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沙漠中装了一万面镜子,还被联合国表扬,这是做了什么事?

敦煌,位于中国西部腾格里沙漠的边缘,这里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据统计敦煌地区的全年日照时间达到3246小时,阳光是这里最大的特产,而我国根据这一特点,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宏伟的超级工程。

中国在沙漠中装了一万面镜子,还被联合国表扬,这是做了什么事?


在生产车间里,机器正在全力运转,他们此次的任务,视为敦煌光热电站生产一万一千面反光镜,这些反光镜除了要求超高的反射率外,还必须经受风沙冰雹等恶劣天气的侵袭,被生产好的反光镜统一被运送到事先规划好了的地点,经过工作人员的组装后,亚洲最大的光热发电站正式开始调试运行,采集阳光的镜子每面达到115平米,它们环绕着一座138米高的集热装置——熔岩集热塔,这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热转换效率最高,且最具有商业前景的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

当太阳升起时,反光镜会跟随太阳光线位移,始终保持最佳的反射角度,就如同向日葵一样,工程师通过调整角度,将阳光反射并聚焦到塔顶的集热装置上,聚集的阳光可以形成超过1000摄氏度高温,集热器将热量源源不断的传送到塔下5800吨的熔盐中,整个反光镜的热量收集直至当天太阳落下,到了晚上后反光镜开始歇息,另一个设备继续进行发电工作,这也是与传统太阳能发电最大的区别之一。

中国在沙漠中装了一万面镜子,还被联合国表扬,这是做了什么事?


每天反射镜都会有源源不断的热量输送进来,一部分会进入蒸汽系统直接发电,而另一部分热量会被储存在熔盐罐中,当夜晚来临时就会开始释放这些热量用来发电,从而形成24小时不断发电工作,而且非常稳定, 熔盐发电站原理其实也是利用太阳能,但相比传统的太阳能发电,它的优势更大。

敦煌百兆瓦级熔盐发电站占地面积7.8平方公里,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其中镜场总反射面积达140多万平方米,当阳光反射时,集热塔顶部形成的璀璨光点,在数十公里都可以看到,这也让敦煌电站成为当点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敦煌光热电站年发电量达到3.9亿度,可为三万家庭提供不间断的电力,此外每年还可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释放相当于1万亩森林的环保效益,并得到了联合国赞扬。

敦煌光热电站不仅优化了敦煌市的新能源结构,更对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都提供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未来也将会有更多的光热电站在中国建成,而对于人类而言,光热电站或将为我们提供全新的电力能源。

中国在沙漠中装了一万面镜子,还被联合国表扬,这是做了什么事?


数据统计,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达到3600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如果把这些沙漠的千分之一改造成像敦煌这样的光热电站,就可以为全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属于真正的全球性宏伟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