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僅靠拍馬之術成功當上錦衣衛頭目,在關鍵時候選擇戰死也不投降

相信大家都知道明朝這個朝代,對於這個在歷史上由漢人建立的最後他一個封建王朝都是褒貶不一。而對於明朝的三大特務機構”錦衣衛“”東廠“”西廠“則更是大多數人喜歡談的話題。看過甄子丹主演《錦衣衛》的人都知道,錦衣衛的頭目,綽號青龍,都經歷血雨腥風,都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他們早已經沒有了感情,武功蓋世,他們活下去的目的就是為了完成主人的任務,在這部電影裡邊,甄子丹所飾演的青龍幸好找回了自己。當然這也是為了電影情節需要。今天小y要說的這個人,如論他文韜武略,那他絕對不可能坐上錦衣衛頭目的寶座,但此人卻靠著拍馬之術,硬是當上了錦衣衛的頭目。

他僅靠拍馬之術成功當上錦衣衛頭目,在關鍵時候選擇戰死也不投降

首先說明一點,錦衣衛的頭目是由正式的稱呼,叫錦衣衛指揮使,官居正三品。馬吉翔,就是錦衣衛的最後一任指揮使,從他死後,標誌著這個讓整個大明朝聞風喪膽的特務機構從此退出歷史舞臺。馬吉翔從微末之時,就練就了一身的溜鬚拍馬之術。常年靠著自己讒言官色,巧言令色。遊走於各個有權有勢的太監中,其中一個太監叫高起潛。說起高起潛這個人可不簡單,他是崇禎皇帝的內侍,深的崇禎皇帝的信任,但此人卻是無惡不作,高起潛出任監軍的時候,馬吉翔隨軍,授都司。高起潛的惡行,大多都是馬吉翔所做。

他僅靠拍馬之術成功當上錦衣衛頭目,在關鍵時候選擇戰死也不投降

後掉守廣東。1645年,隆武帝在福建,馬吉翔乘機在給福州送軍餉的同時,自稱錦衣世襲,隆武帝就將他升為錦衣衛僉事。在湖廣的時候,巴結各地守將,打入內部。每次有軍隊捷報,奏摺中必有馬吉翔這三個字。一步一步升為安東副總兵官。永曆皇帝在廣東即為的時候,又在諸多大臣和外戚的擁戴下,升指揮使。馬吉翔內交宦官,外交諸將,很快變的永曆帝的信任,權勢滔天。

他僅靠拍馬之術成功當上錦衣衛頭目,在關鍵時候選擇戰死也不投降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奸佞小人,卻能在關鍵時候,為了民族大義,捨去性命。在順治十八年七月十八日,緬甸國王莽白給逃到緬甸境內的永曆帝朱由榔帶來口信。讓永曆帝過河,在咒水盟誓。朱由榔明知有詐,但不得不去。只好和隨從的文武大臣,前去赴約,這些文武大臣裡就有馬吉翔。朱由榔初到緬甸時,身邊士兵不多,大軍由李定國帶著抗清,緬甸國王對朱由榔也是禮遇有佳。然而這種情況沒有持續多長時間。李定國率領的抗清大軍節節敗退。緬甸也就不願意再收留朱由榔,怕得罪清朝。李定國兵鋒直轉,進緬甸救主。緬甸為了自身的利益,決定配合清軍消滅南明殘餘勢力。於是就有了前面那一幕。

他僅靠拍馬之術成功當上錦衣衛頭目,在關鍵時候選擇戰死也不投降

當朱由榔率眾臣前去赴約的時候,等著他們的不是宴會,而是三千軍士的包圍。被騙來吃咒水的群臣奮起反抗,奈何寡不敵眾,全部遇難,這其中就包括馬吉翔。只剩下永曆帝一人,被緬甸國王交給吳三桂,南明政權宣告滅亡。史稱“咒水之難”。

在歷史上對馬吉翔評價不一,溫睿臨的《南疆逸史》將他和楊龍友、馬士英、阮大鋮、劉承胤共入“奸佞傳”。還有人說:永明之有吉翔,猶福王之有士英矣。《明史》謂馬士英“為人貪鄙無遠略,復引用大鋮,日事報復,招權罔利,以迄於亡”。而就是這樣一個在史書中說的一無是處,大奸大佞之人,卻大明朝忠心耿耿,對永曆帝不離不棄,直到戰死。論是非功過,只由後人評說。各位你們是怎麼看的?

我是小y專注於歷史領域創作,如有錯誤之處或補充的歡迎在評論區裡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