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戰·媒體看師大丨中國教育新聞網:天津師大——學生成了思政課主講人

雙戰·媒體看師大丨中國教育新聞網:天津師大——學生成了思政課主講人

4月16日,中國教育新聞網刊載了題為《天津師大:學生成了思政課主講人》的文章。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雙戰·媒體看師大丨中國教育新聞網:天津師大——學生成了思政課主講人

天津師大:學生成了思政課主講人

“同學們好,我是教育學部學生王嵐,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不負韶華,寫在戰疫陣地的青春誓言》……”近日,當天津師範大學大一學生彭張強像往常一樣登錄線上平臺進行《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學習時,他發現學習內容是10個微視頻,而“主講老師”竟然是自己身邊的同學。

這是天津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近期開展的“抗疫同心,青春同行”思政課教學活動。該校10名優秀學生黨員成為第一批微課主講人。在教師指導下,《自信中國、戰疫必勝》《各國應對疫情背後的制度比較》《戰疫中的青春日記》等10個教學展示視頻高質量完成。學生主講人從自己正在修讀的思政課學習內容出發,以當代青年大學生的視角,展現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同心抗疫的決心,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天津師大馬院“原理”教研室副主任吳建永老師是此次活動的指導教師之一,在他看來,同一個主題下,每個學生的理論切入和講述脈絡都大不相同,加之學生的專業背景各異,因此老師指導學生備課的過程,是師生共同結合思政課教學重點、難點深入挖掘、精雕細琢的過程,對主講學生而言,也是一個深入學習時事熱點、研讀理論要點的過程。

與指導老師們的想法不謀而合,很多學生在參與課程錄製的過程中,感覺受益最大的是“為了有效取材而廣泛閱讀和深入學習”。地理學院學生彭煜晗將“各國疫情應對背後的制度比較”作為主講專題,他說:“和老師一起備課的過程,是一個大量閱讀、蒐集、整理材料的過程。通過梳理比較國內外媒體的報道,我更加深入瞭解到全球各國對待新冠疫情防控的態度和作為,也更加直觀感受到了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在天津師大“戰疫同心,青春同行”主題思政課上,任課老師不僅僅是簡單播放“學生微課”後加以總結,而是組織廣大學子結合所修讀的本門思政課程內容,就微課進行充分討論、自由發言和延伸學習。這樣鮮活充實的翻轉課讓線上思政課頓時火爆,很多學生積極發言參與討論,還在朋友圈裡積極轉發點贊有“小夥伴出鏡”的思政課。

“概論”課授課教師王淑輝老師組織學生觀看微課視頻後,圍繞“我國在戰疫中展現出哪些力量與信念”這一話題展開討論。歷史文化學院學生齊煜給出了她總結的四組關鍵詞:團結、速度與效率、大國擔當、中國精神。

在“基礎”課上,結合“新時代大學生的擔當與使命”開展在線交流時,物理學院學生毛凌龍說:“新時代大學生的擔當就是在危難之時,敢於挺身而出,為國家為人民效力。我周圍有許多同學在社區街道當志願者,以實際行動參與疫情防控,這就是當代大學生在這次疫情中該有的擔當。”

天津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李靖一直在關注學生們的熱議留言,同時也被這次活動的效果所深深觸動。“學生們在朋輩思政課帶動下所匯聚的強大愛國情懷和青春擔當讓我們為之震撼和感動。今後,我們還會繼續探索、深挖內涵、創新形式,讓深入推進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的腳步延伸到線上,再把線上好課無縫對接到校園課堂。”李靖說。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作者: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陳欣然

雙戰·媒體看師大丨中國教育新聞網:天津師大——學生成了思政課主講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