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个义子干什么?为什么古今中外各界大佬乐此不疲?

引子

最近热播的《民国奇探》里,乔楚生这个白老大的义子着实火了。义薄云天、知恩善报,收获了不少人心。有个这么优秀的义子,白老大的江湖地位得有多高,明眼人一瞧就明白。

养个义子干什么?为什么古今中外各界大佬乐此不疲?

我们都知道,“义子”就是收养来的儿子,约等于“养子”。中国有重视血缘关系的传统,宗法关系下,一家人才是最亲近的。把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收为养子组成一家人,就是典型的“拟血亲化”。收养儿子自古有之,秦的法律里就有和养子分配财产的相关规定。三国时的名将关羽也有个十分能打的义子关平。在襄樊之战里,关平和曹魏四员大将战场单挑,战绩两胜两平。如果不是荆州被偷袭赶紧回救,胜率还能更高一些。

养个义子干什么?为什么古今中外各界大佬乐此不疲?

电视剧里的关羽和关平

可你想过,养义子可不一定从小养起,而且古今中外各界大佬都乐此不疲,这是为什么呢?另外,义子的身份地位可并不低,古罗马甚至有过“养子继承制”,连国家的皇位都由养子继承。那怎么平衡亲儿子和义子之间的关系呢?

我们一起来找个典型的五代十国看一下。

一、五代十国:收个大人当义子更划算

“义子”嘛,义字当先。除了养育的恩情,更有些义气的含义。为什么父子之间还要这么强调“义气”呢?因为五代十国以后出现大规模收养成年儿子的情况。如果不用忠义约束,简直后患无穷。

唐朝末年以后藩镇割据、军阀争霸。当藩镇节帅当上皇帝之后,本来军阀出身的他们,更明白乱世称霸的道理:乱世之下,越多武将在手,越能壮大自己的力量,在争霸中取得有利地位。从小培养小孩子的成本太高,直接将成年武将纳入麾下成为掌权者的选择。

01、亲兵型义子:后唐太祖李克用

“(后)唐自号沙陀,起代北,其所兴俱皆一时雄杰蘸武之士,往往养以为儿,号‘义儿军’,至有天下,多用以成功业……”

李克用就是剿灭黄巢军的那位猛将,后唐开国君主。他把自己的亲兵叫作“义儿军”,大帅与将士之间直接加上父子名分。“上场父子兵”的刺激下,士兵们的忠诚与勇猛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浴血奋战,为后唐开国奠定了基业。

养个义子干什么?为什么古今中外各界大佬乐此不疲?

李克用和他的义子密谋漫画

这种亲兵型养子挑选的标准多是军事才干,可能并没有多少血缘关系。养父是养子在乱世军中功成名就的靠山,养子是养父政治筹谋的棋子。欧阳修在《新五代史》里评价说:

呜呼,世道衰,人伦坏,而亲疏之理反其常,干戈起于骨肉,异类合为父子。

这类义子虽然有父子之名,其实更多的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02、养子型义子:后周世宗柴荣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战乱之中生死难料,如果家族缺少继承家业的男丁简直让人无法接受。后周太祖郭威自立为帝时并没有亲生儿子,就将他妻子的侄儿柴荣收为养子,并最终继承了皇位。柴荣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他在位时立下了“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壮志,可惜英年早逝。

养个义子干什么?为什么古今中外各界大佬乐此不疲?

清人所绘的柴荣像

后周世宗这样的养子,是从小为了家族大业被纳入族内的,养父们对他们的教导也算尽职尽责,双方的感情也比较深厚。

03、吉祥物型义子:李克用买来的李嗣昭

五代十国军阀混战,虽然各凭本事,但终极目的确都是能够最终能够呼应天命,一统天下。因此,和天意、祥瑞有关的孩子就特别受到关注。

“李嗣昭,本姓韩氏。汾州太谷县民家子也。太祖(李克用)出猎,至其家,见林中郁郁有气,甚异之,召其父问焉。父言家适生儿,太祖因遗以金帛而取之,命其弟克柔养以为子。"

李嗣昭本来是汾州姓韩的平民家孩子。后唐太祖外出打猎路过他家,觉得树林中雾气蒸腾,于是把韩爸爸叫来问话。于是韩家刚生的儿子就被后唐太祖认定是仙人经过留下的祥瑞,硬是用金子买来给皇弟当了儿子,成了后唐逐鹿的吉祥物。

养个义子干什么?为什么古今中外各界大佬乐此不疲?

游戏里的李嗣昭形象

二、亲子与义子的pk:端的不是水,是命

由于收养的途径和目的不同,五代十国义子们的待遇也千差万别。有血缘关系的最高;从小养大被赐姓入族谱的次之;充当亲兵的通常只是一种荣誉;而被当作吉祥物的更是各看天命了。

这几种类型里,最容易出问题的是第二种。没有血缘关系的养子,如果本身得到养父的喜爱,有可能威胁到亲生儿子的继承权,就会引发很严重的政治斗争。

“博王友文多才艺,太祖爱之,而年又长,太祖即位,嫡嗣未立,心尝独属友文。”

这里提到的博王是后梁太祖朱温的养子朱友文。朱温任节度使时,让朱有文担任副使;赐封的时候,立朱有文为博王。后来准备立嫡,又在考虑朱友文。

养个义子干什么?为什么古今中外各界大佬乐此不疲?

后梁太祖朱温

这就应了一句话,在皇帝面前,“不红是死,太红就是生不如死”。到朱温的亲儿子朱友硅杀父上位的时候,朱友文成了第一个祭刀泄愤的人。

三、小结

总的来说,义子对养父有重要的意义。他们不仅可以直接冲锋陷阵,还是政治家们筹谋大局的重要棋子。但是义子同时也带来了其他问题:

由于五代十国养义子成风,又多收成年人充当义子,传统的父子之情被利益关系冲淡,不仅对外混战,对内也是子谋父位,兄弟相残。

传统上尊卑严苛、秩序井然的宗法继承制度在此时被严重破坏,政局日益动荡不安,百姓民不聊生。因此,北宋赵匡胤建国后的第一要务就是改变这种武将之风。宋代成为我国第一个“文官治国”的朝代,制度、审美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养个义子干什么?为什么古今中外各界大佬乐此不疲?

电视剧《清平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