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好诗 | 满江红 · 四月十四日游木渎羡园寄京

每日好诗 | 满江红 · 四月十四日游木渎羡园寄京

满江红 · 四月十四日游木渎羡园寄京

独孤食肉兽

蝴蝶飞时,谁著我、海棠荫下。追游处、名园掩遽,清眸回乍。树暗鱼分池上影,春阴人过廊间画。向空庭、一霎晚来风,花如洒。

欲留卜,渔钓舍;浑未计,莼鲈价。愿灵飙梦雨,闲常飘瓦。屋浸深烟红有角,橹收平浦青无罅。拓溟濛、相对剪新灯,梅窗挂。

每日好诗 | 满江红 · 四月十四日游木渎羡园寄京

词题为《四月十四日游木渎羡园寄京》,不仅点出时间、地点、事件,而且交待其创作动机是“寄京”,即将自己游园的闻见感受,寄给京中某人。

上片描写游览木渎镇羡园所见美丽春光,明丽如画,且真幻交织。四月十四日,正是晚春时节,秾桃淡李,竞相开遍。“蝴蝶飞时,谁著我、海棠荫下”,谁令我来到了一片海棠树荫之下?落笔极其突兀,情思亦惝恍迷离,此番游园,想必是有所闻而来,有所备而至,可在词人笔下,却如梦中骤觉,如空中遽降,简直不知所从来。把游览园林之举具象化为蝴蝶绕花丛之际,置身于“海棠荫下”,足见其笔力。古诗云“却怜蝴蝶影,作对欲何飞”?宋朱继芳《辛亥二月望祭斋公因游甘园》有“海棠阴下小徘徊,屐齿深深一径苔”之句,宋魏夫人《好事近》亦曰:“不似海棠阴下,按《凉州》时节。”蝴蝶、海棠阴下,一动一静,均为古典诗歌常用的唯美物象。接以“追游处、名园掩遽,清眸回乍”数语,顷所追游者,是园林之景,还是凭吊之古人,甚或意中欲“寄”此词之人?词人亦似恍然不自知也。“名园掩遽,清眸回乍”,二句倒装,若有美人凌波微步,明眸善睐,示“我”以临去秋波那一转,待“我”欲移步上前看个明白,而其门已遽掩,惟余怅然心境。追游,寻胜景而游览。名园,此处或为幻象,亦可指“我”所游之羡园。羡园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山塘街,乃乾隆年间名士沈德潜寓所,道光年间归钱端溪,称“端园”,光绪年间售与木渎首富严国馨,更为今名,其被誉为苏州园林之“翘楚”。清眸,明亮的眼睛。张衡《七辩》:“靥辅巧笑,清眸流盼。”遽,急速,仓猝,匆。乍,突然,忽然。皆为雅语。名园已掩,清眸已远,惟余己茕茕而游:“树暗鱼分池上影,春阴人过廊间画。向空庭、一霎晚来风,花如洒。”恍惚间伊人远去,随后独游所至,四下顾盼,惟见远远近近,浓树丛聚,而树荫分覆于池面之上,游鱼各就其荫时聚时散;暮春时节光影阴暗的园林幽廊之间,则熙熙攘攘,往来人影飘忽。“春阴人过廊间画”,是游人如织复如图画美景,还是恍惚人过处惟余廊间之画?似难以实指。以下摹状东风吹“我”单衫,落彼丛花,交洒于空庭。庭空而人影俱散,若实写游人如织,则庭不当“空”,至此始知前所见者,或非实然,乃皆“我”之所欲、所思。此处或可参“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屈原《少司命》),来时是真,去后似幻。

如果说,上片时将“实”者“虚”之,亦尚能“虚”者“实”之,则下片全系想象之辞。词人面对令人心动神摇的园林美景和心中幻象,情不自禁产生欲在此地携彼安家的愿望。

“欲留卜,渔钓舍;浑未计,莼鲈价”,卜,卜居,选择住处之意。鱼钓舍,即渔翁的住所。鱼钓,钓鱼。《史记·齐太公世家》:“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渔钓舍”犹言“竹篱茅舍”,乃下阕着意经营者。莼鲈,莼菜与鲈鱼。出自《世说新语》:“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张季鹰因为预见齐王之败,以秋风莼鲈为借口行其脱身之计,故曰“时人皆谓为见机”,而后世一般以莼鲈为思乡之情或归隐之志的象征。“浑未计,莼鲈价”,忽然产生欲留居于此地之愿望,全然未考虑代价或赀费。接下来,“愿”字领起“灵飙梦雨,闲常飘瓦”,不直接写此“渔钓舍”之风光,而是用李商隐“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重过圣女祠》),以及“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春雨》)语意,给“欲卜”之居所笼上一层富有江南晚春色彩的朦胧而凄美的面纱,予此处虚写的景物以神秘感及历史的纵深感,而且,借义山诗意,暗示携彼卜居之困难间阻,或此意仅为一厢情愿乎?“屋浸深烟红有角,橹收平浦青无罅”,变换视角,多方“刻画”此“渔钓舍”之风光。从屋外看,“浸泡”在江南烟雨里的屋宇,隐隐露出红色屋角;从屋内往外看,则归舟过处,门前的小河水波不兴,坦荡如砥。橹,船桨,代指船。浦,池、塘、江河等水面。煞片为全词结穴:“拓溟濛、相对剪新灯,梅窗挂。”由屋外写到屋内,但仍然是屋外的视角:以手推开弥漫的雾气,彼此促膝夜谈的剪影,映于窗纸之上。此亦系想象之辞。谁与谁“相对剪新灯”呢?从词题中“寄京”二字似可得着些消息。拓,以手推物。溟濛,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剪灯,修剪灯芯,指夜谈。所谓“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杜甫《赠卫八处士》),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皆为所本。梅窗,窗的美称。梅尧臣《牵牛花诗》:“持置梅窗间,染姜奉盘羞。”下片虚写,一片神行,以实写虚,历历如在目前。

这首词似乎遵循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宋词经典结构:景非虚设,乃游园所见之实景,身临其境,故真实;情非虚发,托意于物,故真切。然上片实写游园所见之景,亦叠以想象与幻觉;下片虚写心中所愿,亦一一着实于实景与实境之间,是其不同于一般传统词作之手段。值得强调的是,全篇运用大量“前人用过的、甚或是历代递相使用无数的现成语词”,即“成辞”,同时运用大量典故,包括事典与语典,形成清丽典雅的语言特色。然其特色不仅限于此,更令人惊奇的是多处以成辞和典故作白描,化虚为实,绘景如画,语语似由己出,而皆有所本,似不言情,而深情密意实蕴于其中。

特邀点评 / 莫真宝诗人简介

独孤食肉兽,三月上巳生于武昌花园山麓昙华林。提出并大力践行“现代城市诗词”创作,主张充分融用西诗、新诗资源及其它现代文学手法,嗜以超现实主义颠覆宏大叙事暨解构传统时空文本。

专家简介

莫真宝,湘人居京,就职于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诗词研究院学术部。

300元稿酬征集评论

每日好诗 | 满江红 · 四月十四日游木渎羡园寄京

一 绪

(下周二截止)

更多好诗

每日好诗 | 满江红 · 四月十四日游木渎羡园寄京

苏州河

每日好诗 | 满江红 · 四月十四日游木渎羡园寄京

乡 耳

每日好诗 | 满江红 · 四月十四日游木渎羡园寄京

在车上

每日好诗 | 满江红 · 四月十四日游木渎羡园寄京

点 评 专 家

北乔、陈先发、陈卫、曹宇翔、程继龙、耿占春、冯雷、顾北、顾建平、谷禾、洪烛、霍俊明、贾鉴、简明、蒋浩、雷武铃、冷霜、李少君、李海鹏、李建春、李犁、李壮、刘向东、李云、梁晓明、卢辉、罗振亚、马知遥、莫真宝、任毅、荣光启、师力斌、树才、谭五昌、唐翰存、田原、唐诗、汪剑钊、王久辛、王家新、王士强、吴投文、西渡、向以鲜、杨碧薇、杨克、杨四平、杨庆祥、杨墅、余怒、叶舟、臧棣、张德明、张清华、张定浩、张光昕、茱萸、张伟栋、周伟驰、周瓒、朱必松等

栏目主持 / 王夫刚

每日好诗栏目作品来自中国诗歌网注册会员

想让你的诗歌出现在“每日好诗”?

每日好诗 | 满江红 · 四月十四日游木渎羡园寄京

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