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报》:民进党当局的自满 升高台湾疫后经济走衰风险

今年以来台湾在控制新冠疫情上的表现让“政府”信心满满,这股自信不但从内部事务延伸到外事,现在更进一步扩展到经济领域。蔡英文近期评价台湾在防疫期间的经济表现,认为因为没有“封城”,让台湾经济维持稳定成长;她并对美中贸易冲突对台湾(地区)经济的“正面影响”感到振奋。在蔡英文的自我肯定与乐观预期中,我们却可从近期多项经济指标与施政表现看出,蔡“政府”自我感觉良好的“拼经济成绩单”,背后隐藏着不愿告诉台湾民众的风险。

《联合报》:民进党当局的自满 升高台湾疫后经济走衰风险

让蔡“政府”如此自负有三个原因:台湾股市今年频创高点,交易量火热;房市表现也不俗,九二八档期房市推案量逾二千四百亿元新台币,是有该项统计以来新高;岛内旅游市场更出现报复性消费,各大风景区挤满了人潮。光看这些亮丽的数据,确实会对台湾经济表现充满信心,但若进一步分析这些数据背后的意义,就可看出“政府”的自负跟台湾实际的经济表现有相当大的落差。

《联合报》:民进党当局的自满 升高台湾疫后经济走衰风险

蔡英文多次以台股表现佐证“拼经济有成”,但今年台股突破历史高点靠两个因素:台积电与便宜的资金。台积电权重占台股三成,只要台积电上涨,台股就易涨难跌,但其他上市公司股价表现却未如台积电亮眼。台股强势的另一个原因是热钱乱窜,因为全球对抗疫情实施低利率或零利率政策,流窜的资金推升了股市,已有分析师警告这是泡沫化的前奏。热钱也推升了房市,在房市推案金额创新高的同时,岛内民众还清房贷的年限也创新高,显示岛内民众收入的增幅赶不上房价的涨幅。

台湾经济表现没有如股市、房市的表面数据那么亮眼,简单的证明就是无薪假人数仍有一万五千余人。虽然“政府”解释目前无薪假人数已较前几个月的两万余人下降不少,说明经济已有改善;但不少产业界人士指出,最近无薪假人数减少与欧美急单涌现有关,这些订单并非经济面改善,而是境外买家担心入冬后疫情卷土重来而大幅增加库存。当前出口的荣景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一旦疫情再度升温,出口可能再度由盛转衰。

对台湾在疫情中经济表现的自负,反映在“政府”推动“纾困3.0”的消极与牛步。八月台立法机构临时会本应审查“纾困3.0”方案,民进党以国民党反对为由,顺势让预算审查延至本会期再议。国民党认为“政府”之前的纾困案编列预算草率,执行效率更差,“纾困3.0”不能重蹈覆辙,主张严审;民进党不仅未能反省纾困预算执行的弊病,反而顺势将纾困预算推动不力甩锅给国民党。

今年稍早的多项纾困政策,蔡“政府”毫不珍惜宝贵的预算资源,各“部会”竞相提出纾困方案,只为了博得短暂的民意支持。“交通部”一开始的纾困措施对出租车司机提出各种补助方案,对真正需要振兴的旅游业者出现排挤效应,疫情的影响尚未远离,岛内旅游业的补助预算却可能下个月就用罄。

为讨好劳工,“政府”在纾困初期推出首年免利息的贷款,但规范与配套都不足,许多未受疫情影响的劳工也来申请,“政府”原先编列的五十亿元新台币预算不敷使用,只能紧急追加预算。“政府”口袋并不宽裕,为了买新战机、推动“前瞻计划”,加上纾困的预算,只好不断举债。明年“政府”一年以上的公共债务未偿余额增至六点一兆元新台币,长债比率达32.6%的近八年新高。僧多粥少,连纾困预算都捉襟见肘,更遑论疫后的振兴预算。

目前,各国各地区努力规划疫情结束后的经济发展方向,而非仅着眼疫情中的纾困。蔡“政府”却沉浸在“抗疫有成”的虚荣中,不但对当前亟待协助的产业与失业劳工缺乏有效率的纾困,编列纾困预算也因拮据的财政而显得绑手绑脚,对疫情结束后的经济发展更缺乏有远见的系统性规划。当产业界疾呼加速纾困与振兴时,“政府”若继续自满于虚幻的经济数据,台湾疫后的经济很可能走向灾难。

本文摘编自台湾《联合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