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個什麼樣?

北京是個什麼樣?

最近跟一個在上海工作的同行聊天,談及北京和上海的差異時,他覺得北京人很能說,跟誰都能聊的火熱。在他的認知裡,跟誰都能聊的火熱的人大多是表面客氣,很難成為交心的朋友;而往往那些不善言辭、待人冷漠的人,一旦願意與你走近,很多都會成為摯友。

北京是個什麼樣?

他所說的其實是兩類性格的人群,跟地域並無關係,對個體也不能對號入座,只能代表兩類群體的部分人。

後來,他也談到在一個城市歸屬感的問題,我告訴他,北京可能比上海更有人情味,至少在我看來,北京的生活人文氣息更加濃厚。

北京是個什麼樣?

我早些年的同事多數是北京人,男女老少都有,相處的都還不錯,即便是離開這麼多年,很多同事與我都保持著密切聯繫。

他們會時不時寒暄我的近況,分享他們近段時間的生活,隨後在工作上給予我肯定,在生活上予以期望和激勵。

我能看到其中一位老同事書法大有精進並榮幸獲獎,他用使得並不熟練的短信給我報喜,然後蹬著自行車去學校接快要放學的孫子。

我也能看到另一位老同事對PS、PR、攝影天賦異稟,興致勃勃的給我推送最新的作品,告訴我他家陽臺上的菜園又大豐收,今年怕是吃不完了。

還有失戀的同事,我們開車繞著城市漫無目的的兜圈,在小茶館裡品著並不應景的龍井,將所有不快付諸於談笑間。

我與他們並無直接或間接的利益關聯,也沒有一定要合得來的人情世故,就是一種簡單的舒適。

大多數北京人都很好相處,前提是他們也覺得你很好相處。

北京是個什麼樣?

我曾與朋友在西海散步,一旁遛狗的大媽誤認為我們是情侶,一直說著般配、合適之類的話,然後跟我們聊起路邊那些氣勢不凡的房屋所屬何人,這一帶過去是什麼模樣,我們將來有什麼打算,閒談間跟近鄰並無二別。

近幾年,我常以社會觀察員的心態感受、留意身邊的事物。

碰到釣魚的大爺,我會駐足饒有興致的看上一小會,有時會跟他們閒聊幾句,他們會很樂意讓我試試手。

北京是個什麼樣?

北京是個什麼樣?

我也會撞見閒庭獨坐的京劇藝人,將生平的起伏流轉於抑揚頓挫的曲調間。我靜立於一處,聽他的人生,看新老交接的藝術傳承。

還有時常想去逛一逛的衚衕小巷,那裡是這座城市文化的根本。衚衕裡從不缺乏熱鬧,只是換了熱鬧的人。

經過衚衕的時候,一定要慢走,因為慢走,你會發現整座城市的節奏也會隨著你的腳步慢下來。

這裡走的最快的是三輪車和電動車,賣酸奶和汽水的大媽總是能第一眼看見新人,身著背心搖著蒲扇的大爺關注的是和老友的棋局,最為吵鬧和悅耳的當屬孩子們繞著大人追趕的歡笑聲。

北京是個什麼樣?

在我看來,所謂的歸屬感更多的是對一座城市文化的感知和認同,歸屬感不一定要立足於這座城市,而是你生命的某個階段與之達到了共振和契合。

人因為喜歡有了嚮往,因為熟悉才有了歸屬,歸屬不一定是故鄉,但故鄉一定是歸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