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这两个"网红"小山村,国庆假期忙"坏"了

六安这两个
六安这两个
六安这两个六安这两个
六安这两个六安这两个
六安这两个

01 让人“留莲”忘返的小山村

10月4日正午,杨正福家门口的公路上竟然堵车了。

这是在莲花山住了半辈子的杨正福从未见过的热闹场景:绵绵细雨中,一辆辆挂着各地牌照的大巴车、小轿车排起队,游客纷至沓来,走进他今年刚开业的农家乐。

“房间一周前就订满了,来吃饭的还得拼桌。”杨正福说。

六安这两个

🔺 安徽省金寨县红岭公路(9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陈诺 摄

莲花山位于安徽省金寨县油坊店乡,因山顶有形似莲花的山石而得名。纵有奇松怪石、飞瀑云海,无奈基础设施落后,这座山一直“藏于深闺”,山中“东莲”“西莲”两个村庄守着“莲花”没饭吃。

这几年,脱贫攻坚政策在莲花山播了种、扎下根。散居在山窝窝里的村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进敞亮、安全的安置点新房,供电供水都有保障。2017年年底,红岭公路穿村而过。

这一切,都给莲花山上的人们带来了机会。西莲村第一书记周晓峰初来乍到,夜晚漫山遍野的萤火虫吸引了他。“城里人哪看得到这个!”他发动村民建“萤火谷”,大伙儿在一片茶园里铺上木质地坪,供游客搭帐篷夜宿。

六安这两个

🔺 安徽省金寨县油坊店乡西莲村打造的露天营地(9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诺 摄

“有房子不住,谁会露天找罪受?”起初老百姓觉得奇怪,周晓峰笑着说:“奇怪就对了,旅游有时就得出其不意。”果不其然,游客越来越多,星空特色游成为当地旅游的一个招牌。观景台、步道连接起一个个景点。

游客引得来,更要留得住。2017年之前,偌大的西莲村没有一个农家乐,不少村民对发展旅游还有些抵触。

“后来游客都在我家门口照相,还向我打听吃饭的地方。”杨正福这才坐不住了。今年年初,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将家中平房加盖了两层,装修出6个住宿房间、2个用餐包间以及1个接待大厅,办起村里第四个农家乐。

贫困户杨正福成了杨老板,开张的头一个“五一”假期挣了万把块钱。“原来手机通讯录里只有家里亲戚几个,瞧瞧我现在的朋友圈。”他告诉记者,如今他的“莲花山庄”有不少来自天南海北的回头客。

六安这两个

🔺 安徽省金寨县油坊店乡西莲村的刘红运(后)与爱人腌制高山泡菜(9月28日摄,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诺 摄

50岁的刘红运专门在家中辟出一间房,摆上10余个大缸,放入豇豆、辣椒、生姜等,腌制高山泡菜。他是个营销好手,专门为泡菜设计了包装。

刘红运说,他的合作社年产泡菜6000件,小小一坛泡菜成为游客的“伴手礼”,带动80余户贫困户增收。

国庆节假期,对于莲花山的新山民叶静来说,依旧马不停蹄。在东莲村投资开办的茶厂正在研发新茶,还有游客登门讨教茶艺。去年,作为“能人”回归的她第一次来到莲花山,便决定留下。“好山好水吸引了我。”叶静告诉记者,研学旅游、综合生态农业,在她的五年计划里,连新茶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莲花香”。

据不完全统计,国庆节假期前4天,莲花山接待游客量突破2000人次。“咱们这里会越来越热闹。”东莲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王建认为,小山村蕴藏丰富的假日经济资源,只要花心思挖掘、开发,一年四季都有客流。

对此,杨正福很有信心。他催着在外地学厨的儿子回来掌勺:“咱的小店要和莲花山一样,让人‘留莲’忘返。”

02 大湾村探访记:变迁看得见 希望在兑现

从贫困村到“网红”村的美丽蝶变

10月3日,绵绵细雨,却丝毫挡不住各地游客在安徽金寨县大湾村追寻“诗与远方”的热情。

接踵而至的八方游客被这里自然而纯净美景深深吸引,不时拿起手机拍照留念。“真是太美了!我们从山东枣庄自驾来这里游玩。看到雨中小桥流水,处处充满着灵气秀美,感到很开心,不虚此行。”来自山东的蒋先生感慨地说。

六安这两个

🔺 半掩半现在云雾中的大湾村美景

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地处大别山腹地,曾是全县重点贫困村之一,贫困发生率一度超过20%。2014年,大湾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2户、707人。截至2019年底,贫困人口仅剩4户8人。近年来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引下,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曾经的贫困山村迎来了美丽蝶变。

“这几年,大湾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假期,大湾村游客接待中心讲解员郭敏没有闲着,耐心详细地向游客讲述大湾村的脱贫故事。从昔日的茅草房、土坯房,到如今家家户户住洋房,脱贫攻坚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也成为郭敏口中一个个鲜活事例。

六安这两个

🔺 游客在大湾村游玩

六安这两个

🔺 大湾村游客接待中心

源源不断的客流,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大湾村游客接待中心农特产品展柜成了游客必经的“网红打卡地”,当地村民自家的农产品成了游客争相购买的“香饽饽”,每天营业额达两三千元。

六安这两个

🔺 游客在大湾村选购特色农产品

变化的不只是日渐富裕起来的口袋,还有村民们的精气神。村民肖细雨曾是贫困户,近年来借上“旅游光”,肖细雨开起了农家乐和民宿,挣上“舒心钱”,丈夫老杨则在村里当起了护林员。国庆中秋假期,肖细雨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农家乐每天接待三四批游客,她感到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在大湾村公路旁的细雨农家乐,店主人肖细雨逢人便说大湾村的新变化。“这两年,大湾村的路变宽敞了,游客多了,我们的生活变富裕了。每到节假日,就是我们最忙的时候,这得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老百姓过得越来越舒畅、越来越有精气神。”

在大湾村,像肖细雨这样的村民越来越多。据统计,今年前9月,大湾村过境游客近20万人次,全村民宿、特产店等旅游接待场所发展到42家,带动了村民就业、促进农产品销售,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如今的大湾村,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旅游产业发展欣欣向荣,纯朴而幸福的笑容绽放每个村民脸上。很多村民还自发客串起导游,向游客分享脱贫后的喜悦、讲述大湾村新时代新故事。

村民日子有盼头,干部干事创业更有干头。国庆中秋假期,大湾村每天游客接待量达两三千人。花石乡党委书记王玉宝这段时间一直坚守在村里,村干部更是两班倒值班,做好对游客服务工作。在他看来,这个假期又是一个村民们致富的黄金周。

在大湾村游客接待中心,大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余静当起了志愿者,忙着在大门口清洁打扫卫生。“游客来了要住,要吃还要玩儿,走的时候还要带,我们要为他们提供全流程服务,增加村民收入。我们这里山好水好,空气新鲜,游客来了有看头,大湾村会越来越受欢迎。” 余静说。

大湾村的山山水水仿佛在诉说这里脱贫的动人故事。

特写:细雨中访“细雨”

国庆中秋假期第三天,我们慕名来到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

朦朦细雨中,在当地村干部指引下,我们来到一个名叫“细雨农家”的民宿。女主人闻声从里屋走出来,迎我们进屋,并热情地攀谈起来。

一旁的村干部介绍,这位女主人叫肖细雨。这家民宿就用她的名字命名,听上去给人一种柔柔的感觉,清新而亲切。

2019年肖细雨一边在茶厂上班,一边开始装修自己的民宿。当年9月份,在当地政府提供的小额贷款支持下,“细雨农家”终于挂牌经营。

国庆中秋假期,来肖细雨家住民宿、吃土菜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今年村里漂流项目开业,她家的生意越来越好。

六安这两个

🔺 说起脱贫故事,肖细雨(右一)和她的丈夫杨习伦舒心地笑着

肖细雨说,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帮助下,她们家移民搬迁盖起了三层楼房。有7个房间可以作为客房,每个房间每晚房价100元,来这里的游客可以自己选择做饭,也可以吃农家饭。当初给别人打工,如今自己当起了老板。说话间,她不由露出笑容。

不断的欢笑声,吸引了她的爱人从另一个房间走了过来。夫妻俩在客厅打开了话匣。交谈中我们得知,她爱人叫杨习伦,夫妇俩曾经是困难户,尝尽了贫困的滋味。近年来,脱贫攻坚改变了大湾村的面貌,给村民送来了及时雨,也让大家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2018年底,大湾村整体出列,肖细雨也和很多人一样,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肖细雨给我们算了一笔账:除了经营这家民宿,丈夫老杨作为村里的护林员,每个月都会有650元的固定收入,同时,他每年还在村里开发的水上漂游项目服务两个月,每个月有两三千块钱的收入;另外,家里的山地种植了天麻,每年有2万元至3万元收入,家里的茶园还可以收入七八千元。说起收入,肖细雨又笑了起来,对这些稳定的收入来源,她感到非常满意:“现在不愁吃、不愁穿,还能存一点钱。”

肖细雨一家有六口人,有老人要赡养,还有两个孩子上学,但是这些年来她感觉压力在逐渐变小。在交流中,肖细雨感慨地说:“今天的变化,都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脱贫更有勇气,生活更有奔头”。

说话间,已经到了中午,屋外的细雨下得越来越稠密。山间的细雨透着一丝凉意,但是在“细雨农家”里却洋溢着浓浓暖意。

走出“细雨农家”时,夫妻俩站在门口与我们挥手告别,脸上淳朴而幸福的笑容,透着温暖,给人力量。

小山村里的民宿大文章

“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我们的客房都是游客爆满,一房难求。” 大湾民宿“管家”刘辉洪开心地说。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地处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热闹了起来。以前让村民想都不敢想的“外来客”,如今不仅迎得来、留得住,而且吃得香、住得好。

六安这两个

🔺 大湾村民宿

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近年来大湾村按照“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开办民宿为抓手,发动群众、引回外流人才、吸引社会投资,不仅让村民更富,也让乡村更美。现在的大湾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2017年,大湾村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尝试把集体产权房屋进行改造成民宿,增加村集体级经济收入。大湾民宿聘请了外出务工人员刘辉洪作为民宿“管家”负责日常运营。在村里上班,刘辉洪不仅能挣钱,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这让她特别开心。通过努力,她还拿到了讲解员证,义务向游客介绍大湾村的新变化。

长年在外经商的村民汪达贵,眼瞅着来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乡亲们都在办民宿,他也看出了其中的商机,立刻跟两个儿子商量,利用宅改腾退政策,把安置点的新房进行了装修,在老家开民宿、销售特色农产品。

现在,汪达贵夫妇俩整天乐呵呵的,自豪地跟乡亲们说:“过去没能力帮助大家,现在回来发展了,大家一起搞民宿、销农产品,带着大家一起搞发展。幸福不幸福都写在脸上啦!”

六安这两个

🔺 大湾村村民新居改造成的民宿

为了留住“回头客”,大湾村还通过 “腾笼换鸟”的方式,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2018年,大湾十二檀茶厂建成投入使用,周边环绕着1500亩高标准茶园,为了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大湾村引进了市级农头企业蝠牌茶业入驻。蝠牌茶业在原有生产车间的基础上,增设了茶旅接待中心、茶艺体验中心,完善了观光、体验、餐饮、住宿等休闲功能,在茶旅驿站里赏花品茗,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

随着大湾村的知名度不断增加,“细雨农家”“新云小院”“情宿大湾”……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19年,无锡鸿远集团来大湾村投资精品民宿项目,项目占地面积70亩,建设低密度田园闲适风格精品民宿26栋,共计110个床位。待正式营业后,游客将有机会在此漫步竹林小道,倾听鸟叫蝉鸣。

线下卖风景,线上卖产品。民宿店主紧跟时尚潮流,发展线上经济,开设线上有赞微小店,带动茶叶、食用菌、黑毛猪肉、土鸡蛋等旅游特色产品网上销售,2019年实现网上销售近200万元。

截至目前,大湾村共有民宿、特产店等旅游接待场所42家,村民自营、集体经营、企业运营的民宿“多点开花”,成为开启村民致富的“金钥匙”。大湾村先后获评“安徽省旅游扶贫示范村”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

来源 / 新华网安徽

六安这两个

编辑/袁慧 监制/兰天 终审/王政 施田心

六安这两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