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悟妙浅解 第11篇:假如孔子当年取诸侯而代之……

《论语》悟妙浅解 第11篇:假如孔子当年取诸侯而代之……

《论语·学而》第十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国学”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国家,都必定得知那个国家的政治情况。是他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夫子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而获得的。夫子这种获得的方法,大概和别人获得的方法是不相同的吧?

子禽、子贡这段对话概括为三个要点:求之还是与之,孔子个人品格,孔子获得的方式与常人的区别。

求之、与之,一般的“国学”文本解读为孔子问政,是他自己要求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告知的?也可以换一种解释:孔子问政,是想自己求官做呢,还是想给人家一些施政指点呢?好像都说得通,不要以为孔子要官就不好听,他完全有可能希望获得一个平台来施展自己的治理理念。他从鲁国被排挤出走之前,只当过三个月的代理宰相,政绩就已经显现,证明他的施政方略是正确而有效的。他出游列国,本来就带着另寻施展平台的想法。依孔子的修养,他只是没明说。他要以他的温、良、恭、俭、让,使同意他政治哲学思想的君主主动把施展平台、权力资源交给他来做。孔子不会去要,更不会去夺。

子贡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辨才极高,善于经商理财,是名副其实的商业巨子,后世把他尊为儒商鼻祖。孔子去世后,多数弟子一般守墓三年,他独自守墓六年。是个非常了不起而极可爱的人物。

这样一个人物当然通达人情。孔子自己没明说的话,他也不会随便乱讲。子禽提问:老师是自己想当官,还是想给人家提供点治国建议?子贡很机巧,并不正面回答。他换了个角度回应子禽的提问:老师如果有什么目的,凭的是温、良、恭、俭、让的品德而达成。如果你觉得老师是想当官,那他求官的方式跟别人也是不一样的。至于怎么个不一样,子贡也不明说,让你子禽自己去想。

子禽最后想没想明白我们不知道。《论语》记载这段对话,是引导每个读《论语》的人顺着子贡的话自己去想清楚。子贡先把孔子的品格温、良、恭、俭、让摆出来,至于了解别国的政事是孔子自己去打听来的,还是人家主动告知的?孔子是想借此给自己谋一官半职,还是意在给人家提点好的建议?夫子之求之,其诸异乎人之求之。

揣摩子贡的言下之意,就算是人家主动告知的,就算老师想谋一官半职,那他凭的也是温、良、恭、俭、让,是对方心甘情愿、主动送上的。而不是像有的人派卧底、当狗仔、追私探秘去刺探,或者搞贿赂、拉裙带、溜须拍马、明争暗斗来的。

子贡这段话明衬孔子私德,暗讽时代污浊,更映射出一个非同寻常的情况:

孔子任司寇时间不长即升为代理宰相,主持鲁国国政,内政外交都卓见成效。由于对内伤动既得利益集团(比如季氏)、国力崛起对外又让邻国感到威慑(比如齐国),最终被内外联合排挤而去。孔子当时大权在握,以他的文功武备之力、鲁定公之昏庸无才,他若不是“温、良、恭、俭、让”,何须去鲁适卫?

离开鲁国以后,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先后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每到一个国家,他都要跟人家咨询国事,探讨国策。但是都不敢重用他。为什么?孔子本人和他身边那批弟子太强大,他老人家若想夺其政权而自领,至少他到过的那几个诸侯国,基本无人能挡。因而所到之处,诸侯们都对孔子优礼有加,然后赶紧寻找借口客客气气的送走,生怕他们多待一天。不敢收留他们啊。

以实力而论,孔子完全有机会夺取政权自己当诸侯,但是因为他“温、良、恭、俭、让”,他不是没有机会,只是他不想那么做。如果孔子当时取任何一个诸侯而代之,中国文化史上不会仅多了个诸侯而少了个“先师”,恐怕两千五百年以内的中华文明史都要改写。当然历史不容假设,我们也许是幸运的。

联系到晚清重臣曾国藩,当他带领湘军、淮军打垮“太平天国”之时,正是手握重兵、权倾朝野的时候。当时的清廷历经战乱、国力羸弱,他若想推翻清廷取而代之,慈禧老太婆和她的满清八旗根本无力相抗。那个时候朝野都有很多人在看曾国藩的举动,他真若起事,以当时的情形,确有几分把握。

然而,如大家所知,曾国藩在家信中嘱咐家人把菜园子准备好,他退休了要回去种菜。他也是能取而不取,走了道家的路线,通告信件婉转的告诉在朝在野的人:不要担心他有什么举动,也不要指望他有什么举动。他准备功成、身退,回家养老。安抚朝廷,也保护自己。

像这类无论儒、道而谨守“臣道”的历史知名人物,不在少数。由于他们的道德智慧,民族历史又少了几回波折,国家人民也少经历几次灾难。

这是由孔子的谦让而不苟取,想到历史人物在时代关节上作出的历史贡献。

司马迁写《史记》,帝王叫本纪,诸侯叫世家,大臣、将军叫列传。可是孔子并非诸侯,司马迁也把他列为世家。足见在司马迁眼里,孔子的资格不下于诸侯。

后世历朝历代都把孔子尊奉为“至圣先师”,君王们难保没有警示大臣的意思在内。希望大家以孔子为师,谨守“臣道”,不要对皇权暗生 “越庖代厨”之心。这是对王权心思的猜测,由孔子的温恭俭让,推想到孔子一生政治遭遇、死后又倍享殊荣的部分原因。历史看破不说破,题外之言了。

由孔子谦让的仁道精神,再联系到当前的时代文化,又不得不另有一番喟叹。

小到个人成长的社会竞争,大到实力抗衡的国际竞争,丛林法则在法治文明的纹饰之下,依旧潜伏于人类生活的不同层级,左右着人类发展的各个方面。正义抗争在任何时代都是难以避免的。

谦让是文明,以文明对付野蛮,受伤的一定是文明。义不容辞、当仁不让的时候,还讲温恭俭让,那就是固执拘泥,不知变通。毛主席曾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明确的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因此读经典,领会经典也不能刻舟求剑、胶柱鼓瑟。(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