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视觉英雄传 第十回

第十回 十年检验时间奖 跨界老邪希金斯

计算机视觉的发展主要有三个明显的阶段:二维图像处理、立体视觉及三维重建、深度学习的崛起与融合。说起深度学习,无人不晓的是先驱者是Geoffrey Hinton(辛顿,第十二回分解),当然后面才有李飞飞、吴恩达等英雄逐鹿。那么大名鼎鼎的Geoffrey Hinton是谁的弟子?今天来给大家说说咱们计算机视觉的先驱之一,跨界大侠希金斯。

辛顿本来就是个跨界天才,他的师父希金斯(H. Christopher Longuet-Higgins)更是个跨界大侠,他们都出自拥有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系的爱丁堡大学。上回书咱们说黄煦涛教授,就提到了希金斯。Longuet-Higgins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搞理论物理,然后去搞理论化学,到20世纪70年,又突然跑去搞机器智能,并带了出Geoffrey Hinton等著名学生。如此看来,Longuet-Higgins的确是学术界的老邪,他创建了爱丁堡大学的认知学院,这可能是世界上比较早的跨学科团队之一,认知学院汇集了对各路交叉学科思想感兴趣的人才。Longuet-Higgins与研究生和博士后工作者一起,在信息学、神经网络和计算机语言生成方面做出了重要的早期贡献。在1973年第一次提出了“认知科学 (Cognitive Science)”的概念, 至今还是现代人工智能的核心基础问题之一。


计算机视觉英雄传 第十回

H. C. Longuet-Higgins

Longuet-Higgins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1981年发表在Nature上的“A computer algorithm for reconstructing a scene from two projections”。这篇文章又称"八点算法”,奠定了计算机视觉三维重构的基础。 Hartley、Zisserman、权龙等大牛都是站在希金斯的肩膀上前进,使3D视觉红火到如今。


计算机视觉英雄传 第十回

Longuet-Higgins的论文

2004年,Higgins逝世。为了纪念这位横跨化学、物理和计算机的科学天才, IEEE PAMI委员会设立了一个比Best Paper分量更重的奖项——Longuet-Higgins奖,以表彰十年前对计算机视觉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 CVPR 论文,从2005年起,在每年的CVPR大会上颁发,史建波、Zisserman等视觉界英雄人物获得过此奖。

从希金斯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学术创新,既有来自坚守(比如他的弟子辛顿,搞了三十年神经网络才成功),也可以快速转换方向,兵无常法,水无常形,关键在于科研的乐趣和雄厚的数理基础。


参考:

1. https://mitpress.mit.edu/contributors/h-christopher-longuet-higgins

2. LONGUET-HIGGINS H C.A computer algorithm for reconstructing a scene from two projections[J].Nature,1981,293:133-13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