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不应该为了挣钱选择舍下孩子、远离家乡外出打工?

花卷默默


这个问题是很多农村人的现实问题,也包括我,也许在家陪孩子对于我们农村人来说,是一种奢望,当然也有在家做生意干活的人,宁愿少挣一点,也要在家陪孩子。

但是大部分都是背井离乡,选择去那些大城市,因为这样工资高一点,也可以让孩子生活的好一点,让家人生活的好一点,生活其实就是一个两难题,总会让人有得有失,

我相信每个在外的游子,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总会偷偷的想着那个有老人有孩子的农村老家,农村孩子上学上不好,

其实我们有很大的原因,家里只有孩子爷爷奶奶,老一辈的学问不高,教不了孩子的学习问题,加上老人溺爱孙子,所以这是我们都知道的问题,却又没去面对的问题,加上现在物质,儿女婚姻彩礼,如果只在家里干活,一辈子有可能也挣不够孩子的彩礼钱,所以生活有得有失,

在家陪孩子,给不了孩子老人更好的物质,如果出门给不了老人孩子陪伴,不管在家不在家,我们这些做儿女做父母的,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儿女父母。





丹丹生活情感剧


我从小是生长在农村的,但我算很幸运的一个,我的童年是有父母陪伴的完整童年,从未让爷爷奶奶辈带过我。我小时候读书身边一大半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长期的留守儿童会出现两种极端状态:一种就是学习特别刻苦,很独立,懂事,小小年纪就能当家立事的本领,但是性格相对内敛或者自尊性极强;另一种就是特别调皮,学习极差,打架闹事,并且早熟,比同龄人提前有早恋倾向。

其实这两种都不是孩子该有的健全性格,第一种虽然努力学习,但是总是带着忧郁,过早操心大人该操心的事,失去了孩子的童真与快乐时光。第二种就更不用说了,很多问题少年就是这样来的。

这是为什么?都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然而一个没有启蒙老师的课堂终究是不完整的。孩子的心灵永远是迷茫空洞加缺失安全感的,在农村很多孩子从一记事就是没有父母陪伴的,不要怪他们不好好学习,

不要怪他们调皮捣蛋不理解父母的辛苦,在没有成年之前,大部分的孩子根本就没有自律能力和成熟的判断力、价值观。遇到问题,跟自己年迈甚至大字都不识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能怎么交流?

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

还记得曾经一位很火的明星在被问到为什么突然近几年淡出公众视野,他回答说在家陪孩子,因为作为一个父亲,缺失了孩子这一段时光,你就再也体会不到换尿布,接送孩子上学,看着孩子一点点的变化,长高……孩子的每个阶段每一次仅有一次,错不过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体会到了。

多少农村外出务工的父母过年回到家,孩子都不叫爸爸妈妈,也不愿意跟着父母睡觉,甚至喊不出口“爸爸、妈妈” 。这种画面无论是在影视剧里还是现实中都见过,自然是痛心的,对于贫困乡村的父母来说饱含太多无奈,孩子饱含无辜。对父母而言,不出去打工赚钱就养不活这一大家子人,改善不了家庭条件。对孩子而言,既然不能陪伴,给不了我完整的童年,为何要生下我?

在我第一段中描述的那种留守儿童情况是十年前我家乡的状况,现在其实也是有好转了。

其实十多年前的农村很多家长外出打工我也是稍有些理解的,因为农村条件普遍差,除了种地就是种地,一些传统的农产作物、养一两头猪就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那时候带着孩子去外地也是很不切合实际,因为对于父母来说对大城市都是陌生的,怎么能带着孩子?

但是十多年后的今天,农村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农村了,这些年国家大力扶持农村发展,抚平攻坚,精准扶贫,十九大更是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发展正需要年轻人的支持,那些外出务工的父母,奔波这么多年呢还是不能与家人团聚,那为何不选择回家呢?在现在的政策形势下,回家可能有很多赚钱的机会等着你,够养活老人孩子,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成长环境,比什么都重要不是吗?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想说现在网络时代的到来,孩子可以在网路上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这时候爷爷奶奶辈是没办法把控的,特别需要父母的引导,避免孩子将网络作为生活的导师,沉迷网络,行成不正确的价值观。今年上半年就有一新闻报道几例初高中生接触某俄罗斯死亡游戏,出现几起自杀事件。

近几年来众多留守儿童悲剧事件阵痛人心,“安徽望江9岁留守儿童自缢事件”“河南光山县小学生被砍伤事件”“小学教师强奸学生 多为留守儿童”……真的让我发自内心的呼喊:如果你有能力养孩子让他待在你的身边,那就生!如果现在做不到,那就再等等!


清蒸关耳朵


很多城里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天天谈什么学习、自我提升、思维跃迁,号召可能连字都不认识的农民兄弟利用互联网赚钱,这就是说话不负责。

谁不想和孩子在一起,谁不想多赚钱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即使今天累死了,也不一定能如常所愿啊,在外面打工的人都是吃得起苦的,赚钱讨生活不容易,思念之苦,离乡之孤独,哪一样容易?

各人有各人的命,人生困难重重,说穿了,都是无奈啊。

我采访了一些身边的打工的人,有的话,听得我直掉眼泪。

1、谁不想把自己的孩子带身边,可外面学费比家里贵几倍,哪里读得起?公办学校去得去吗?私校学费交得起吗?人生总是有遗憾的,量力而行吧。

2、之前孩子小,我一人出门挣钱养家,有一回我姐带着外甥来家,两小孩玩得不亦乐乎,中间我姐夫来了,外甥拉着姐夫的手对我女儿说:桐妹,你看这是我爸爸。女儿瞬间安静了,一个人躲着不说话,后来老婆问她怎么了?她说要爸爸。

3、刚回家几天又出来了,两个上幼儿园的宝宝放学回到家找不到爸爸妈妈,哭了,好心疼。

4、谁都想不打工,谁不想把孩子了,父母照顾好呢,问题是条件,谁愿意提供给我们这些打工一族,现在的义务教育比以前收费更贵,谁管?外面的公办学校,想进就能能进吗?还是条件,社保,有的地方要求有房产,几个打工的能在,北上广深能买得起房。

5、我今天刚离开孩子,凌晨五点半起来,小孩也醒来了,看到我走就哇哇的哭了,孩子妈前天先离开的,哭的更惨,没办法啊,明年还是想尽量自己带吧。

看到最后一条,我真的哭了。

我是职场达人傅一声,顺风说故事,反手讲道理,不定时扎一刀,欢迎您的关注。

傅一声


如果我们现在站在孩子的角度出发,那父母不应该为了挣钱而舍下他们,去到城市打拼,每到过年的时候如同外人一样出现一次,然后又匆匆离开。

孩子在1到10岁的时候,是他们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每时每刻都会对这个世界进行发问,他们想更加了解这个世界,他们想知道这个世界的运行法则,如果其父母在他们多次需要的时候,次次缺席,那就会导致他们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试想一个次次碰壁的孩子,又怎么会对这个世界报以好奇和期待呢?

很多留守儿童都是和他们的爷爷奶奶度过童年,条件更差的,有可能是和自己的兄弟姐妹,或者干脆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们都在说,三年就会产生代沟,一个孩子如果长时间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代沟的距离和深度,当然不言而喻。

所以你说父母该不该外出打工?站在孩子的角度出发,当然不应该!

但中国的城乡差距已经大到你无法想象的地步,在农村,你一无资本,二无关系,三无知识技能,四不知道如果积累财产,单单靠帮人打工或者种田赚来的收入,根本不可能维系一家几口的支出。

而城市有巨大的劳动力缺口,因为这个缺口大,所以它的购买力高,很多农村出来的父母,都是在城市的底层,通过出售廉价的劳动力来获取工资,他们毕生所愿,就是能够让自己的子女,不要再走他们的老路。

在赚取工资和陪伴子女这两个选项中,农村出来的父母,真的不能两全其美,他们只能选择一项。

家长不应该为了挣钱选择舍下孩子,远离家乡外出打工。

第一,可能很多人觉得只有挣了钱才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话虽如此,但是毕竟孩子都是希望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有父母的陪伴的。

第二,你可以选择出去打工挣钱,但是没有必要父母双方都出去吧,至少要留有一个人陪伴孩子的成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多教一些孩子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第三,很多的东西不是与生俱来的,孩子黏谁也不是说只要你给了孩子很多钱孩子就会很黏你,孩子黏的永远都是陪伴他一起长大的人。

第四,每个孩子最珍贵的回忆就是童年,在孩子童年时间,做家长的最好都陪在孩子身边。如果非出去务工不可,那可以选择把孩子带在身边的呀,这样家长既能挣钱,也可以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了。

天底下父母亲没有谁愿意丢下自己的孩子,而远离家乡外出打工。

农民工舍下孩子、远离家乡外出打工是一件很无奈的事。他们一边在外面拼命挣钱,一边又担心家里孩子的事。很多家长都试图在家乡找点事做,又能照顾年迈的父母,又看管正在读书的孩子。但老家的就业岗位少,工资低,钱只有出没得进,很多人在家里呆不到半年就匆匆出外出打工。

我也因为孩子没人照顾,去年才回家。回家才一年,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很快就用光了。虽然农村消费不比城市高。但在现在农村一年最也要花掉至少两三万元,在农村各种日常消费,人情往来,宴请礼金都是一笔不少的开支。而在农村找点钱很难,在县城打几天临时工,家里又有事情不得不回来。在家里做庄稼搞养殖也挣不了钱。农民工在家生活很困难,不得不离开家离开孩子外出打工。也有些农民工带着孩子跟着打工,但孩子在外面读书很难进公立学校,而且要一个人在租的房子照看孩子,夫妻只能一人出去上班,生活也很困难。

总之,家长舍下孩子、远离家乡外出打工是没办法的办法。

一句话:生活中,我们困难重重!


叫我小非侠


这种说法我不认同我相信对于几千万或者亿万打工者都不会认同你这个关点吧。就我们老家山区一年辛苦265天不休息干活种地的收入还不够一年的开支,可能百分之九十的人还会拉债务吧,农村现在最大的开支就是随理,要是家里有几个身体不好的老人一年的医药费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虽然现在是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不用啥了,但是娃娃的生活费和补课费也得要多少粮食了。还有就是地理差距老家县市经济不发达工作岗位少工资低不需要那么多就业人员,所以外出打工被迫和父母,孩子分开那就是被逼没有办法的。


山炮欧胖


坚决反对!

1.孩子的心理问题多。

我是最早的留守儿童,10岁——18岁时父母都不在身边,深知父母不在身边的痛苦,寄人篱下成为我心灵上无法磨灭的烙印。对他们也因为过度的思念转为仇恨,以致于后来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才修复好同父母的关系。

众所周知,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很多,成长过程中也会遇到比别人多得多的困惑。特别是到了青春期,特别自卑,总觉得别人有爸爸妈妈,而自己没有,思想负担很重,严重影响了心理的发育和学习。

2.寄宿学校的教育方式。

爷爷奶奶怕管不好孩子,父母一般会多花些钱把他们送到寄宿学校,以求得心理上的安慰。事实上根本不是他们希望的那样,在寄宿学校,放学后,孩子很难安排好自由的时间,难免会与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混在一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时间长了,自然会走上邪路,令家长追悔莫及。

3.隔代抚养的敝端。

不管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还是姥姥姥爷,隔代抚养总有很大的敝端。他们对孩子大多很溺爱,特别因为孩子的父母不在家,对孩子更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怜惜。于是在生活上就会过于宽容,随意,孩子长大以后再难管教。

另外,他们对孩子的爱仅限于吃饱穿暖。

曾在医院见到过好几例因为高烧误诊而烧成脑炎的孩子,还有一个因为送医院太晚而永远地离开了,家人哭天抢地悲痛欲绝也无法再挽回孩子的生命。

这几个孩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父母都不在家,跟着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生了病只会到小诊所里拿些药、打打针,一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李嘉诚说: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

真的爱孩子,就不要只生不养,出去打式也可以,最好带在身边,否则挣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孩子缺失的那几年!


蜗牛妈妈育儿宝典


你好,个人认为家长不应该为了挣钱选择舍下孩子,远离家乡外出打工。

第一,可能很多人觉得只有挣了钱才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话虽如此,但是毕竟孩子都是希望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有父母的陪伴的。

第二,你可以选择出去打工挣钱,但是没有必要父母双方都出去吧,至少要留有一个人陪伴孩子的成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多教一些孩子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第三,很多的东西不是与生俱来的,孩子黏谁也不是说只要你给了孩子很多钱孩子就会很黏你,孩子黏的永远都是陪伴他一起长大的人。

第四,每个孩子最珍贵的回忆就是童年,在孩子童年时间,做家长的最好都陪在孩子身边。如果非出去务工不可,那可以选择把孩子带在身边的呀,这样家长既能挣钱,也可以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了。



木槿话影



很多人外把孩子放老家外出挣钱的理由是:家里生活需要钱,多挣钱让孩子过得更好。除去少部分家庭极其贫困必须得父母双方出外打工挣钱之外,大部分人都在找借口:毕竟带孩子是件很辛苦很麻烦的事,用挣钱来当借口能化解很多愧疚。

看到这里肯定很多人要开骂了。其实很多人并没有住在贵州四川等非常贫困的大山里,那里的留守儿童才是真的无奈。大多数人都是普通家庭,除了家里有特殊情况必需要钱用之外,基本都不是特别有钱,但也不是特别贫困。

关于留守儿童的弊端其他答案已经说得够多的了,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个故事,听完这个故事再开骂。



桃桃和她的老公原本一起在广东某工厂打工,后来桃桃怀孕了,考虑到在外面开销大,桃桃便回老家生孩子。

桃桃和她老公都来自中部地区的农村,只有一亩三分地,家里的开销全靠两夫妻在外打工撑着。桃桃的产假快到期了,婆婆提议将孩子放在老家带,毕竟一起在外租房开销太大了。

桃桃看着怀中只有3个多月的小不点,想起了村里一年只能和父母见几面的孩子的脸蛋,和老公商量了下,毅然决定辞职了,和婆婆一起在老家带孩子。


赚的钱突然少了一半,家里的开销也增大了,开源少了,自然得节流。桃桃的日子过得异常艰辛,可是再苦,桃桃也没有苦过孩子,虽然不能和别的孩子比,但是基本的温饱还是有的。

村里的女人一般都是等孩子到了一岁,断奶后,孩子交给老人带,然后再出去打工。桃桃的孩子快一岁了,婆婆也明里暗里表达了要桃桃出去打工的意思。



可是桃桃拒绝了,她舍不得,她想起了每次自己有事出门要和孩子分离一会时,孩子都会嚎啕大哭,起拽着她不放手。 她不懂什么分离焦虑,她只知道,她现在不能和孩子分开。

桃桃顶着巨大的压力继续在老家带孩子,村里也有人开始嚼舌根,说桃桃懒,不想出去挣钱,桃桃都默默承担了这些诋毁。

孩子到了三岁,开始上幼儿园,每个月大概要多开销一千多,老公的那点工资已经无法再支撑了,于是桃桃便将孩子托付给婆婆,再次南下打工。


几年过去了,孩子要上小学了,桃桃想让孩子好好读书,以后别再像他们这么辛苦,可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婆婆在孩子的学习教育上使不上多少力,桃桃思索再三,再次决定辞职回老家陪孩子学习。

为了缓解家里的开销,桃桃接了些手工活在家里做,有时候周末出去给别人做事赚点散钱,但是孩子的教育、学习习惯一样都没有落下。

去年回家我见到了这个孩子,孩子不仅成绩很好,还很自信大方,比起同村的留守儿童要阳光开朗很多,在桃桃的精心照顾下身体素质也很好,我想,就算孩子将来不能出人投地,他也是一个人格健全,健康快乐的人。


其实孩子在12岁前有两个重要的发展黄金期,一个是0-3岁性格形成黄金期,一个是上小学后习惯养成黄金期。这两个黄金期不夸张的说,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桃桃的凭着对孩子的爱,很完美地帮孩子度过了这两个黄金期,为孩子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人说:今天在孩子身上投入一分,胜过将来投入百分。今天在孩子身上少投入一分,将来投入百分也难以弥补。

由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等机构与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斯高团队参与的一项中国地区抽样调查显示,在24-30个月的贫困农村汉族儿童中,有比较大的比例智商偏低,IQ(智商)测试成绩低于90。罗斯高教授表示:“在美国,这样的孩子都放在特殊教育学校”。

关于养育科学的问题,研究团队的一项发现颇值得注意。如果母亲在家庭中照顾子女,在教育母亲科学的养育方法后,孩子的IQ可以提高差不多10个点;如果母亲外出务工,90%的留守儿童是由奶奶照顾,但是工作人员教授奶奶养育方法后,孩子的IQ却很难提高。其中的原因不得而知,但在结果上,至少表明母亲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鉴于儿童在3岁之后IQ很难提升。所以在3岁之前,父母尤其是母亲的作用就显得极为关键。



那些长期与父母分开的孩子,除了生理上,心理上的创伤有多大只有孩子自己清楚。

如果你真的在意孩子,爱孩子,想教育好孩子,真的为孩子好,不到万不得已,请不要和孩子分开,钱以后可以再赚,毕竟孩子的黄金期就那么几年,孩子却无法再重新长大一次。


米唐育儿日记


我也能算一个吧,从小妈妈没带过我一天,就生我那30天在家,其他时间都是在外工作,除过年回来二三就要出门,有记忆起应该是8岁时,每次听我爸说我妈过二天要回来了,我都是提前二天守在大马路上看大巴,看到深圳二字我就嘴过去看,总是失望,每次妈妈回来二天好不容易享受几天母爱,没几天又失去,快30我这滋味到现在还记得😭长大才知道我妈妈每次回来其实是回家看病,我胆小,又有点自卑怕生,说白就是没人教育,每次家里来亲戚,我经常怕躲起来,如果妈妈在的话我相信我不会躲,反而会很开心,渐渐长大理解母亲苦,能想象一个女人连字都看不懂,每天半夜起床捡垃圾,早上6点又拉车去拉木板,一个小小身板,拉车上木板比她人还高还重😖曾经我还恨过我爸,为何让自己媳妇受苦,自己倒是在老家享清福😡😡年轻时苦吃太多,现在我妈全身上下一身毛病😭我说些话我妈没跟我说过,读二年级放假有去过一次,妈妈辛苦我全看在眼里,现在我只想多多孝敬她,现在我也身为人母,不管多苦也会把小孩带身边,条件差就一个,夫妻俩有手有脚还怕养不起一个小孩??我们广东一个小孩很少,我妈也说过我,最少要二个,我也是嫁一个老公不会赚钱,我一个人要养几个人,如今社会还比以前,养老我没得选,养小我还有得选。



等2018他


這已經不是應不應該的問題了,而是有時候有些家庭根本由不得父母怎麼選。

就拿我身邊一個例子說好了,老公家的二姐,有三個孩子,在她小兒子未滿一歲時,就不得不出外打工掙錢,留小孩子給爺爺奶奶照顧,奶奶還行動不太方便。

你以為她想嗎?她也不想,可是,如果她不出去打工掙錢,只指望他老公一個人根本養活不了三個孩子。當然你會說,現在這社會哪還有養活不了孩子的道理。是,餓肯定是餓不死,可是,哪個媽媽不想給孩子好一點的生活。

其實,我是極不讚同父母二人都出外留孩子給老人照顧的。我總在想,很多人最後過什麼樣的生活其實從一開始自己就可以選擇的。當你找到你的另一半,你就該做好長遠的打算,就該想到如果結婚了你們能過什麼樣的生活?如果有了孩子,你們能夠給孩子什麼?我們不說物質上多麼富裕,最起碼能夠有那個能力把孩子帶在自己身邊,這是最起碼的吧。

很多人都說,那,沒有能力帶在身邊的難道都不生了嗎?是啊,難道都不生了嗎?所以,就因為可以生,才有了那麼多留守兒童。現在的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以前只要孩子吃飽飯就行,而現在,更註重的是孩子的精神需求還有心理需求。現在有多少孩子因為得不到父母的陪伴最後走入歧途的,當然這也跟現在這個複雜多變的環境脫不了關係。當然,也有一些交給長輩照顧一樣照顧的很好的孩子,只是,這是少數吧。當孩子真的發生什麼意外時,到時候做父母的就是悔得腸子都青了也無濟於事了吧!

做父母的難,可我們在做父母前也曾是孩子。

我們應該最清楚孩子最想要的是什麼?

可當我們成為了大人后,當我們被生活的壓力所壓迫時,我們忘記了我們也曾是孩子,我們在也是孩子的時候最想要的是什麼,我們也知道如果得不到父母的陪伴和愛長大后我們也會痛苦。

只是,當我們成為了大人后,我們通通忘記了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事情,我們以為我們要努力掙錢才能夠給孩子幸福,我們以為我們只要一年見他們一次或者兩次給他們買好吃的好玩的就能彌補他們缺失的那份愛。我們以為...就這樣自以為是的以為...

作為父母,即使不在身邊,我們一樣愛的深切。可我們忘記了,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