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何能打败项羽得天下,是偶然吗?

楚汉之争发生在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终以汉王刘邦胜利而结束。

刘邦不过一个小混混,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为何能击败项羽夺得天下,是偶然还是真的凭借运气?当然绝对不是,胜利因素有很多,小编分析有以下几种:

人物性格及远见

刘邦为何能打败项羽得天下,是偶然吗?

刘邦项羽影视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邦自幼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出身卑微,但是心中有志向,再加上社会上的摸爬滚打,善于拉帮结派,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到了为人处世的圆滑。

刘邦攻取秦都城咸阳没有遇到秦军主力,进入咸阳宫后他也曾迷茫过。雕镂画栋,曲榭回廊,步步引人入胜,层层换样生新。大殿规模雄伟,奇珍异宝罗列四周。宫中美人数不胜数,刘邦端坐正寝发呆。张良及时赶到加以开导,立马起身封府库,闭宫室,印军回到霸上。并与百姓约法三章:杀人处死,伤人及盗抵罪,外如亡秦苛法一律除去,凡官吏人民,统可安枕,不必惊慌。吾还军霸上,待别军到来,共定约束。令军士不得骚扰民众,违令者斩首。此行为,深得民心。

刘邦为何能打败项羽得天下,是偶然吗?

楚汉之争决战示意图(来源于网络)

项羽则生活在楚地的王侯将相之家(楚名将项燕后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导致其性格刚愎自用、狂妄自大,

项羽年轻气盛,灭掉章邯领导的秦军主力后,由东向西一路烧杀抢掠,后又将章邯降兵二十万全部杀死。数日后到达咸阳,杀死子婴及秦氏宗族,洗劫钱财及妇女分与将士,并火烧咸阳宫及三百里阿房宫。造成人心恐慌,自然就是去民心。再者,项羽入咸阳后种种行为表现纯属泄愤,毫无远见可言,这可能也与父母教导有关,项燕是他的爷爷,死在了秦将军王翦手下,所以也有替爷爷报仇的因素在里面。纯属于情绪支配自己的大脑,注定失败。

封地及战场因素

自古成事者无非是天时地利人和,刘邦和项羽封地看,刘邦占有地利优势。

刘邦为何能打败项羽得天下,是偶然吗?

项羽分封十八王势力范围图片(来源于网络)

秦朝灭亡后,参加起义的各位领袖及将领都被项羽封王,此时刘邦被封为蜀王。蜀地甚险,难入难出,过去犯人时常发配蜀地,然后将秦朝降将分王关中,以防刘邦出蜀地,蜀地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四周高山围绕,中间平原宽广,路有剑门屏障,水有三峡之险,东扼长江,为吴楚咽喉,北有秦岭是良好的后方基地,进可攻退可守。蜀地实际是给刘邦喘息的机会,因为以刘邦当时的实力根本无法与楚军抗衡,如果直接与楚军较量简直是以卵击石,占据蜀地不至于马上灭亡。

项羽自己回到彭城(今天徐州),占据梁楚九郡,富饶之地毕竟是兵家必争之地,周围还无险可守,一旦遇到战争,四面便会受到攻击和骚扰,彭城与周边的交通也不便利,水患比较多,物资运输上全靠人畜,费时费力。

战场上其中有两个主战场:荥阳,荥阳以东是大平原,西为丘陵和山脉,此地是易守难攻,刘邦在此和项羽对峙,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往山里跑。北面还有黄河能将关中、汉中、蜀地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运来。项羽却不懂其中道理,对峙良久,由盛转衰。

固陵之战中,固陵和垓下之间全是平原,河流纵横,湖泊众多再加上沼泽不利于项羽骑兵发挥优势,最终兵败也是必然。

用人方面

刘邦知人善用,礼贤下士。

刘邦为何能打败项羽得天下,是偶然吗?

刘邦和汉初三杰漫画图(来源于网络)

刘邦为何能打败项羽得天下,是偶然吗?

先秦古栈道(来源于网络)

刘邦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集思广益,随机应变。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皆是得力助手,有此三人协助,战争结果不言而喻。再者就是他知人善任,许多敌营来的能人都委以重任,韩信就是其一,陈平是魏王的人,在项羽手下却不能发挥作用,刘邦却让他离间项羽集团内部核心领导,也是后来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刘邦曾言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帅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而项羽刚愎自用,如听取曹无伤的汇报采取措施,怎么还有流传历史的鸿门宴;鸿门宴上如听取范增意见直接杀死刘邦,怎么会有后面自刎乌江。

小编综合以上三点,楚汉之争刘邦集团胜利那是必然,从攻入咸阳大肆烧杀抢掠,失民心开始,命运就已经注定。乌江边上难道一点儿回旋的余地也没有了吗,不是是他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一个没有坚定信心的人何谈成功,又何谈东山再起小编认为自杀是他威仪的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