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吒看中国的教育

本来很早就看了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直想写点什么。但是假期带着孩子回老家,耽误了一阵子,感觉有点蹭不上热点了,看了新闻叛逆的哪吒冲出“国门”,定档北美电影市场。北美票房累计已达294万美元,位于好莱坞电影票房榜第五名,而官方宣布国内票房已经突破49亿元。一部国产的动画片取得如此成绩,而且惊人的票房纪录让我想想还是说点什么。

从哪吒看中国的教育

最近围绕哪吒的热点真的是比比皆是,我看到了有朋友在朋友圈有哪吒头像的ZIPPO,还有关于哪吒妆火爆演艺圈,众多明星扮起哪吒,更有甚者关于哪吒故乡陈塘关到底是中国哪个地方的讨论。总之,史上“最丑”的哪吒燃爆了整个暑假。无论大孩子小孩子都纷纷走进电影院,创造了中国国产动画片的神话。


从哪吒看中国的教育

看完之后,与自己期待的完全不一样,略有些失望,以下言论仅是小编的个人看法,如有让你感到不快,敬请谅解。

不得不说,哪吒是一部极其平庸的电影,一部动画片言语上确实有点符合现实,但是我觉得从动画片的角度就应该给孩子极其的言语。记得我们看《哪吒闹海》的时候,吸引我们的是中国传统美术的动画制作,而影片中的哪吒就是一个“熊孩子”说到“熊孩子”就不得不说到中国式的教育,一味地纵容和和无条件的爱。尤其是李靖夫妇,简直就是典型的中国父母。小时候你惹祸,家长会说:“没事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殊不知这几年这些“熊孩子”给父母惹了多少事。


从哪吒看中国的教育

前两天,重庆市沙坪坝区联芳街道一个小区里,正在楼下散步的居民,被楼上不断扔下的剪刀吓得够呛,经警方排查是楼上22楼一家7岁的小男孩趁父母在休息,自己在阳台玩耍把它扔下去的。更为可笑的是,孩子东东是看过电影《哪吒》,哪吒用的乾坤圈飞起来特别好看,想看看有没有像乾坤圈飞起来那么好看。咱们先暂且不提和电影有关,孩子处于这个时期喜欢模仿。但诸如此类的事件早在前几年《今日说法》栏目说到过,但是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只有最近一次次的高空坠物或者国家机关有相应的立法政策,才会引起大家的觉醒。我并不是说高空坠物就都是“熊孩子”惹的祸,但是孩子的教育和习惯都是从小培养的,都说什么样的孩子就能看出什么样的父母,孩子最初的启蒙是大部分家长来完成。现在的社会,学习成绩并不代表一切,孩子性格和品质的培养我认为是孩子教育的首要任务。而哪吒的父母其实映射出来的教育就是中国式父母的教育。无私的爱有时候会毁掉孩子的一生,在眼下的中国,这样的父母,这样的教育太多了,尽管事实在教育他们,但他们都不愿意去承认。而哪吒的故事正好迎合了这些父母,打动了中国父母的心理。我想这是票房高的原因吧。


从哪吒看中国的教育

其实,剧中的哪吒也是典型的“熊孩子”调皮,捣蛋,惹祸,没事找事,叛逆等都符合中国的“熊孩子”孩子们从哪吒的身上看到自己现在的影子,都说孩子小时候调皮长大聪明,我想这种说法也就是中国父母的说法,一味的纵容和娇惯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最近小编看了一则新闻:80岁的李双江近日去日光山花海景区参观的近照,想到了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在2013年的时候与朋友酒后轮奸一位女孩,被判刑10年,现在已经过去了6年了,想想人生能有几个十年,李双江本来应该和赵忠祥一样享受晚年生活,享受天伦之乐,带带孙子,可就是因为李双江和梦鸽的教育,让人羡慕的星二代锒铛入狱。如今的李双江很少出席活动,坚持唱歌,或许是想让儿子出来后过上更好的生活。从熊孩子长大后逆袭的毕竟是极其少数,我奉劝广大家长,熊孩子最后不教育的结果就是越来越怂,最终酿起大祸。哪吒中的故事情节从魔童到英雄的故事迎合了家长的心里,但是确很难表现出现实的生活。


从哪吒看中国的教育


其次,我觉得哪吒这部电影在结尾的时候并没有深度,虽说是两次彩蛋,但我觉得其实就是在为下一部电影《姜子牙》做预告,想效仿国外的漫威。一步一步的彩蛋,一个一个的英雄出场。打造“中国漫威”我觉得中国的美术动画片本来就有特点,中国的传统故事很多,有自己的内容,只要打造中国自己的品牌,本来《哪吒》的剧情我觉得就有点烂大街了,两个灵珠转世,让太乙真人喝酒误事搞错人,哪吒就成了魔童。

从哪吒看中国的教育

虽然这样的故事跟哪吒闹海的传统故事情节有很大出入,相比之下我倒觉得延续以前的故事情节跟好,而现在的故事情节或许迎合了现在孩子们的思想,无论小朋友,大朋友都能接受,甚至成年人也会觉得这样的票房不仅仅是孩子们眼里的动画片。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有的时候是人们基于一些美好的愿望来编造,西游记中哪吒是托塔李天王的三太子,在封神演义中,哪吒又是李靖的孩子。还有的说法哪吒是太乙真人的孩子。但不管怎么样,从名字感觉,哪吒二字绝对不是中国本土的,是异国的语音,怎么就能扯到陈塘关到底在中国的哪个地方。关于哪吒的传说很多,但我觉得哪吒闹海的故事更能反映当时中国古代人民的对神话传说所寄予的美好愿望,以此来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灵珠转世的故事情节我觉得未免有点过于牵强,过于以此来迎合大众来变现。保留一些传统的故事情节我觉得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是有这个必要的。这里倒不是说《西游记》就比《封神演义》好,绝不是这个意思。神话故事本来就是编造的,无非对错。但通过哪吒希望让孩子再了解传统神话故事上多多益善。


从哪吒看中国的教育

最后,就是语音,这几个主人公的语言和人物多少映射了许多社会的影子,比如申公豹的人物特点也很鲜明,“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无论申公豹怎么努力,他都是豹族,不可能成为十二金仙的其中一位,他与人族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最后使得他和龙王练手走上邪路。其实龙在中国的传统的概念中是图腾,也是帝王历代延用代表王权的象征。哪吒中龙王为了镇守海底的妖魔,永封海底。还有和哪吒一样不认命,一定让自己儿子打破龙族的命运。让龙族重见天日。


从哪吒看中国的教育

这样的电影打破了历史,究其原因我真的想象不出来,以上也是小编的一些自己的观点,不过中国的动画片电影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绩,让一个80后的导演一下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让观众认可,还是要怀着祝贺和期待的心情莱看待哪吒,传统的人物,不一样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中国导演未来的希望。也希望中国的动画电影未来会越来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