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矯形外科簡介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矯形外科簡介

【科室概況】

矯形外科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特色科室之一,承擔著全院各種肢體畸形矯正:小兒麻痺後遺症矯正,腦癱,長短腿,馬蹄足,高弓足等,難癒合創面修復:糖尿病足,壓瘡,骨髓炎,褥瘡,脈管炎等的醫療、教學、科研及預防任務。擁有技術設備雄厚,人員素質精良。以王江寧教授為核心、微創骨科技術為主導、多學科診療(MDT)模式為輔助、功能康復為目的的現代化科室。

矯形外科以王江寧教授為學科帶頭人,肢體矯形專家、骨科專家、整形科專家、糖尿病足專家、營養科專家、疼痛科專家、支具工程師、創面治療師和專業護理醫師打造以病人為中心的MDT團隊,規避傳統科室各自為政、單打獨鬥的局面,採用“聯合作戰”的方式,對病患進行詳細的檢查和細緻的診斷,針對具體病情制定適合患者的的診療方案。

矯形外科有床位數30張,實行一床一護工一護士一醫生服務患者。讓患者放心治療,早日康復。

【科室開展以下特色診療】

1:創面清創修復療法

清理創面淤血和腐爛組織,同時用生理鹽水、抗生素沖洗創面,降低創面感染風險。負壓情況下創面血運充盈,能有效的促進傷口癒合。有時結合脂肪填充技術、SSD皮膚牽張技術等幾種技術來提高創面修復率,降低感染和截肢風險。

2:蛆蟲生物清創療法

蛆蟲生物清創療法是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矯形外科王江寧教授與1998年引入國內並加以研發的技術。主要用於清理感染、壞死的軟組織。該療法不但可以利用蛆蟲大面積的清除壞死軟組織,而且還能夠抵抗細菌入侵和創面,使創面血運充盈,增加創面的恢復速度。重要的是蛆蟲可以清理手術刀無法觸及的深層竇道和重要的血管、神經周圍的壞死組織,該療法不僅比手術清創要更加徹底,而且患者不會有任何疼痛感,是國內目前壞死軟組織清創領域中先進的清創手段。

3:體外循環加壓灌注技術

體外循環加壓灌注技術是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矯形外科王江寧教授研發的專利技術。主要用於改善由於下肢血管病變導致的血管狹窄、閉塞等情況,目前臨床多用於糖尿病足初期和晚期患者,該項技術在改善血管狹窄情況、恢復下肢血運方面有較為明顯的效果。在糖尿病足初期和晚期改善血管條件,控制、延緩病情惡化方面作用顯著。截肢率由35%下降到5%。

4:橫向活骨骨搬移技術

橫向活骨骨搬移技術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矯形外科王江寧教授在原有骨搬移技術上改進後的技術。所搬移的骨塊不剝離骨膜,確保骨塊有豐富的血液供應,大大降低了骨塊生長速度慢、感染、甚至壞死的風險。該技術主要用於改善脈管炎、糖尿病足等下肢血管狹窄、閉塞、血運不好等情況,同時對於緩解患者肢體疼痛有著重要的改善作用。

5:腰交感神經節毀損術

該項技術主要適用於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以及截肢後產生的殘肢痛和幻肢痛,同時可以改善血管源性疼痛,改善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的微循環。

6:人工肌肉植入術

人工肌肉為高分子硅膠類填充物,性質穩定,耐高溫高壓。主要用於解決因小兒麻痺後遺症引起的雙下肢粗細不一問題。同時可以增強部分肌力。王江寧教授自主研發出能夠解決兒麻雙腿粗細不一,且可以增強下肢的肌力,讓患者行走更有力量,並獲得相關專利。

7:電動外定固架手術矯正術

電動外固定架在外科矯形手術治療先天、後天肢體畸形方面擁有無可比擬的技術優勢,被世界矯形醫學公認為一流的矯正技術。採用微創技術對麻痺性肢體畸形進行矯正治療,患者無需承擔較大的手術痛苦,即可實現前期的畸形矯正。手術進行的同時,為患者進行外固定架的固定,利用牽拉組織再生理論,刺激患者肢體內部細胞組織分裂,促進骨骼的生長和復位。

因為治療過程中,外固定架可以隨著具體的矯正效果進行調整,所以畸形矯正效果比較有保障。由於電動外固定架可以實現醫生的遠程遙控,為長時間持續牽伸的患者回當地治療和肢體功能恢復,提供了可靠的幫助,防止了關節僵硬等併發症,5年來經100多例患者的臨床應用,效果優良。

【小兒麻痺症後遺症對症治療】

1、兒麻畸形—長短腿

對於雙腿差距1.5cm以內,採用納米骨增高法。

納米骨採用微創植入法,切口在0.5cm-1.5cm,一般選擇從足跟部和頭頂兩個位置進行植入,這樣能夠從整體上增加高度。

對於雙腿差距1.5cm以上10cm以下的,採用外固定架延長法

外固定架延長法是目前最常見的延長和矯形的手術方法,其原理是在手術情況下將下肢需要手術部位的骨骼截斷,造成人為的骨折效果。截斷後可以對骨骼進行畸形矯正或是開始延長。

王江寧院長通過獨特的手術器械可以實現對患者的微創截骨,傷口僅需0.5cm即可實現對雙腿的截骨。

2、兒麻畸形—腿粗細的治療

針對患者退粗細的問題,可以採用人工肌肉植入術。人工肌肉針對大腿小腿都可以進行填充,手術切口一般在跟腱內外側、膝關節內外側,腿根內外側。切口一般為3-5cm,單側或雙側的效果從正面看可以達到80%-95%的相似度,但是從側面看效果欠佳。

最好效果應為三塊,即左、後、右各一塊,但由於個人皮膚鬆緊情況不一,填充幾塊需要視情況而定。同時,人工肌肉兩端分別固定在骨頭上,具有一定的拉力,當雙腿彎曲時會在彈性的作用下形成反作用力,從而間接增加伸腿的力量。

3、兒麻畸形—足內、外翻

對於骨骼畸形這類的患者,採用微創技術對麻痺性肢體畸形進行矯正治療,患者無需承擔較大的手術痛苦,即可實現前期的畸形矯正。

手術進行的同時,為患者進行外固定架的固定,利用牽拉組織再生理論,刺激患者肢體內部細胞組織分裂,促進骨骼的生長和復位。

4、兒麻畸形——高弓足

針對小兒麻痺後遺症引發的高弓足矯正,主要採用三關節融合術輔以跟腱延長術和蹠筋術。

主要以三關節融合術同時輔以軟組織首先行跟腱延長及楔形截骨術,跟腱按Z形切開,待鬆解(如蹠筋膜切斷鬆解術、跟腱延長術等),一期楔形截骨術加三關節融合將足弓放平成功後再決定跟腱延長的長度及縫合,蹠矯正足踝部複雜畸形。

5、兒麻畸形——X型、O型腿

採用微創技術對麻痺性肢體XO型腿進行矯正治療,患者無需承擔較大的手術痛苦,即可實現前期的畸形矯正。手術進行的同時,為患者進行外固定架的固定,利用牽拉組織再生理論,刺激患者肢體內部細胞組織分裂,促進骨骼的生長和復位。

微信公眾號:世紀壇醫院矯形外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