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銀行明確業務定位 當好服務基層小微主力軍

來源:金融時報

中小銀行明確業務定位 當好服務基層小微主力軍


中小銀行對服務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具有重要意義。必須把改革和發展有機結合起來,立足服務基層和中小微企業,解決好中小銀行在業務定位等方面的突出問題。

作為我國銀行體系中紮根基層的有機組成部分,中小銀行天然在為同樣出身“草根”的中小微企業、基層群眾及“三農”等領域提供服務時,扮演著主力軍的角色。業內專家表示,下一步,在應對疫情衝擊和深化中小銀行改革的背景下,一方面,政策將繼續為提升中小銀行服務相關領域能力提供助力;另一方面,“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小銀行自身也需積極行動起來,在利用好自身優勢的同時,進一步化解展業過程中遇到的掣肘,為當好服務基層小微的主力軍而努力。

發揮紮根基層優勢

“我國中小銀行大概有4000多家法人機構,總資產在77萬億元左右,中小銀行是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三農’、服務中小微企業的主力軍。” 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4月22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事實上,中小銀行與身俱來的“基因”決定了其業務定位。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中小銀行數量多、分佈廣,本身就是紮根基層,天然就具有普惠金融的特點,而且按照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中小銀行未來的定位是要回歸主業,聚焦主責主業,服務的對象和群體還是要以當地的‘三農’、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為主。

那麼,中小銀行應該如何利用好自身的優勢,持續為相關領域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呢?“中小銀行可以發揮其貼近客戶的體制機制優勢,為客戶提供差異化、特色化,甚至個性化的金融服務,更好地滿足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對金融服務的需要,在整個普惠金融體系中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溫彬說。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局長張雪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鍾震撰文表示,在目標上,中小銀行應根據地域特色與自身優勢,深耕發展特色業務,堅守服務區域經濟、地方經濟、小微企業和城鄉居民的初心,尋求自身的差異化定位,打造獨特的核心競爭優勢。在業務上,中小銀行應結合自身稟賦特點和地方經濟發展特色,主動對接當地經濟發展戰略,推進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開展特色化金融模式,要深耕本地、下沉服務,強化社區和縣域金融服務。

對於“三農”領域,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認為,監管規則約束和市場規律自身,都決定了“三農”領域對眾多中小銀行的潛在價值,尤其是處於城鄉和農村的金融機構,事實上也難以參與日益激烈的城市金融市場競爭,只有強化自身能力,以創新為源動力,以風控為保障,深耕“三農”領域,才有可能“殺出一條血路”,從而防止經營失敗甚至退出市場。

提升中小銀行服務“續航力”

曹宇表示,銀保監會今年會加大中小銀行改革重組工作力度,也將對中小銀行實行差異化監管政策。中小銀行將會走上健康發展軌道,特別是為“三農”、小微企業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

“近期,國家多次在重要會議上部署中小銀行改革發展相關問題。下階段,為維護經濟金融穩定發展大局,支持中小銀行發展的政策將進一步落地實施。” 溫彬分析稱。

解決中小銀行貸款的意願問題,是提升其服務相關領域“續航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貸款有風險,授信盡職免責,分支行才有放貸積極性。會議也提出,要把分支行普惠金融的考核佔比提高到10%以上,另外,對中小銀行的撥備覆蓋率要下調20個百分點,適當提高對小微貸款不良的容忍度等,這些措施都會激勵中小銀行增加對中小微企業的貸款。”溫彬表示。

而在疫情期間,大量中小銀行服務的中小微企業受衝擊較為嚴重,這也對中小銀行的不良貸款產生了不利影響。應該如何緩解這一問題?溫彬認為,中小銀行要發揮逆週期調節作用,按照市場化原則,對確實受到疫情影響的行業和企業,進行貸款的展期、續貸等服務。一方面,可以防止中小企業的資金鍊斷裂;另一方面,可以讓他們保持不列入不良貸款,有助於中小銀行進一步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

依託科技實現突破

面對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以及和大型銀行在客戶、資本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借力金融科技手段,是中小銀行提升服務相關領域能力的一個絕佳選項。“中小銀行應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手段,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及風險識別能力。通過與互聯網平臺企業合作,通過線上導流拓展客戶渠道,並採用自動化、批量化大數據審批模式,提高審批和放貸效率,基於客戶數據提供個性化服務。” 張雪春、鍾震表示。

在實踐中,科技讓中小銀行找到了對許多過去難以疏解問題的應對方案。“長期以來,多數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模式都不能同時實現風險可控、成本可控、規模效應,在參考眾多同業不同服務模式的基礎上,我們依託智能供應鏈金融生態,從產品設計環節開始兼顧風險可控、成本可控、規模效應三個目標,做到‘實物、實情、實時’,試圖突破這個‘不可能三角’。” 眾邦銀行行長程峰表示,該行從這三個維度構建起交易信息可得、交易行為可信、交易風險可控的“交易信用”智能模型,對小微企業融資進行全流程、數字化的風險管控,在批量化、規模化獲客的基礎上,提高對小微企業的風險識別和定價能力,降低服務成本。

“中小銀行或採取自建電商平臺、供應鏈平臺、雲服務平臺等自主構建產業鏈的方式,對醫療、教育、政務等領域機構提供平臺化的金融服務和技術服務,充分發揮貼近終端用戶的優勢,將金融服務下沉到民生服務領域,延展金融服務的寬度;或在為區域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同時,輸出‘類電商平臺’的服務能力,助力中小微企業實現數字化運營。”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偉光對中小銀行借力科技實施平臺化戰略的實踐如是總結。

“中小銀行在數字化過程中,各類數據顆粒度日益微小,數據種類不斷豐富,但仍存在數據綜合利用和開放性不足等問題。” 劉偉光認為,未來,隨著數據加密、安全計算等技術的發展,中小銀行能夠在數據不出域的情況下完成多方聯合建模與運算,如聯合信貸、聯合風控等,構建起開放式運營能力。

(作者:本報記者 陸宇航 編輯:李柳嘉 )


點擊以下鏈接,瞭解最新銀行助力中小微企業“稅信貸”產品,

助力小微企業復產復工,交通銀行推出純信用納稅貸

浦發銀行中小微發票貸,純信用貸款

面向全國小微企業發票貸,純信用借款,線上辦理

富民銀行發票貸,純信用借款,中小微企業在家就可操作

大額中小微納稅貸,純信用,最高額度300萬,線上辦理

哈銀消費金融,助力消費復甦,信用借款,個人最高20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