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经☞经济研究学者,风云学会会员,专栏作者
2020年4月16日传出,央行数字人民币将在苏州试点。部分工资将以数字货币形式发放,发放到特别的数字钱包里。央行数字货币对应的英文简称为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
按截图上显示,央行数字货币将在深圳、雄安、成都、苏州四个试点城市测试。
人们已经有了支付宝、微信钱包等电子支付途径的丰富实践经验,应该不需要等到试点,就能直接理解央行数字货币的用法。可以预期,大多数应用场景,一般用户不用管央行DCEP、支付宝、微信钱包的区别,放心使用即可。
此前比特币、莱特币等“加密数字货币”一般与“去中心化”、“区块链”、“SHA-256加密算法”等概念相关,普通人既无使用经验,也难于理解。但是大众应该能轻松理解央行DCEP。如果对纯粹基于数学算法的“货币”有一定知识,反而容易对基本概念有误解,需要澄清。
【01、数字货币终于走向正路】
笔者以为,从2008年中本聪发布比特币白皮书开始,“加密数字货币”走了10余年的弯路。
种类繁多的各种“币”,对人类社会经济,整体而言是一个破坏力不小的捣乱运动。挖币空耗巨额电力,发币圈钱有意设局坑害“投资者”。
这些币的主要用途就是炒作,偶尔有交易对应了社会中的实体或者虚拟经济,规模也不大,主要是暗网、黑市、外逃等上不了台面的地下经济。未来这些“货币”也不可能对人类社会经济有正面帮助,而是不时将参与人的真钱坑掉。
央行这次推出的DCEP才是真正靠谱的数字货币,形式自然、架构清晰、根基稳固。它的推出有助于祛魅,让群众真正理解数字货币,大幅减小数字货币“李鬼”的危害。央行DCEP是国家确保法律地位的“法币”,是“主权货币”。它就是人民币,是人民币的数字化形式,代表了数字货币的正确发展方向。
从宏观经济原理和这些年加密数字货币的错误实践来看,货币就需要是法币、主权货币,需要中心化,由国家主权背书。对已经有经济基础的主权货币进行数字化,让货币载体从贝壳、金属、纸币,进步到电子数字,是正路。抛弃国家主权,凭空靠算法创造所谓的“共识”货币,实践中问题一堆,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反而会捣乱破坏。
靠谱的货币,数字化了没问题,是正路。靠数字化产生的货币,不靠谱,怎么折腾都是弯路。人类社会在数字化货币问题上先走了弯路,但以央行DCEP为标志,算是拉回了正路。
【02、央行DCEP是M0的新形式!】
央行DCEP并不是一种“破坏性创新”,而是对央行货币体系M0、M1、M2的技术性补充,与原有的银行货币体系完全相容。
因此,也不要扯太远,说央行发行了数字货币影响会多么大,甚至要突破美国主导的SWIFT货币结算体系,这有些过度解读了。
人民币体系是中国经济运行的最重要基础之一,人民币数字化的发展,不应该过于激进。原则就应该是稳步推进、不断微小改进提升效率,尽量不对经济运行造成负面冲击。
目前来看,央行DCEP就是人民币现金的一种形式,只是M0的一个新形式。除此之外,对现有人民币货币银行体系的运行,几乎毫无影响。但需要对人民币货币体系里M0、M1、M2等基础概念更新补充说明,将央行DCEP、支付宝、微信钱包这些新生事物容纳进体系。
按原始定义,M0就是“流通中的现金”,公众手里的纸钞和硬币。银行和央行作为货币体系维护者,拥有的现钞不是M0。
银行甚至会定期将现钞烧掉旧换新,维护起来挺麻烦。为了维护现钞,央行需要印钞,要防假钞,要回收销毁旧钞。商业银行运输现金要运钞车,保安配枪,平时要防抢劫犯。银行网点下班了要数钱盘点,平时要经常人工点钞或者用点钞机,要查验假钞。这都是纸币形式的现金带来的麻烦。
央行DCEP也是流通中的现金,是M0,但是这些麻烦全都没有,技术上显然是先进的。
M0直接用于各类日常小生意的支付,纸币换了主人,对应的商品或者服务交易就完成了。央行DCEP出来了,功能和纸币完全一样,手机上点几下,支付完成,钱包里人民币数量增减。
2019年末,流通中的现金M0是7.7万亿,而广义货币M2是198.6万亿。M0只占整个货币体系中很小的一部分。所以DCEP规模也大不到哪去。
从形式上看,央行DCEP和支付宝、微信支付用起来很像,那么人们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里的钱,是M0么?不是,只有央行DCEP这种数字货币是正宗的M0。
支付宝余额和微信零钱、余额宝、微信理财这些,算是M1和M2。这就需要进一步解释,什么是M1和M2。
【03、DCEP概念上比支付宝更清楚直接】
从定义上看,M1包含了M0,M2又包含了M1。M0对应的生意是用现金,M1对应的生意还可以开支票转账。公司做生意一般不会用现金,开支票或转账更常见,金额也更大。所以M1直接代表了经济活动规模,其数值是M0加上单位和公司的活期存款(只有这个能开票和转账)。
2019年末,M1是57.6万亿,说明公司之间的生意往来,比小商贩用M0现金支付的生意大得多。要注意,个人在银行里的存款不是M1(是M2),因为人们一般是从银行里取出现金,再去买东西,极少有人开支票或者转账。不能直接用来做生意的“钱”,就不是M1。
如果客户用支付宝余额、微信零钱买了点东西,按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现金支付差不多,似乎应该算M0。但是在货币体系层面,从银行的角度看,这是M1起了作用。个人放在支付宝和微信里的零钱,在银行看来不知道是谁的,只知道是支付宝和微信这两公司开户存的钱在那动来动去,这是M1的概念。学术性地来说,这些钱算是M1。
支付宝余额与微信零钱,对应小微经济,占比还越来越高,从功能上就是典型的M0。如果能修改定义,将之归入M0,似乎更合理。但是有些技术性的麻烦,可能还是放在M1合适。
央行DCEP、支付宝余额、微信零钱,这几个移动支付手段一起,逐渐取代纸币。现在街头小偷小摸的少了,乞讨要钱的少了,移动支付的影响已经很大。
M2就是M1加上各种“存款”,如居民定期活期存款、单位与公司定期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等等。这些“存款”没法直接用来做生意,但是可以确保安全,数值明确,只需要一道手续就能变成M1,也叫“准货币”,都认为这就是可以用的钱。
余额宝、微信货币基金里的钱,这些是在收利息的,算是M2。变成M1就是一下的事,这也是移动支付带来的好处。央行DCEP,既不是M1也不是M2,它就是简简单单的M0,概念上比支付宝和微信里的钱要清楚直接。
【04、不要过度引申DCEP的意义】
央行DCEP里有一个“碰一碰”,是说两人手机都没信号离线了,也可以进行支付,和纸币一样。这个支付宝和微信零钱是不行的,没信号就等于没钱了。这是因为央行DCEP与支付宝微信支付技术上的差别,底层架构是不一样的。
央行发行DCEP给银行等运营机构,这些机构又兑换给公众,这叫“双层运营体系”。本来现金就是这么从央行跑到公众手里的。
在这种架构里,小额离线支付麻烦相对小,可以做。而支付宝和微信零钱,离线就涉及到同步,有些麻烦。因为个人一个账号就对应一个支付宝或者微信钱包,离线支付了管理公司并不知道,跑到另一个地方换设备连上线,系统以为钱没花掉,就可能发生透支。
只有在一些特殊应用场合,才敢离线支付,如地铁刷码,没信号也先让过,有信号了再扣钱。但是央行DCEP这种离线支付功能,意义也不会特别大,中国信号还可以。也不是完全没有漏洞,肯定只敢小额用,不太可能完全与纸币现金等同使用。
支付宝、微信支付体系里,慢慢发展出了一些透支、借贷功能,有一些“影子银行”的意思了。但是央行DCEP肯定会严格守住M0的基本功能,央行数字钱包不会搞透支、借贷,不去影响银行体系的这些功能,避免对现有银行体系造成冲击。
至于一些媒体文章说的“跨境支付”、“替代SWIFT”、“数学建立货币信任”,让人民币国际化一举成功,这似乎有些引申过度。
人民币数字化当然是好的,对日后推到国际上肯定有帮助,但基本不会是最关键的环节,不太可能因为有了“数字化人民币”,就顺利推行下去了。
▲2018年5月越南禁止游客使用非法的支付宝与微信支付渠道
从中国游客在境外使用移动支付的经验来看,用支付宝、微信支付并不难,但前提是要合规,当地政府要批准这种支付,也要有本地结算公司。如果商家与游客绕开当地政府监管,私下使用移动支付在中国结算,那会涉及逃税,是对国家货币主权的侵犯。
如2018年5月,越南就传出禁用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新闻,其实说的是禁用非法的支付结算,越南官方认可的支付宝与微信支付还是可以的。央行DCEP推出后,在境外不太可能取得更突出的进展,同样需要各国政府的认可与配合。
如果人民币国际化时机成熟,央行DCEP会起到“助力”的作用,但不太可能成为“主力”,还是需要诸多方面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