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聚餐,7人身亡!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忽視了

一家聚餐,7人身亡!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忽視了


記者10日從黑龍江省雞西市政府部門證實,雞西市雞東縣發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  

據雞西市政府部門通報,10月5日,雞東縣興農鎮居民王某某及親屬9人在其家中聚餐,食用自制“酸湯子”引發食物中毒,製作“酸湯子”所用食材已在冰箱裡冷凍一年。

一家聚餐,7人身亡!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忽視了

▲酸湯子,是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


經公安機關對現場提取物檢測,未查出有毒物質,排除人為投毒可能。經醫院化驗檢測,食物中黃麴黴素嚴重超標,初步判定為黃麴黴素中毒。 

截至目前,共有7名患者經救治無效死亡,2人仍在搶救中。

相關部門提示:受黃麴黴菌汙染的糧食及食品不能食用。

一家聚餐,7人身亡!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忽視了

黃麴黴素


黃麴黴菌的代謝產物

滋生的溫度為28-38℃

喜潮溼,一般情況下肉眼看不見

但它能導致肝癌

還有一些其他癌症的毒素

1mg的黃麴黴素

就可以導致癌症發生

20mg的黃麴黴素

一次性攝入直接致成年人死亡

其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

砒霜的68倍

280℃以上的高溫才能殺滅

卻極易隱藏在砧板、筷子、發黴食物中

一家聚餐,7人身亡!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忽視了


劇毒致癌物潛伏在日常食物中


讓人無奈的是,這種劇毒致癌物就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久泡的木耳木耳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纖維素,本身是沒有毒素的,久泡後,可能會變質產生類似的生物毒素,或者滋生細菌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


發苦的堅果如果吃到變苦的瓜子,一定要及時吐掉並且漱口,因為瓜子等堅果的苦味正是黴變過程中產生的黃麴黴毒素。
劣質的芝麻醬有些商家為降低成本,用糠芝麻、癟花生甚至變質的芝麻、花生做芝麻醬、花生醬,其中變質的花生中含有黃麴黴毒素。
變質的大米變質的大米煮成米飯後,也不安全。
發黴的玉米黃麴黴素喜歡藏在發黴的食物裡,尤其是在高溫溼潤的環境下大米、小米、豆類等食物。
未妥善儲存的花生黃麴黴菌容易滋生在澱粉含量高的食物裡,比如花生、玉米等。澱粉在高溫和潮溼的環境下會滋生導致肝癌的黃麴黴菌。
自榨油一些油料作物如花生、玉米等在儲存過程中如果發黴,製作的油中還可能帶入黃麴黴素。另外,小作坊壓榨機或家用榨油機工藝簡單,缺乏除去有害物質的工藝,不能對原材料進行精煉。

如何遠離黃麴黴素


高溫能殺死黃麴黴素嗎?能,但黃麴黴素要280°的高溫才能殺死,水的沸點是100°,

所以用水煮發黴的花生、玉米是無法消滅黃麴黴素的。

一家聚餐,7人身亡!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忽視了

但是,這樣做可以遠離這個致命殺手:


丟掉黴變糧粒

專由於黃麴黴素在整批糧食中的汙染分佈不均勻,烹飪前要把黴爛、長毛的花生、豆類及時全部丟棄。


丟棄變味堅果

吃堅果儘量用手剝,壞的不要吃,儘量減少黃麴黴的汙染。


保持筷子、菜板乾燥

筷子和菜板洗完儘量放在可瀝水的地方。筷子盒儘量保持乾燥且筷子要頭朝上。菜板儘量做到生熟分開,用完後要及時清洗,不留食物殘渣。


儘量不要囤積食物

避免黃麴黴毒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斬斷源頭,防止食物黴變產生黃麴黴毒素。購買食物時,如果發現包裝不清潔、已破損不要買;購買堅果應儘量選擇小包裝。買回家後,最好在低溫、通風、乾燥處保存(溫度最好在20℃以下,相對溼度在80%以下),並避免陽光直接照射。

一家聚餐,7人身亡!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忽視了


編輯|周豔梅 責編|張秀麗


綜合來源|錢江晚報 新華社 央視新聞客戶端 健康時報 聲明|本文文圖僅作公益宣傳,侵刪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