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谪后寄情山水是释然吗?韩柳的贬谪诗中为何有惊恐山水?

贬谪作为我国古代独特的政治现象,溯至先秦,秦汉时期更是史不绝书。遭遇贬谪的又多为文学之士,在其贬谪诗文中常见惊恐喻象,这种特殊的文学手法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篇文章将以柳宗元、韩愈二人所作贬谪诗为分析对象,对二人贬谪诗的创作背景、类型喻象、创作的缘由以及两者创作的差异进行简要的分析与归纳。

贬谪后寄情山水是释然吗?韩柳的贬谪诗中为何有惊恐山水?

诗人被贬后观景图

一、 韩愈、柳宗元被贬经历

1、韩愈的贬谪背景及经历

韩愈一生共遭遇两次贬谪。36~49岁时,他正任监察御史,因看到百姓因粮食产量不足还要缴纳粮税的状况,便向皇帝上书想要帮百姓减免赋税,但不幸遭到了权臣陷害,于是被贬为阳山令。这是他第一次贬谪。元和十四(819)年时,宪宗皇帝举办了一次大规模的佛事活动,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寺庙,在京城中掀起一番信佛狂潮。韩愈实在看不惯这种劳民伤财的行为,更是看到了越来越少的人学习儒学而感到心痛,于是他奋笔疾书,写出了流传至今的一部名著《谏佛骨表》。皇帝看后,怒发雷霆,随即要将韩愈斩首。经过在朝中做官友人力保,韩愈这才免于一死,但随后便被贬至海边小城潮州当了刺史。这是他第二次遭遇贬谪。

2、柳宗元的贬谪背景及经历

柳宗元一生也被贬两次,

永贞元年9月柳宗元因为触犯了贵族权贵派的利益而被贬为邵州刺史,这是他第一次被贬,当年十一月,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再贬为永州司马,时长十年,这是他第二次被贬经历。在他被贬后因自身对政治的热心和贡献,不久就又回到了政治中心,可没几个月便又被贬到了柳州。二人的贬谪经历有几个相同的方面,第一是在遭遇贬谪前都身在北方,自幼在北方地区长大且都被贬谪到岭南地区;其次是二人都有着要在政治上有一番建树的决心,都愿意为了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再次是二人都不能够忍受贪官污吏,贵族权贵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做出欺凌百姓的事。

贬谪后寄情山水是释然吗?韩柳的贬谪诗中为何有惊恐山水?

柳宗元图像

二、 韩愈、柳宗元笔下典型惊恐喻象

1、将石山比作"剑戟"的表现手法

柳宗元在遭遇贬谪后写下了《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这首诗流传至今的原因主要在于"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两句奇异独特的表现手法深深印在读者心里。在这首诗中将柳州的石峰看成"剑戟",表现出作者被贬后的忧愁。

此外,柳诗《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亦云:"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林邑东回山似戟,徉柯南下水如汤。"让柳宗元看到就能联想起剑戟,这也是因为岭南地区确实有许多奇峰林立,与北方地貌的不同,经常将其写入表现自己心中愤懑的诗文中。

同样有着贬谪遭遇的韩愈也在其贬谪后的诗文中多次将山石比作“剑”。例如《南山诗》、《利剑》等,《南山诗》云:“参参削剑戟,焕焕衔莹诱。”“剑戟”指的便是山石,韩愈多次使用这种比喻,后来竟然作出“石剑”这样的词语,

并且这种用法集中在一段时期,大多都指的是岭南连州一带的山石。

贬谪后寄情山水是释然吗?韩柳的贬谪诗中为何有惊恐山水?

南方山水图

2、将山林比作"牢笼"的表现手法

古代诗人大多以朝市喻樊笼,向往园林生活,视山林为樊笼者少有。而柳宗元与韩愈对此却因经历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在两位诗人遭遇贬谪后的诗文中,都将山林视作樊笼

,这与他们遭遇贬谪的经历有关,也对后人的诗作喻象产生了很大影响。

柳宗元的《囚山赋》,韩愈的《祭河南张员外文》中,都具体的总结了他们在岭南的生存环境,例如"我落阳山,以尹姗揉;君飘临武,山林之牢"作文极为巧妙。山林之牢,将山林比作樊笼,韩柳二人的写作手法相同。"樊笼"本象征着对官场拘束的不满以及对大自然的向往,而在这二人的笔下正好相反表达着对自然拘束的不满和对政治生活的向往。以山林为牢笼也成了一种新的比喻,新的观念。

如上所述,二人笔下的贬谪诗中别样的喻象表露了二人对贬谪后所处的自然环境有一种深深的恐怖感。他们面临美丽独特的山水,为何却如此心惊胆战?这种矛盾该如何解释呢?其原因涉及几个方面,应从多角度进行分析。

贬谪后寄情山水是释然吗?韩柳的贬谪诗中为何有惊恐山水?

山水牢笼图

三、惊恐喻象出现的原因

1、环境的变换

两位诗人在遭遇贬谪前都自幼身处北方,习惯了北方水土。却先后被贬谪到岭南地区,在韩愈的诗中可以看出,本以为只是"温湿之差",没想到还有"雷,飓"的区别,所谓"飓",也就是"台风"。例如韩愈所写《县斋读书》中说到"南方本多毒,北客恒惧侵"。这样南方地区高温多湿热,雷霆,飓风等气候都与北方有很大不同,使二人在感官上形成了对贬谪地区的惊恐心态。

自然风土与北方有着很大的区别,动植物系统自然也会有所不同,贬谪前后两地相距越远,相差也就越大。人的惊恐之情也就容易被激发出来了,恐惧的幅度也与地理差异成正比。例如在韩愈的《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中,写到了最让他害怕的蛇"下床畏蛇食畏药"。《永贞行》诗里也说:"江氛岭浸昏若凝,一蛇两头见未曾。"不知两头蛇是哪一种蛇。柳宗元也曾写过不少关于蛇的诗作,例如作于永州的《捕蛇者说》。

在这些诗作中都表现出了作者对于岭南地区奇异动物的恐惧。不论是谁对这些因素多少都会感受到恐惧。

贬谪后寄情山水是释然吗?韩柳的贬谪诗中为何有惊恐山水?

奇异山水图

2、少数民族文化

对贬谪后所在地区的恐惧还表现在对当地土民及文化的惊诧,并在诗文中多次提到,可见印象十分深刻。例如韩愈的《送区册序》中描写连州的"瑶族",

据韩愈的了解,土民的语言、服装、长相以及性情都与北方人民有很大不同,在诗中也多次对他们的生活痕迹做了阐述,描写与北方汉族人民生活的差异。

柳宗元对岭南地区人文的恐惧本来没有韩愈来的深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与土民相处的改变,使得在土民眼里认为他们就是来破坏自己生活和民俗文化的外来人,是剥削者,这导致相互不对眼而对当地的人文感到恐惧。例如在《与萧翰林倇书》中所写。不管是何地,若身在异域他乡,因文化不同,语言不通,今人尚且感到焦虑,更何况二人的经历是在古代。

3、地形地貌

在二者的诗文中描写山水的很多,具体到描写地形地貌的,例如《游黄溪记》这篇,其中的山水描写具体就是指当地的地形地貌景观。南方山水的地貌与北方有所不同,山多水多,因而显得山奇水秀。在诗人柳宗元的诗作中,对山水的赞美大多在叙述岭南地区的特异地貌,甚至叹为观止。有时又对这里的地貌地形发怒,这在韩愈关于贬谪地区的山水描写中也可以见得。

这就是他们山水作品中真正的矛盾,对于所处地区的山水地貌,时而感觉惊恐,威胁。这与他们遭遇贬谪后自身的的心态也有很大的关系。

贬谪后寄情山水是释然吗?韩柳的贬谪诗中为何有惊恐山水?

诗人独自惆怅图

4、诗人贬谪后的内心世界

贬谪诗人一般都被贬到穷荒僻远的地方,他们身处其中,除了环境的恶劣、生活条件的贫乏带来的生活艰苦外,更要紧的是来自心灵的孤独感。

生长在北方的诗人,被贬到南方,语言不通,难免会遭受本地人的排挤,这样就会因产生隔阂而导致诗人内心苦闷。而且作为被贬者,难免会遭到社会的歧视,甚至可能还会有朋友的冷落和家人的疏离,这对于本想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但随着贬谪时间越来越久以至于荒废,心中的怨愤也就愈加体现在了各自的诗文中。

在这几个方面对诗人心态的影响中,我们不难发现岭南地区异于北方的山水对两位诗人在遭遇贬谪后对山水的感官体验有很大的感染。不仅如此,他们自身心理方面的改变也与对山水的体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具体到每个人对异域山水的感受及其表现也各有不同。

贬谪后寄情山水是释然吗?韩柳的贬谪诗中为何有惊恐山水?

诗人苦闷图像

四、 柳、韩被贬谪后诗文风格表现的具体差异

韩愈,柳宗元二人遭遇贬谪的经历虽然有很多相似甚至是相同的地方,但他们笔下的贬谪诗在抒发遭遇贬谪后的心情时却将各自不同的特点展现了出来。不仅如此,二人贬谪诗文表现出来的韵味也有很大不同。

在内容上,韩愈的贬谪诗主要是像在对朋友诉说他遭遇贬谪之后的感受,就像是一篇篇满含感情的书信,在同亲朋好友的交谈而排遣自己心中的苦闷。柳宗元贬谪诗的内容则多描绘清幽的山水,通过对身处坏境的独特审美里找到心灵的慰藉,来安慰自己因遭到了不公正待遇而感到痛苦的心灵。

在写作目的方面,韩愈的贬谪诗大多在为自己鸣冤、诉不平,也有触及社会黑暗面,对当时社会的矛盾进行揭露,对社会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鞭挞。他不仅通过诗文为自己鸣不平,还为朋友、为天下百姓报不平。他笔下的贬谪诗极不同于之前的应酬诗、应景诗,它们都出自诗人的内心肺腑,感人至深,而且思想内容都极为深刻。

贬谪后寄情山水是释然吗?韩柳的贬谪诗中为何有惊恐山水?

诗人赏景图

在创作手法方面,对传统创作的继承、创新、意象等方面在二人笔下的贬谪诗中也有很大的不同。韩愈笔下的诗文讲究创新,虽是书写对现实的不满,但他笔下很少有险峻怪僻的手笔,多以纵情,豪放的笔法来描绘。与前人寄托深远的诗作风格有很大的区别,这也正是他笔下的贬谪诗最具特色的地方。而在诗人柳宗元笔下的贬谪诗中,则更多的可以看到的是对前人诗风的继承。

柳宗元与诗人韩愈有着极为相似的命运处境,但也有一些不同。柳宗元诗中的幽怨,更多的是他内心深处痛苦的贬谪体验的展现。他以山水进行传递,诗中的言语总是委婉含蓄,总是有一种幽怆的色彩渗透在他的贬谪作品中。他笔下的诗精工缜密,韵味十足,在其简淡的风格中表现出了极为沉厚的感情,展现出一种别样独特的风貌。

贬谪后寄情山水是释然吗?韩柳的贬谪诗中为何有惊恐山水?

诗人遭贬图

结语:韩愈、柳宗元各自的贬谪经历使笔下诗文中的表现范畴得到了拓展,不仅如此,他们自身角色的转变与创作诗时位置的迁移,也使得诗文的题材及内容有了极大的的变化和发展。他们所创作的内容丰富了贬谪诗文,从内容、格式上提升了整个唐代诗文的深广度。贬谪诗文的表现手法,在前人的基础上获得了极大的提高。韩愈、柳宗元笔下贬谪诗的表现技巧,在之前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拓展和提升。诗中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描绘山水景物,不仅将景物描绘得形象纷呈,也借助这些景物写出了自己心中的怨愤,实现了思维及体式的超越。贬谪诗在唐代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极大的发展,而这个时期韩愈、柳宗元这两位诗人更是在他们的诗中极好地展现出了贬谪诗的本质特点。这对于诗文的历史发展,尤其是贬谪诗的开拓和流传做出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韩愈,柳宗元作品集》

2、《文学遗产》

3、《贬谪诗文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