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就是傳銷?拉人頭,搞下線,這個模式即將發生改變

保險就是傳銷?拉人頭,搞下線,這個模式即將發生改變

1992年,美國友邦保險公司將壽險營銷制度帶到了上海,在上海外灘上出現了中國第一批保險代理人,那時候被人們稱為"跑街先生"和"跑街小姐"。

從1996年開始,友邦的這套代理人制度被各大保險公司效仿,隨後開始逐步發展壯大,2014年開始更是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如今已有近900萬保險代理人的規模。

保險就是傳銷?拉人頭,搞下線,這個模式即將發生改變

中國保險代理人數量變化(萬人)

國內保險公司採取的人力營銷模式幾乎都是一致的,即金字塔型的多層級組織發展模式。這套脫胎於美國友邦保險的營銷模式,已經在美國被驗證能夠取得成功,可以快速實現增員增效,提升公司業績,為股東賺取利潤。

保險就是傳銷?拉人頭,搞下線,這個模式即將發生改變

友邦保險

但國內保險代理人制度在發展過程中卻廣為詬病,每個營銷員層級之間利益綁定。每增員一名保險業務員,TA產生了業績之後,自己就能獲得按比例計算的額外收入;育成滿足條件的團隊,也能獲得額外收入……

這樣一層層發展上去,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就是收入最高的那一群人。

所以很多保險業務員是這樣操作的,當有潛在客戶時,我先銷售保險;如果銷售不成功,那我就增員你,讓你自己給自己買,你自己拿佣金,我也可以獲得收入。

但是這種模式卻被很多國人看作是"拉人頭","搞下線",一旦被盯上就像牛皮糖一樣甩不開,感覺就像傳銷一樣。

保險就是傳銷?拉人頭,搞下線,這個模式即將發生改變

其實,這種模式對保險公司來說好處是很多的,金字塔模式可以通過層級利益的吸引,讓保險代理人注重增員,持續增加公司的人力資源。而且保險公司不用給代理人付底薪,完全靠業績提成,所以招再多的人對保險公司來說也沒有壓力。

這個模式為什麼在中國走變形了呢?關鍵還是人員素質的問題。

美國保險市場很成熟,老百姓都具備基本的保險意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也比較高。中國現代保險發展只有短短几十年,最早的一批保險代理人有大量下崗工人。直到現在,在金融領域中,保險從業人員的平均學歷水平也是最低的。

根據《2019中國保險中介市場生態白皮書》顯示,目前國內保險業務員在高中及以下學歷的人數佔比仍高達37.3%

保險就是傳銷?拉人頭,搞下線,這個模式即將發生改變

國內保險業務員學歷分佈

多層級組織發展模式雖然對保險公司有利,但如果入職門檻過低的話,學習能力就會受限,在展業過程中可能就會出現大量銷售誤導,招致老百姓的不滿,負面情緒長期積累下去對整個保險行業的發展不利!

而重量不重質的增員,也讓大批不適合做保險的人進入了保險行業,人員流失率很高。根據《中國保險代理人渠道調查報告·2019》,國內保險代理人平均從業時間只有1.57年

不過,這種營銷模式可能即將發生轉變了。6月8日,中國銀保監會中介部主任在談及保險中介監管政策時說到,要推動保險營銷從現有金字塔式的組織形式向扁平化結構轉變,打破多層級組織發展模式

保險就是傳銷?拉人頭,搞下線,這個模式即將發生改變

當然這還只是釋放了一個改革信號而已,不會一下子就改變了現有的金字塔發展模式。今年4月份,監管在《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徵求意見稿)》中提到的獨立保險代理人模式,有可能會成為保險營銷模式改革的先行排頭兵。

保險就是傳銷?拉人頭,搞下線,這個模式即將發生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