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創建】育文明鄉村新風尚 造鄉村旅遊新景觀

行走在洛連村的硬化路上,

兩邊的太陽能路燈交錯矗立著,

燈杆上掛著“立家規、傳家訓、樹家風”等宣傳標語,

原來到處堆滿稻杆、玉米秸稈和糞土的房前屋後,

舊貌換新顏,被各種花木所替代,

春天裡來一束束花團錦繡,

變身為一道道美麗風景線。

近日,洛連村榮獲“第十七批自治區文明村”稱號。

【文明創建】育文明鄉村新風尚 造鄉村旅遊新景觀

【文明創建】育文明鄉村新風尚 造鄉村旅遊新景觀

洛連村是十三五“貧困村”,全村有19個生產隊共4911人,其中,貧困戶240戶1080人,目前已脫貧238戶1078人,2019年底實現脫貧摘帽。近年來,該村以創建“旅遊扶貧和鄉村振興示範村”為契機,按照“綠色發展,生態富民,以鄉村旅遊產業為龍頭,多種產業融合發展”的思路,利用自有水域、竹子等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這“百姓富、生態美”的綠色產業,不僅擺脫了貧困,還走上了富裕路。

【文明創建】育文明鄉村新風尚 造鄉村旅遊新景觀

【文明創建】育文明鄉村新風尚 造鄉村旅遊新景觀

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和龍潭森林公園進出道路從洛連村穿過,該村水域、竹子資源稟賦,環境優美,利用自有的水域、竹子資源和花卉養殖的優勢,創辦“植物園農家樂”,目前,全村農家樂有10多家,總投入5000多萬元,集觀光、民宿、採摘、垂釣等吃、住、玩於一體的鄉村旅遊業。該村通過“旅遊+扶貧”的模式,引導貧困戶參與旅遊產業發展,帶動了200多戶村民增收(其中貧困戶73戶),實現“家門口”就業。2018年以來,洛連村共接待遊客50多萬人次,實現農家樂旅遊消費2000多萬元,農副產品銷售收入1000多萬元,旅遊總消費達3000多萬元。

【文明創建】育文明鄉村新風尚 造鄉村旅遊新景觀

【文明創建】育文明鄉村新風尚 造鄉村旅遊新景觀

如今,錢包鼓起來的村民十分重視文明鄉村建設,該村以道德建設為基礎,提升村民文明素養,培育農村新風尚。近兩年來共投入20多萬元製作50餘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旅遊、“一約四會”等內容的固定宣傳牌,強化社會氛圍營造;不定期舉辦扶志(智)講堂、道德講堂、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大藤峽講堂”等活動,大力宣傳中華傳統美德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熱點理論,提升群眾知識和理論素養;大力倡導移風易俗,村裡舉辦紅白事利是不超過30元每戶,酒席不超過20桌,每桌成本不超過300元;持續開展“星級文明戶”“好婆婆”“好媳婦”等評選活動,2019年洛連村評選了“好媳婦”等文明戶50戶,共發放獎金10000元。

【文明創建】育文明鄉村新風尚 造鄉村旅遊新景觀

以文化建設為引領,營造文化氣息,展現鄉村新魅力。“村子越來越好了,精神文化可得跟上才行。”洛連村第一書記朱日強說道。2018年以來,投入34000元建設鄉村文化廣場,隨著體育休閒和文化基礎設施的完善,群眾文化生活得到了極大滿足,每年春節、國慶節、中秋節、村裡的喜事等都有晚會、文藝表演節目。

【文明創建】育文明鄉村新風尚 造鄉村旅遊新景觀

【文明創建】育文明鄉村新風尚 造鄉村旅遊新景觀

“如今,我們養成了講文明、愛清潔、講衛生的良好習慣,現在村裡群眾娛樂節目更豐富了,這都是以前沒有的現象。”洛連村村心屯村民鄧德富高興地說。

【文明創建】育文明鄉村新風尚 造鄉村旅遊新景觀

【文明創建】育文明鄉村新風尚 造鄉村旅遊新景觀

【文明創建】育文明鄉村新風尚 造鄉村旅遊新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