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探源:訾及訾姓

作者:萬慶濤 王鴻傑

  訾,形聲兼會意字,讀作zǐ,zī。甲骨文、金文字形尚未發現。戰國時期陶文有兩種字形:①左右結構,左為言,右上為止,右下為人;②上下結構,上為止,下左為言,下右為人。戰國時期竹簡“雲夢秦律”上下結構,上為此(匕為人的訛變),下為言。篆文承接秦簡,隸變後,楷書寫作訾。異體字為訿,呰,啙。本義用言語冒犯他人,毀謗。

漢字探源:訾及訾姓

訾字的演變

  訾,由此和言構成。此字甲骨文字形是左右結構,左止右人,或右人左止。本義用腳踩人,引申為近的。此字本義消失,為引申義專用。其踩踏本義則另加足字旁寫作跐[cǐ]。因為用腳踩人會導致人受傷,所以,此+言形成的新字訾(訿)就是用言辭傷人,即毀謗,誹謗,非議,惡語中傷。

  《說文解字》:訾,訾訾不思稱意也(訾,議論紛紛不想使上級滿意)。釋義不確切。

  一、本義及其引申義

  1.本義。①《詩經·大雅·召旻[mín]》:皋[háo]皋訿[zǐ]訿,曾不知其玷(欺詐攻擊心藏奸,卻不自知有汙點)。②《詩經·小雅·小旻》:潝[xī]潝訿訿,亦孔之哀(小人嘰喳攻異己,是非不分我悲悽)。③《禮記·喪服》:訾之者,是不知禮之所由生也(那些詆譭禮的人,壓根兒就不知道禮是怎樣制定出來的)。如,訾讆[wèi] (《管子·形勢解》:毀訾賢者之謂訾,推譽不肖之謂讆),詆訾今古。此義讀作zǐ。

  2.引申為責備。《呂氏春秋·審應》:公子沓訾之(申向)曰(公子沓責備申向說)。

  3.引申為挑刺,吹毛求疵。《淮南子·泛論》:故小謹者無成功,訾行者不容於眾(所以在小事上處處謹慎的人是不會有大作為的,而那些專愛對別人吹毛求疵的人也大都不為眾人所容)。

  4.引申為厭惡,討厭,憎惡。《管子·形勢》:訾食者不肥體(厭食的人長不胖)。

  二、通假字

  1.古通恣。引申為恣意妄為,特立獨行。《荀子·非十二子篇》:以不俗為俗,離蹤而跂訾者也(把不同於世俗作為自己的習俗,背離世俗而獨行自高的人)。此義讀作zī。

  2.古通疵,疾病。《管子·入國》:歲凶,庸人訾厲,多死喪(凶年,平民得了疾病,大多死了)。

  引申為缺點。《禮記·檀弓下》:故子之所刺於禮者,亦非禮之訾也(所以,您剛才對禮提出的批評,實在也算不上是禮的毛病)。如,訾缺(過錯與缺失)。此義讀作zī。

  3.古通貲,本義揮霍錢財。此義讀作zī。引申為:

  (1)錢財。《漢書·杜周傳》:家訾累鉅萬矣(家庭財產累積數以萬計)。如,訾用,訾算,訾產。

  (2)計量。《商君書·墾令》:訾粟而稅,則上壹而民平(根據糧食產量計算田賦,那麼國家田賦制度就會統一,而百姓承擔的賦稅才會公平)。如,訾計,訾省。

  (3)衡量,估量。①《國語·齊語·管仲佐桓公為政》:訾相其質,足以比成事,誠可立而授之(估量審視他的素質,如果他有足以輔助完成國事的能力,則確實可委以重任)。②《呂氏春秋·審分覽·知度》:訾功丈而知人數(估量一下工程的大小尺寸就知道需要的人數了。

  (4)思考,考慮,算計。《韓非子·亡徵》:心悁[yuān]忿而不訾前後者,可亡也(積忿易怒而不思前顧後的,可能滅亡)。如,訾問(過問)。

  三、帶訾的古地名

  據文字記載,帶訾的古地名都是由雙字構成。在古地名中的訾字,仍含有其構成部分“此”的字義,表示附近、鄰近。其中有:

  1.訾陬[zōu],夏代方國,又稱陬訾,一說在今山東省壽光市紀臺村,另一說在今河南省北部。訾陬為齊所滅。見《大戴禮記·帝系篇》。陬的異體字有郰、鄹和鄒。

2.訾婁,西周時期的邾國(又叫邾婁國)早期都城,在今山東省鄒城市張莊鎮大律村一帶。魯僖公十八年(前627年),魯征伐邾國奪取了訾婁。見《左傳·僖公十八年》“而後師於訾婁”。

  3.訾枝,春秋時期楚國城邑,在今湖北鍾祥境內。古代鍾祥境內有枝水河(今長壽河)。見《左傳·文公十六年》“(戎人伐楚)又伐其東南,至於陽丘,以侵訾枝”。

  4.訾毋,春秋時期宋國城邑,在今河南周口市鹿邑縣馬鋪鎮。見《左傳·襄公十年》“楚子囊、鄭子耳伐宋師於訾毋”。

  5.東訾,春秋時期東周城邑,即訾城,亦稱訾聚,在今河南鞏義市小訾殿村,羅水與洛河匯流處。《左傳·昭公二十四年》“王定而獻之,與之東訾”(在王室安定以後,陰不佞把它奉獻給周敬王,周敬王把東訾賜給他)。

  訾字作姓氏時,讀作zī。訾姓多來自上述遠古地名。

  據文獻記載,訾姓的來源有:

  1.源自部族名。古代有訾陬氏部族(該部女子成為帝嚳的一個妃子),訾陬氏後人有的省去陬字,成為訾姓。

  2.源自地名。①春秋時期,東周有城邑叫做訾,也稱東訾或訾聚,在今河南省鞏義。②春秋時期,楚國有城邑叫做訾枝,在今湖北鍾祥市。③春秋時期,宋國有城邑叫做訾毋,在今河南周口鹿邑馬鋪。上述三地居民有以地名訾為氏的。

  3.源自嬴姓。戰國後期,趙國貴族中有訾辱氏。漢·王符《潛夫論·志氏姓》中記載:“訾辱氏,趙嬴姓也”。其後人有簡化訾辱為訾氏的。

  4.源自改姓。南北朝時期,居住在齊地的祭姓人中,有人認為祭姓不吉利便把祭姓改為訾姓。

  如今訾姓人口約14萬,按照人口數量排名第369位。

詩曰:

訾字本義為誹謗,

吹毛求疵惡語傷。

家訾鉅萬富敵國,

不訾前後或敗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