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面塑达人张翠云:指尖上塑造精彩艺术

精巧别致的孔雀、惟妙惟肖的卡通人物……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各种面塑作品随处可见,令人目不暇接,大大小小共计100余件。而这些栩栩如生、逼真传神的面塑作品,出自冀州区80后张翠云之手。

冀州面塑达人张翠云:指尖上塑造精彩艺术

28日,面塑艺人张翠云在家里向记者展示了她的绝妙手艺。走进张翠云家,客厅简简单单的几件家具,卧室床边一张桌子便是她的面塑工作台。上面摆放着各种资料、面塑工具和还未完成的一些面塑作品。随后只见张翠云拿起一团面,在手中捏、搓,大约十来分钟的功夫,一个人物头像在手中活灵活现。她又拿起另一团面,塑成身、手、脚,穿上衣服,再拿起工具,仔细调整人物的神情,大约半小时一件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就完成了……

街上与面人结缘

冀州区周村镇枣园村39岁的张翠云,自2006年,她一直跟随冀州区省级“剪纸类”非遗传承人康晓燕学习剪纸。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街上无意间碰到了一位捏面人儿的老师傅,只见他将五颜六色的面团在手里随便搓捏几下,就变幻出一个个可爱的形象,自此张翠云被传统的面塑深深吸引。

冀州面塑达人张翠云:指尖上塑造精彩艺术

回到家后,张翠云便自己摸索着捏面人儿,可捏出来的效果并不理想。她多方打探寻到了摆摊捏面人的老师傅,向他“取经”学手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她学会了捏一些简单的卡通人物,动画片里的大头儿子、机器猫、光头强……

外地拜师学成归来

没有绘画功底的张翠云,只能做一些简单的面塑作品,为了提升自己,她就利用业余时间,跟着冀州画家陈磊学习国画、素描。经过一年多的练习,她有了好的绘画功底,又决定去外地拜师学艺,提高自己的面塑手艺。从网上搜罗各地善于做面塑师傅的信息,她最终选择了天津,跟随面塑老师赵海静学习。

2015年她在天津学艺的那段日子,在老师的指引下,她不断实践、摸索、探究,常常一做就到了深夜,有时甚至忘记了吃饭。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让她从中不断汲取经验。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小面人儿有了“脱胎换骨”的蜕变,张翠云塑造的“东北一家人”、“高山流水遇知音”等作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2016年,她被冀州职教中心聘为手工课老师,受到学生们的欢迎。目前,尽管这项手艺没有给张翠云带来多少财富,可她从没想过放弃。

冀州面塑达人张翠云:指尖上塑造精彩艺术

做面塑追求精益求精

在张翠云的作品中,人物、动物、卡通,都是她创作的素材。为了捏出形象逼真的面塑作品,疫情期间,宅在家里的她每天都要到网上搜集面塑制作视频和文章,自己跟着视频一步步地练习制作人物、动物的细节,有看不懂的就会网上询问一些同样爱好面塑的朋友。“传统的面塑工艺简洁,要做到形神兼备并非易事。如今新派面塑对人物神态、颜色搭配要求很高,创作一件完美的面塑作品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张翠云告诉记者,就拿即将完成的老寿星来说,她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做成现在这个程度。只是衣服上的褶皱就反复做了两三天,还有手的动作、老寿星的拐杖,基本都是反复做三四个才能做成功。除了这些,还有老寿星的脸部轮廓,她反复塑造了有十来个头部,才把老寿星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特点塑造出来。

冀州面塑达人张翠云:指尖上塑造精彩艺术

对于面塑,张翠云介绍到,大多数面塑师傅在塑造人物时,往往从形体到服饰一气呵成,而她为了让作品更加真实,她是先搭好骨架,再塑造身体的躯干,然后再给人物“穿”上漂亮的服饰。虽然这样做会大大增加作品的创作时间,但这样塑造出的作品才够真实。所以做面塑一定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中的一切,才能将人物、动物的姿态神情了然于心。

提到今后的打算,张翠云表示,面塑需要工匠精神,更需要去创新,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有创新才有生命力,我会一直创作下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面塑作品。


来源:衡水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