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進入"內循環"模式後,存錢好還是買房好?專家這樣說

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總是毫無蹤跡可尋,往往上一刻還是欣欣向榮的面貌,下一刻就跌入了"冰點"。就拿今年的經濟發展來說,去年年底的時候,全球各國還紛紛展望今年的經濟發展形勢,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波",卻讓全球經濟陷入了"低谷",其中也包括我國。早幾個月,國內很多行業都處於"暫停"的狀態,很多企業也不能開工生產。而為了儘快恢復經濟,相關部門也出臺了一系列的經濟恢復措施。

經濟發展進入

比如近段時間,"經濟內循環"一詞被頻頻提起。那麼,所謂的"經濟內循環"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簡單點來說,經濟內循環就是一個自給自足的過程。一些在農村生活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就算整年一點東西不買,只要有土地,也能自給自足,至少吃飯是不用愁的。其實經濟也一樣,經濟發展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對外經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進出口。二就是經濟內循環了,也就是自給自足。不過,今年的經濟內循環和以往不同,今年注重的是科技發展以及提升支柱產業的發展。

經濟發展進入

據悉,早在今年5月份的時候,經濟內循環就被高層多次提起。今年7月份的時候,經濟內循環再次被提及,並指出要儘快完成國內大循環的主體方針。也就是說,經濟內循環馬上就要來了。看到這,相信很多朋友心中都有一個疑惑,即為什要實行經濟內循環?實行經濟內循環是不是就意味著"外循環"要被放棄了?其實,實行經濟內循環,並不意味著要放棄"外循環",而是因為"風波"的影響,今年全球經濟貿易的前景還不是太明朗。

經濟發展進入

不過,相較"內外循環"的問題,廣大老百姓最關心的還是經濟內循環對於房價的影響。很多人認為,要發展以科技為主的內循環模式,房價無疑是一個大"阻礙"。眾所周知,隨著我國房地產行業的快速發展,國內的房價也不斷"攀升"。隨著房子越來越"火熱",社會上很多資金都流入了房地產行業中。因此,不少人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內循環很難"循環起來"。

經濟發展進入

當然,究竟怎麼"循環",那不是普通居民需要考慮的事情。大部分人就想弄清楚一個問題,即"經濟內循環"模式啟動以後,還適不適合買房子,亦或者是把錢存進銀行更靠譜?對於這個問題,專家說了8個字:"結合實際,量力而行"。專家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如果是有強烈的住房需求,並且手裡資金也比較充裕,那麼是可以購買的。反之,則沒有必要。

經濟發展進入

事實上,在"經濟內循環"模式下,把錢存銀行也並非"最佳良策"。因為不管是哪種方式的經濟內循環,前提都需要居民去消費,如果大家都把錢存銀行,那還怎麼"循環"?所以,未來不排除金融機構出臺一些措施刺激消費者消費的可能。那麼,對於"經濟內循環"這件事情,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