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道”的不如“出格”的!2019年黃酒年報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守道”的不如“出格”的!2019年黃酒年報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守道”的不如“出格”的!2019年黃酒年報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已成“後浪”的黃酒,靠孫宏斌能逆襲?


不要用“有色眼鏡”看“出軌”,也不要用“嘲諷”的口吻看“不上頭”的黃酒,古越龍山、金楓2019年的小日子,比“守婦道”的會稽山好多了!

該來的終歸要來!從歷史文化看,連茅臺、五糧液屬於其“後浪”的黃酒,在武漢、北京紛紛“解封”後,也迎來了“古越龍山、會稽山、金楓”黃酒“三巨頭”這份悲喜交加的“年報”。

一份“年報”緣何牽扯岀黃酒“守婦道”與“岀軌”的爭議?而且還讓地產界“剁手黨”孫宏斌也加入戰團,開始炮轟黃酒“價底”的病因?

這到底洩露了什麼?

“守道”的不如“出格”的!2019年黃酒年報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走“非主流”的,沒想到還贏了!

2020年4月18日,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報披露。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7.59億,同比增長2.7%;實現歸母公司淨利潤2.1億,同比增長21.85%;每股收益為0.26元。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42.3%,同比提高4.3個百分點,淨利率為12%,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

“守道”的不如“出格”的!2019年黃酒年報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4月17日,會稽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發佈2019年年度報告,披露了會稽山去年以來的業績。報告顯示,2019 年,會稽山實現營業收入 11.71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 2.3% ;利潤總額 2.30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 3.3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6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3.77%。

4月27日,上海金楓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發佈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9 年實現營業收入 9.44億元,同比增長5.08%;實現利潤總額0.29億元,同比增加0.98億元,扭虧為盈。

這份成績單與上市白酒企業2019年普遍兩位數增長的業績相比,顯然要遜色很多,但與葡萄酒的集體“跳水”相比,明顯也要好得多。尤其是走“非主流”路線的古越龍山和金楓酒業,淨利方面能夠實現大幅度增長,確實印證了“黃酒必須改革才能有未來”的行業共識。

另外,古越龍山、會稽山、金楓酒業的2020年一季報也相繼發佈。

“守道”的不如“出格”的!2019年黃酒年報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據顯示:古越龍山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66億元,同比下滑41.9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638.7萬元,同比下滑34.11%。

會稽山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2.6億,同比下降24.4%,降幅較去年同期擴大;實現歸母淨利潤3412萬,同比下降48.5%,降幅較去年同期擴大;

金楓酒業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47億元,同比下滑35.4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則虧損201.2萬元,同比下滑105.05%。

可見,一季度受疫情和2020年“暖冬”的雙重“打擊”,黃酒發展總體前景堪憂。

“守道”的不如“出格”的!2019年黃酒年報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守道”與“出軌”,黃酒緣何陷入路線之爭?

眾所周知,黃酒歷史文化悠久,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比較全面的文字記錄。而在近三千多年的發展史中,其一直享有國酒的地位,尤其是明清全盛時期,更是被作為國禮相贈。

但在歷經建國初期短暫的輝煌後,就開始漸漸落在白酒後面,直至如今,成為了一個只在江浙滬地區,尚有一定名望的區域性品類酒。

這到底是黃酒本身的問題,還是消費者和營銷的問題?

在長期爭論中,讓作為最具代表性的黃酒企業——古越龍山、會稽山、金楓酒業,也陷入了是“守婦道”,還是“出軌”白酒的路線之爭,並各有動作。

其中金楓酒業因不在傳統的紹興黃酒核心產區範疇,讓其早在世紀之初,便可早早地對黃酒進行利口化、年輕化、時尚化改造獲利,並於2009年超過古越龍山和會稽山,成為了黃酒“老大”。

但物極必反,金楓酒業為更符合年輕人的口感而過分增加的黃酒甜度,也讓怕“甜”的老年消費群體十分困擾。

而那時,作為黃酒正宗的會稽山和古越龍山,也掀起了究竟是繼續沿襲老工藝,做紹興味的古法黃酒,還是學習白酒、創新工藝,做一款適合全國消費者口味黃酒的論戰中。

“守道”的不如“出格”的!2019年黃酒年報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最後,古越龍山、會稽山互不相讓,並走出了截然相反的兩條“路徑”,即:會稽山“守婦道”尊古法,釀造適合老紹興口味的黃酒,古越龍山“出軌”白酒,開始轟轟烈烈的全國化運動,但其全國化的市場打法,與白酒異曲同工。

應該說,在近十年的發展來看,“三巨頭”的兩種迥異路線各有優劣。因為在“古越龍山”逆襲成為“老大”的同時,金楓卻一落千丈淪為了“老三”。而穩健地尊崇古法的會稽山,也在獲得快速增長的同時,坐穩了“老二”位置,並被譽為中國黃酒“活化石”。

但從2019年年報來看,這種“平衡”似乎正在被打破!“岀軌”路徑突然爆發了自己的生命力。

這樣看來,2019年,古越龍山不走尋常路,在一片爭議中推出千元白酒國釀1959和“不上頭”的國釀2.5,實現逆轉黃酒“無高端酒”、“喝了上頭”的“痛點”,無疑是正確的戰略。而金楓“時尚到底”的改良路線,也越來越被證實其可行性。

“守道”的不如“出格”的!2019年黃酒年報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黃酒不好賣,主要太便宜?

“岀軌”真是靈丹妙藥?

一季度慘不忍睹的業績中,即使如古越龍山、金楓那樣走“岀軌”路線的其實也不行。箇中原因可能是疫情“黑天鵝”的全維度打擊,讓依賴餐飲消費的黃酒無一倖免。

那麼,疫後黃酒究竟該怎麼辦,未來又該怎麼做?

4月17日,被稱為資本領域“剁手族”的孫宏斌,步馬雲後塵,來到黃酒小鎮,與紹興市越城區政府簽署了合作開發建設黃酒小鎮框架協議。並談到黃酒不好賣的主要原因是黃酒太便宜了,導致沒有人喝,因為沒有面子。白酒製作那麼簡單還賣那麼貴,黃酒為什麼不能定到茅臺的價?現在便宜酒反而都難做。

不難看岀,黃酒的價值已得到了資本的高度青睞。而古越龍山2月底確定的定增募資11.42億元,用於黃酒產業園項目(一期)工程建設,更說明了黃酒復興的宏圖偉業。

確實,正如孫宏斌所言,黃酒產品多集中於中低端價格,50元以上就成為了比較高端的產品,這與白酒幾百上千元價格線,確實差距巨大。這方面,其實古越龍山和金山不顧非議主動“岀軌”,就是勇敢邁向新徵程的第一步。

但是,未來黃酒是否只要與白酒同頻共振,就能引得一片喝彩,還需要進一步思考,畢竟疫情後,國家在世界上地位大大幅提升,已會是不爭的事實。屆時國人因文化自信而加速的“國潮範”,也會讓黃酒陷入“岀軌”與“守婦道”的徘徊猶豫中,但相信有馬雲、孫宏斌這樣的資本“大佬”引路,這些都會有一個很好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