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怪象的反思

今年疫情過後,幾位同學相邀去老家看望同學父母,途經鎮養老院(過去也稱福利院),看到一些老人們孤獨的相伴,讓我想到現在的社會的怪象。

社會怪象的反思


社會怪象的反思

怪象之一:幼兒園門口家長成群,養老院門口空無一人。


社會怪象的反思


社會怪象的反思

怪象之二,現實生活中對小孩關懷備至,讀書陪讀,照顧孩子生活,而父母身居獨處,別說經常去看望,可能有時打一個問候的電話都很少。

社會怪象的反思

我們國家幾千來“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在現實中已逐漸消失,“百善孝為先”是我國結統文化自古提倡的一種善,“孝親、感恩”也是我國傳統儒家文化核心之一,也正在逐漸流逝。

社會怪象的反思

現實生活中,生命中曾經最關心你的人,現在可能是你生命中最忽略的人,在你小的時候,父母在幼兒園門口等你,而在她們老的時候卻在養老院或老家盼你,


社會怪象的反思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當你離開父母身邊,臨行時不厭其煩的叮囑與嘮叨,放不下對你無限的牽掛和惦記。

父母漸漸蒼老的容顏,記載著我們走過的漫長而艱辛的歲月,我們要感恩父母,感念父母對我們生命的賜予和生活的辛酸與滄桑,感謝父母對我們的無私付出和養育之恩,所以對父母長輩多一份體貼,多一份關懷,多一句問候,盡孝心,重人倫,付親情。“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而人也應有盡孝之念,莫等到欲盡孝而親不在,終留下人生的一大遺憾,要想將來不後悔莫及,從現在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報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