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论》:欧洲帝王教科书,为君主打造的“权力实操指南”

《君主论》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不同的人也许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说《君主论》是西方世界的《韩非子》,是对佛罗伦萨乃至整个意大利几百年间的“政治实验和激烈变革”以及马基亚维利本人多年从政经验的理论性总结。

也有人说君主论是马基雅维利为欧洲帝王打造的教科书,它谈到了君主国的分类及治理方式,也谈到了君主的品质及统治方法,直接向君主提出了治理国家的种种实行办法。

《君主论》:欧洲帝王教科书,为君主打造的“权力实操指南”


《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创作的政治学著作。作为和《圣经》、《资本论》等相提并论的影响人类历史的十部著作之一,它较为完整地阐述了马基亚维利的君主专制理论和君王权术论,它对意大利长期战争分裂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实现意大利的统一的方案——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

本书自出版以来就备受争议。因为书中惊世骇俗的言论,使得《君主论》成为西方思想史上的一部奇书。很多人都为它的非道德言论而侧目,甚至一度被教廷列入禁书。但都挡不住它跨越时空的传播趋势。

《君主论》:欧洲帝王教科书,为君主打造的“权力实操指南”


1. 马基亚维利的时代背景:割据势力纷争下的意大利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割据势力十分严重,各城邦国家间的彼此仇视使意大利丧失了中世纪时期在商业和贸易方面的领先地位。

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意大利备受西班牙、法国、德国和奥地利的蹂躏。出生于佛罗伦萨没落贵族家庭的马基亚维利从小就目睹了意大利在没有统一中央集权、各大割据势力分立对抗的状态下,人民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地。

《君主论》:欧洲帝王教科书,为君主打造的“权力实操指南”


1494年,随着美第奇家族对佛罗伦萨的统治被推翻,时任佛罗伦萨共和国第二国务厅长官的马基亚维利看到了国家统一的一丝希望,他经常出使各国会见过许多执掌政权的人物,成为佛罗伦萨首席执政官的心腹;当他看到佛罗伦萨的雇佣军军纪松弛,极力主张建立本国的国民军,不断推进国民军的立法;他率先成立国民军九人指挥委员会并担任委员会秘书,在征服比萨的战争中亲临前线指挥作战……

1513年,马基亚维利被投入监狱并受到严刑拷问,在释放后他一贫如洗,隐居乡间,开始进行写作。在此期间,这部《君主论》由此诞生。

《君主论》:欧洲帝王教科书,为君主打造的“权力实操指南”


2. 欧洲帝王教科书,为君主打造的“权力实操指南”

《君主论》讨论了“君主国是什么,它有什么种类,怎样获得,怎样维持,以及为什么会丧失”的问题。作者摒弃了中世纪宗教教条式的推理方法,从历史的经验角度出发,以“人性本恶”的基本假设为依据,认为国家的产生是出于人性本身的需要,并不是上帝的意志,从而否认了君权神授。

通过大胆地将政治与伦理道德分离,《君主论》认为政治的基础不再是伦理道德,而应由权力取而代之。

《君主论》:欧洲帝王教科书,为君主打造的“权力实操指南”


在本书的前11章中,作者充分论述了君主国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下去,强调有势力保护国家容易、反之则难,君主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在12—14章中阐明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战争、军事制度和训练是君主惟一的专业。后12章是全书的重点,全面论证马基亚维利的术治理论。

1532年,罗马教皇克莱门特七世亲自批准出版该书。在以后的二十年内该书曾重版了二十五次,影响极大。《君主论》成了历代君主和统治者的案头书,马基亚维利在《君主论》里所阐述的君主统治和政治权术的理论,即“马基亚维利主义”,也成了后世一切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治国原则。

《君主论》:欧洲帝王教科书,为君主打造的“权力实操指南”


书中对不同类型的君主国做了明确的区分:如世袭君主国、混合君主国、依靠自己武力和能力获得的新君主国、依靠他人的武力或者由于幸运而获得的新君主国、市民君主国和宗教君主国等等。启示实行统治的君主们如何参照别国的历史经验,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建立适合自己的君主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君主在立国之初首先考虑的原则。君主立国要依靠自己的能力,要把基点放在自身的力量上,凡是这样做的,日后保持自己的地位,就没有多少困难。

这是马基亚维利对君主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提出的第二条原则。任何一位君主或政治家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必须学会政治统治的方法,这就是君主的基本行为原则,既是书中的重点,也是后世争论的焦点。

《君主论》将君王的政治行为和伦理行为截然分开,直言不讳地否定一般公认的道德。它认为,人们必须承认世界上有两种斗争方法,一种是运用法律,一种是运用武力。前种方法是人类特有的理性行为,而后者则是兽性行为。在当时的社会现实面前,前者常常使人力不从心,迫使人们必须诉诸后者。这就要求

君王必须懂得如何善于运用野兽的行为进行斗争,做君王的如果总是善良,就肯定会灭亡,他必须狡猾如狐狸,凶猛如狮子。狮子不能防御陷阱,狐狸不能抗拒豺狼,所以,君主做狐狸是要发现陷阱,做狮子是要吓走豺狼。

《君主论》:欧洲帝王教科书,为君主打造的“权力实操指南”


《君主论》主张一个君主为了达到自己的事业或统治目的,不要怕留下恶名,应该大刀阔斧,使用暴力手段解决那些非用暴力解决不了的事,不必要守信义,伦理道德可以抛弃不管,因为目的高于手段。在守信义有好处时,君王应当守信义。当遵守信义反而对自己不利时,或者原来自己守信义的理由不复存在的时候,任何一位英明的统治者绝对不能,也不应当遵守信义。它还告诉君王:“必须学会将这种品格掩饰好。”必须习惯于混充善者,做口是心非的伪君子。

3. 深谙人性弱点,洞悉历史真相,马基雅维利在政治学领域实现巨大变革

1498年,马基雅维利进入统治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十人执政团(theCouncilofTen)服务,随后奉派出国担任外交任务,这个工作使他获取许多足供萃取的经验,以作为往后政治与军事技巧诤谏的素材。

公元1494年至公元1512年是其最重要的政治时光,在此期间他投入政治斗争,曾参加过推翻美第奇家族的起义,担当过共和国重要的政治职务。特别在军队建设上有突出贡献,促成佛罗伦萨国民军的建立,并参与征服比萨的战争,亲临前线指挥作战。

公元1512年美第奇家族在佛罗伦萨复辟,马基雅维利去职,后因涉嫌参加反美第奇阴谋,被捕入狱,受到刑讯。获释后离开佛罗伦萨,隐居不再出仕。在此期间,他完成了两部名著《君主论》和《论蒂托·李维的前十》。

1527年,美第奇家族倒台,佛罗伦萨恢复共和制,马基雅维利想继续为共和国效力,但因为他曾效力于美第奇家族,不被共和国起用,忧郁成疾,享年58岁。

《君主论》:欧洲帝王教科书,为君主打造的“权力实操指南”


从马基雅维利的生平来看,他的前半生处在佛罗伦萨的黄金时代、文艺复兴的全盛时期,而后半生处在法国和西班牙等国在意大利角逐的战争时期。马基雅维利一心想要从政,但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政治抱负并未得到全部的施展。无疑他的政治实践活动对其政治观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君主论》一书便是在他对于政治实践活动的思考,以及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写成的,饱含着强烈的爱国统一思想。

在第15章中,马基雅维利写到:“我的目的是写一些对于那些通晓它的人有用的东西,我觉得最好论述一下事物实际上的真实情况,而不是论述事物的想象的方面。”

《君主论》:欧洲帝王教科书,为君主打造的“权力实操指南”


《君主论》是马基雅维利根据他的从政经验,着眼于十六世纪的意大利政治局势写出的一部书。他辨识出的关于人类生活的一些根本通则,到今天仍然适用。无论东西,只要人性不变,《君主论》所阐述的权术策略就不会失效,这本书就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小结:

成就非常事业,需要非常人物,运用非常手段。实际上,马基雅维利真正向往的是共和国。但为了统一意大利,在当时情况下,必须由铁腕人物来完成,马基雅维利愿意为这样的人物出谋划策。——这是不是有点像战国的诸子百家?

人们的认识总是在“正—反—合”的辩证循环中前进。从马基雅维利的人生轨迹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个富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如果不是共和政权被推翻,肯定会有更多作为。身处混乱不堪的社会,亲历残酷的宦海浮沉,才写出这样一部惊世骇俗的《君主论》。

正如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指出的:“诚然,在他的思想中,确有许多真正需要批判之处;可是这些地方,不过是他那个时代的表现罢了。”

归根结底,是时代造就了马基雅维利的思想。

《君主论》:欧洲帝王教科书,为君主打造的“权力实操指南”

全文完

-----------------------------------------

作者简介:以爱为名,以梦为马。我是南城故梦,一个热爱文字的程序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