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副部长认可!他把老电影修复做到"极致",强势登上央视!

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保存了自1922年以来的3万多部中国电影的老胶片。这些有画质问题的老电影在高清播出以后,亟需对画面进行修复完善。但当前市场上老电影修复主要使用人工修复,不仅需要支付高昂人工成本,而且需要等待漫长的修复时间。这样的"高成本"、"低效率"使得老电影人工修复之路举步维艰。

教育部副部长认可!他把老电影修复做到

吴家骥教授在《创业英雄汇》节目录制现场

然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吴家骥教授团队正在改变着这一切。团队依托在人工智能、视频语义理解、计算机视觉与图像识别领域的积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视频修复领域,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质量、低成本、快速便捷的修复服务,把历史影像修复为高清彩色,甚至超清的标准,帮助更多经典影像重返大众视野。

2月21日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创业英雄汇》总决选中,通过与全国优秀创业者同台竞技,西电创业项目《AI看红影—历史影像智能修复系统》成功晋级。负责人吴家骥教授在北京参加节目录制,并获得了多份投资意向。

教育部副部长认可!他把老电影修复做到

吴家骥教授在《创业英雄汇》节目录制现场

教育部副部长认可!他把老电影修复做到

吴家骥在节目现场和《创业英雄汇》制片人闫琼合影

"记得有一次,我去延安博物馆参观,了解到很多珍贵的资料很难以原貌保存。不光延安博物馆,市面上还有很多珍贵的历史影像、经典的老旧影片急待数字化修复,迫切需要留存历史,留存时光。"吴家骥教授讲道,博物馆这些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2017年开始,吴家骥教授便带着团队去设计、打磨AI修复影像系统,研究从黑白到彩色、低清到超清等影像的数字化修复,

目前他的团队已经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在项目的持续进展中,除西电研究生的研发,还有更多的本科生和创新创业实验班的学子们陆续加入。2019年,项目获得了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

教育部副部长认可!他把老电影修复做到

第五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赛团队合影(第二排左四为吴家骥)

此外,吴家骥教授团队不断的完善产品,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高教司司长吴岩等领导曾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调研听取项目汇报后,也对项目给予了一致认可。

教育部副部长认可!他把老电影修复做到

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和高教司司长吴岩听取项目汇报和展示

"AI看红影"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以视频语义理解为基础,用户仅需要设置分辨率和色彩饱和度等参数,即可以把历史影像快速、精准地清晰化和彩色化。采用该系统精修一帧画面仅仅需要两三秒即可完成,而人工修复则需要两三个小时。如果修复一部90分钟的电影,10个专业人员同时手工修复,也至少需要花费数月的时间,而

吴家骥教授团队研究的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1个人仅仅需要几天时间就可以完成。

"为了适应中国电影场景中人物和物品特性,以及艺术特点,我们的AI系统训练了30余部电影,实现了超分辨、去噪、曝光平衡、上色和划痕修复等一系列老红影像精准修复。"对于"AI看红影"的设计,吴家骥教授非常重视它在中国电影场景中的应用,并专门建立了具有中国电影特色的训练数据库,力求最真实、贴切地修复中国电影。

教育部副部长认可!他把老电影修复做到

修复成果之一:红色经典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片段

目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吴家骥教授团队正在抓紧完成网页端、手机端的上线试运营,可以为更多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历史影像修复应用,进而帮助更多用户完成快捷精准的历史影像修复工作。下一步,"AI看红影"将以智能修复为核心,满足社会和行业的实际应用需求,提供以语义化为基础的历史电影精细修复方案,让经典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延伸阅读:

教育部副部长认可!他把老电影修复做到

吴家骥,"AI看红影"项目负责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邮电部第十研究所和深圳华为公司任无线通信和光传输工程师,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赴北极黄河站开展多光谱极光观测和光谱数据处理研究;在人工智能、图像信息处理、物联网等相关交叉学科应用开展了广泛的科学研究,先后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从2017年开始,他致力于用AI修复历史经典影像,实现4K HDR的技术,带领团队用三年多时间设计、研发出"AI看红影—历史影像智能修复系统"。

欢迎关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招生办",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素材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闻网、百家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