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岸绿的北京,引来百万候鸟“打尖儿住店”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北京卉木萋萋、芳甸满英。浩浩荡荡的候鸟大军,从南向北,日夜兼程,飞越山川湖海,在这片山水相依的城市歇脚、补给。它们,有专程“赴约”的老朋友,也有初次来访的新朋友。

从今年1月份至今,全市88个候鸟监测站已累计监测过境候鸟140余万只,较往年同期有所增加。这其中,有东方白鹳、青头潜鸭、震旦鸦雀、黑鹳等不少珍稀鸟类光临。它们的“造访”,是京城春日序曲的美妙音符,也是首都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生动注脚

“国宝”黑鹳飞去复归来

水清岸绿的北京,引来百万候鸟“打尖儿住店”

暮春,京郊平谷22万亩桃林渐次开放。点点桃红,与山峦间或深或浅的绿色交相辉映,像是“点彩派”画师的技法。

“画卷”向北延伸,在平谷大华山镇和镇罗营镇交接的山坳中、洳河上游,坐落着一座西峪水库。这里的青山绿水,是候鸟停歇的理想之所,也是北京市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之一

在水库边土生土长的金海青,是西峪水库野生动物监测站的工作人员。从2008年开始,他便与水库周边的鸟类朝夕相处,观鸟、数鸟、监测鸟情。

4月8日的西峪水库,水如碧玉山如黛,浅滩上的芦苇荡却是一片萧瑟。“等过些日子,天气再暖和些,草丛就绿了。绿鹭、夜鹭、池鹭、黄苇鳽等都会陆续飞过来。”金海青说,“这些鸟类生性胆怯,喜欢在草丛里隐蔽。”

一阵阵短促的鸟鸣回响山谷,那是喜鹊在捍卫自己的领空。水面的东南方向,一只黑鹳正在空中翱翔,对“土著”喜鹊来说,它可算是“不速之客”。

透过高倍望远镜,一只全身羽毛呈黑色、腹部纯白色,长喙、腿脚部呈朱红色的黑鹳,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黑鹳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其东部种群在我国仅有1000多只,被列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金海青把黑鹳当作水库的“贵客”,它们每天出现的时间、数量、活动范围,他都铭记于心。“2月13日,来了两只,停留一周后飞走了。4月5日又飞来一只,最近我每天来水库,都先看看它们在不在。”他说。

黑鹳、白尾海雕、大天鹅、鹗、凤头鸊鷉、小鸊鷉等珍稀鸟类,频频出现在金海青的监测日记里。据平谷区园林绿化局统计,全区3个监测点,今年1月份至今,共监测到鸟类50余种、8万余只

“挑剔精”青头潜鸭现身大石河

水清岸绿的北京,引来百万候鸟“打尖儿住店”

据最新数据研究,全球有9条候鸟迁徙通道,其中有4条与中国密切相关,分别是东亚-澳大利亚、中亚-印度、东非-西亚、环西太平洋线路。北京不仅处在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上,且同时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向华北地区的过渡地带,是许多候鸟春秋两季迁徙的必经之路。

虽然是必经之路,但要想引得候鸟过境“打尖儿”,位于迁徙通道上的“服务区”环境必须适宜它们生存

十几年前,北京由于环境因素和自然栖息地的萎缩,很多敏感的候鸟都被迫避开了常年的“航道”,青头潜鸭便是一例。

青头潜鸭曾作为我国数量最为丰富的野鸭之一,是迁徙性鸟类,每年3月中旬从南方越冬地迁往北方繁殖,10月中旬开始飞往南方。这种鸟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对栖息地环境质量要求也很高。

上世纪80年代,在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曾有人观察到数以百计的青头潜鸭。但近几年,青头潜鸭在全球仅有约400只,已作为极危物种,被纳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在北京也极为罕见

今年春天,房山区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巡查到大石河红领巾公园时,却惊喜地发现了6只青头潜鸭,在京城“鸟友”圈引起一阵轰动。

“鸟友”们扛着“长枪短炮”纷至沓来,游客慕名而来,当地的工作人员也变得格外忙碌。房山区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联合森林公安派出所、区水务局、属地政府,总共安排了六七个“保镖”日夜守候青头潜鸭。每天有人轮流巡逻公园的周边区域,及时劝阻市民远离候鸟栖息水域,尽量不打扰到它们。

北京地区鸟类增至450种

水清岸绿的北京,引来百万候鸟“打尖儿住店”

鸟类专家蔡其侃编著的《北京鸟类志》,是我国第一本首都的鸟类志专著。据书中统计,上世纪80年代,北京地区有观测记录的鸟类有344种

“2014年,我在编写出版《北京鸟类图鉴》的时候,记录到的鸟类已达到448种。”鸟类专家赵欣如说,“二三十年的时间,北京新增鸟种记录有100多种,这是一个很大的增幅。”

宋晔是北京猛禽迁徙监测项目的负责人,从2012年开始至今,他与25名爱鸟志愿者一起,在北京百望山、小西山两个点监测猛禽迁徙。

“2012年,我们系统地记录在北京迁徙猛禽的种类,一开始是26种。但这些年,数字一直在不断增加,新的猛禽纪录包括松雀鹰、凤头鹰、黑耳鸢、蛇雕、高山兀鹫等。到2019年,我们总共记录到了33种猛禽,这个数字已经是亚洲之最。监测组相信,北京地区可能还会有1种到3种的潜力可以被挖掘。”宋晔说。

目前北京地区现在有观测记录的鸟类已达到450种,其中一年四季都在北京生活的“留鸟”,如环颈雉、啄木鸟、喜鹊、乌鸦、大山雀等有76种,仅占全市鸟类总种数的16.8%

。剩下都是冬候鸟、夏候鸟和迁飞过程中在北京短暂停歇的过路鸟,被称为“旅鸟”。

不同的鸟类迁徙路线也不一样。候鸟在北京区域内主要有两条迁徙路径,以秋季为例,一条是从密云、平谷方向进入北京,绕开中心城区,从顺义出京继续往南;另一条是从延庆官厅水库进入北京,经昌平,从房山出京往南。过境候鸟中,天鹅、雁鸭类大部分在中国境内的鄱阳湖栖息;鸻鹬类候鸟将继续远行,飞往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新西兰越冬地。

期待今秋与它们重逢

水清岸绿的北京,引来百万候鸟“打尖儿住店”

被誉为“生物多样性之父”的托马斯·洛夫乔伊教授曾说:“照顾好了鸟类,你就解决了世界上大部分的环境问题。”

鸟类是生态质量的晴雨表。“近些年,北京观测到的鸟类数量增加,甚至濒危物种频频出现,是值得高兴的事情。”赵欣如认为,“这与北京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加大不无关系。”

通过多年的绿化建设,北京的森林持续增加,2019年全市就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8万亩、城市绿地803公顷。目前,北京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9.6%,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46%

北京的湿地也在不断“生长”。从2016年开始,北京市每年启动2200公顷的湿地恢复新建项目,大部分都在鱼塘和藕田的腾退地上进行。2016年至去年年底,全市累计恢复、新建湿地8921公顷。预计“十三五”期间,累计恢复、新建湿地1.1万公顷。

东郊森林湿地、妫水河湿地、蔡家河湿地、马驹桥湿地……一批批被唤醒的萎缩湿地,滋润了北京城乡,同时也为候鸟等野生动物提供了难得的栖居场所

。在近两年的大尺度森林湿地建设项目中,都在为小动物预留栖息“驿站”与“绿岛”,满足吃、喝、繁衍、越冬等多样化需求

此外,今年3月进入一审的《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草案)》,建立了“全域常年禁猎”制度,禁止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猎捕、杀害列入名录的野生动物以及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其他陆生野生动物。违反规定将没收猎捕的野生动物,并处以相应罚款。这也为保护鸟类提供了法律保障

春季候鸟的迁徙,到5月末便暂告段落。再过五六个月,当秋季来临时,这些过境候鸟或将沿着各自的迁徙路线再次回到北京,与我们重逢。

飞去复归来。候鸟迁徙的旅程或短或长,但它们的流连、停驻,让北京这座城市充满生机。

水清岸绿的北京,引来百万候鸟“打尖儿住店”
水清岸绿的北京,引来百万候鸟“打尖儿住店”

编辑、校对:魏 瑶

来源:北京最新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