷念他。孟浩然與晚輩們登高望遠,遙想古人,感慨萬千,留下了這樣壯闊的詩句。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這是五言絕句《宿建德江》。人到中年的孟浩然漫遊江浙,在建德江邊的迷濛煙霧中,在與江天水月為伴的寂寞旅程中,作詩遣興。後人對這首詩多有讚譽,特別是“天低樹”“月近人”的寫法,使人彷彿置身其間,可說是作者的詩心妙筆了。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這兩句出自《歲暮歸南山》。求仕失敗的孟浩然,懷著失落和憤懣,回到了故鄉襄陽。時近新年,眼看時光飛逝而自己一事無成,徒添白髮,詩人滿腹牢騷又無可奈何,不由作此激憤之語。後世傳說孟浩然因在皇帝面前誦此詩而被黜,陰錯陽差,成就了這“一生失意之詩,千古得意之句”。

一位活得最任性的人,李白曾為他痴,王維也為他狂

有才,任性

作為唐代一流的大詩人,孟浩然的才華自不必說。有才華的人,有點性格也不稀罕,不過任性到孟浩然這個份上,就已經不是“灑脫”能形容的了。

上面說過,孟浩然有句著名的詩,叫作“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表面看是謙虛,其實是發牢騷,意思是我沒什麼本事,自然不招皇帝待見,身體又不好,總生病,給別人添麻煩,朋友們也躲著我。這種酸溜溜的話,私下裡發發牢騷也就罷了,要命的是,他把這首詩當面念給了皇帝聽!

關於這次堪稱車禍現場的面試,歷史上有許多記載,也有人認為這只是後人杜撰的故事,不足取信。據傳,一次孟浩然去好朋友王維家裡玩耍。這時,唐玄宗突然來了。不知為何,孟浩然嚇得不敢拜見,一股腦兒躲進了王維的床底。

誰料唐玄宗察覺不對,就問王維。王維只得如實相告。唐玄宗卻說,“朕聽過他的名字,詩做得不錯,出來見見吧。”孟浩然只好灰頭土臉地從床底下鑽出來,委實尷尬。但更尷尬的是,當唐玄宗命他做詩時,孟浩然居然念起了《歲暮歸南山》,裡頭有句:“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正是這句話觸怒了唐玄宗。

不論這次偶遇玄宗的經歷真實與否,孟浩然終身布衣是顯見的事實,他的詩中,也常有隱逸不仕的意趣,這在讀書人爭相求仕的時代,可以算是個性鮮明瞭。

其實,孟浩然得到過不止一次面見玄宗皇帝的機會。據《新唐書》記載,時任採訪使韓朝宗很欣賞孟浩然,想向玄宗推薦他。這位韓朝宗以愛才著稱,樂於提攜後進,士林傳言“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連李白也曾寫過《與韓荊州書》,想要與他結交。能得到他的青眼,是許多人求之不得的機遇。

面對韓朝宗伸出的橄欖枝,孟浩然起初也欣然接受,和他一起到了長安,準備面聖。結果到了約定的那一天,恰巧有朋友來訪,孟浩然和朋友相談甚歡,喝得酩酊大醉。有人提醒他與韓公有約,酒興正酣的孟浩然毫不在意:“酒都喝了,哪顧得上別的事!”如此不管不顧,得罪了韓朝宗,引薦一事自然泡了湯。如果說偶遇明皇的故事是民間附會,那麼飲酒爽約,放棄覲見,這就真的很任性了。

斷送了前程,還不是最嚴重的。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740),五十二歲的孟浩然得了背瘡,臥病襄陽。病好得差不多的時候,老朋友王昌齡正好來到襄陽。久病將愈,又逢故友來訪,孟浩然大為欣喜,和王昌齡縱情宴飲。誰知樂極生悲,還是個病人的孟浩然,食魚飲酒,觸發了即將痊癒的背瘡,陡然間病勢轉重,很快竟去世了。

按照常理,得了癰疽、皰疹(也有記載說孟浩然是“疾疹發背”)一類的疾病,人們總會“忌口”,時鮮野味,如魚羊之屬,以及酒類,都在絕對禁止之列。孟浩然不會不知道這一點,但有爽約韓朝宗一事在前,就不難想象他豪興正酣,餘事不問的樣子了。只是這一次的任性,讓詩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一位活得最任性的人,李白曾為他痴,王維也為他狂

陣容豪華的朋友圈

孟浩然雖然一生未仕,但才華卓越,詩名遠播,與他交遊的都是當時文壇第一流的人物。比如李白就對他不吝溢美之詞,他的《贈孟浩然》簡直不能更直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

對孟浩然的讚美坦率而熱烈。他不僅贈詩給孟浩然,還在孟浩然遠遊時為他送行,這就有了那首更著名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另一位大詩人王維曾與孟浩然同在京師,孟浩然歸鄉時寫了《留別王維》相贈,詩中有這樣四句: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字面上看,孟浩然是說自己想要追求隱逸的理想,又捨不得和好朋友分開。可是不分開吧,朝中又沒有人賞識和引薦自己,無法在京城立足。這樣看來,孟浩然的離別是充滿了矛盾的,不得不走而又與故友依依惜別。

一位活得最任性的人,李白曾為他痴,王維也為他狂

不過,也有人認為,孟浩然這幾句話,其實是怨王維不向皇帝引薦自己,意思是連你也不對我施以援手,看來這世上真是沒有知音啊。當時王維任監察御史,在引薦人才上不是沒有發言權,如果孟浩然真的如此抱怨,也是情有可原的。後世甚至有人認為,王維是因為嫉妒孟浩然的才華,所以不肯向皇帝推薦他。對王維來說,這種論調怎麼看也有點冤枉,畢竟他在孟浩然死後寫的《哭孟浩然》,還是很情真意切的:

故人不可見,漢水日東流。

借問襄陽老,江山空蔡州。

還有一位不得不說的朋友,就是王昌齡。孟浩然集中寫給王昌齡或與王昌齡有關的詩有很多,比如《送王大校書》《初出關旅亭夜坐懷王大校書》《與王昌齡宴王十一》《送王昌齡之嶺南》等,不是和王昌齡一起玩就是送別王昌齡,思念王昌齡,可見他和王昌齡交誼頗深。王昌齡被貶嶺南,一年後遇赦北歸,途經襄陽,自然要拜訪孟浩然。沒想到這一聚,竟成了永訣。孟浩然為了和好友暢敘舊情,食魚飲酒,病發身故。遇到這樣的事,真是難以想象王昌齡的心情。不過孟浩然一生散淡放逸,這樣的死法,也算是得其所了。

怎麼樣,是不是發現了一個你所不認識的孟浩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