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惑我们多年的”加浆”真相

七十年代中期,国家提出发展低度白酒。据“有关部门”说,发展低度白酒,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应、节约酿酒用粮、有利于身体健康、促进白酒行业科技进步。

那么问题来了,低度白酒怎么生产?传统白酒蒸馏出来的酒大都在60度左右(最高的度数可以达到70多度)。这要把酒变成30度、40度可怎么整?

迷惑我们多年的”加浆”真相

专家们发挥奇思妙想,终于想到奇招:加浆。

什么是加浆呢?

说白了,其实就是往白酒里加水。为了听起来专业一点、高格调一些,所以改叫“加浆”,这种在民国时期被认为是犯罪的行为,却成为了八十年代的主流。

迷惑我们多年的”加浆”真相

所以,低度白酒无论怎么生产,加水是必然的环节。不过,如果我们直接往原酒中慢慢加水,我们会发现,酒会变得很浑浊,有些加过水的酒甚至像饺子汤一样浑浊,不过这些问题难不倒我们的“砖家”,酒的浑浊问题很快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得到解决。

可是问题又来了——酒加过水后,又通过各种吸附剂、通过冷冻法、活性炭吸附法或者树脂吸附法来净化它,那么酒的味道也变淡了啊!肿么办?

很简单,为了让低度酒不失高度酒的风味,有良心的酒厂,会往酒中添加高级调味酒(宝贝级别,很贵的哦);没有良心的酒厂,那就是直接添加香精香料。

好吧,一斤酒终于变成了两斤酒、三斤酒,又“节约”了粮食,又“提高”了经济效应。

迷惑我们多年的”加浆”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