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與司馬懿真正的正面交鋒是幾次?

諸葛亮在《三國演義》裡是“六出祁山”,打得熱熱鬧鬧的,而正史記載諸葛亮親自指揮的北伐戰役實際共有五次,還有一次是魏軍進攻,遇雨又後轍了,這一次諸葛亮並不在場。諸葛亮與司馬懿正面交鋒只有兩次,即第四和第五兩次北伐,也是司馬懿獲得魏明帝重用以後之事。結局是,司馬懿“吾便料生,不便料死也”,點贊諸葛亮為“天下奇才”。

諸葛亮與司馬懿真正的正面交鋒是幾次?

根據史書記載,諸葛亮親自指揮的北伐戰役分別是:228年1月出祁山,後因街亭兵敗退軍;228年12月出散關攻陳倉,20餘日沒有攻下來,後因糧食耗盡而退兵;229年春,進攻佔領陰平、武都兩郡而歸,雙方大軍並沒有交戰;231年2月出祁山,也因糧供給不上而退兵;234年經斜谷出五丈原,諸葛亮病死而退軍。其中,230年7月,魏軍對漢中發起的進攻,雙方因大雨未交戰,史書中卻未記載諸葛亮在前線指揮。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兩次正面交鋒情況如何呢?首次對決是在231年2月,諸葛亮第四次率軍攻魏,包圍了魏軍部署在祁山地區的賈嗣、魏平部,並用木牛運輸糧草,以保障其後勤供給。當時,魏軍既要防東南方向的東吳,又要防西北方向的鮮卑。此時,主持對蜀漢作戰的大司馬曹真生病,魏明帝曹睿只好將在荊州一帶設防的司馬懿調來,予以重用,讓其坐鎮長安,主持抵禦蜀軍。

諸葛亮與司馬懿真正的正面交鋒是幾次?

《晉書·宣帝紀》記載稱“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表明魏明帝對司馬懿予以高度信任。司馬懿接受重任後,即以主力救援祁山,並抓住蜀軍遠道而來,糧食有限等缺陷,採取憑險堅守的戰略,不與蜀軍主力決戰,用時間來拖垮蜀軍。諸葛亮得知司馬懿進軍的消息後,留下一部繼續進攻祁山,自己則親自率軍迎戰司馬懿。這中間圍繞上邽的麥子,魏、蜀兩軍主力在上邽以東遭遇。但司馬懿按照既定戰略,立即收兵據險防守,不與諸葛亮交戰,諸葛亮只得率軍退回。

一直到了5月,司馬懿才派張郃去攻擊祁山的蜀軍,自己率中路軍與諸葛亮正面對峙。這也是在部將的紛紛要求下,司馬懿不得已伸出頭來,率軍與諸葛亮蜀軍正面交戰,不料魏軍大敗,被俘三千人。司馬懿隨即退軍保衛大營,繼續堅守不出,按照既定戰略耗時間。到了六月,蜀軍終因糧盡,諸葛亮只得退軍。

諸葛亮與司馬懿真正的正面交鋒是幾次?

第二次正面交鋒是在234年2月,諸葛亮率領十萬大軍,出斜谷口,開始了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北伐。這次北代是與孫權約定同時舉兵伐魏。面對吳、蜀兩國同時舉兵,魏明帝繼續以司馬懿主持西線防務,對陣諸葛亮。曹魏的軍事部署重點則是對付東吳的進攻,明確要求司馬懿沿用上一次的禦敵方針。《三國志·魏書·明帝紀》載:“但堅壁拒守,以挫其鋒,彼進不得志,退無與戰,久停則糧盡,擄掠​無所獲,則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勞,全勝之道也”。

公元234年4月,諸葛亮大軍進至渭河後與曹魏大軍形成對峙。諸葛亮屯兵五丈原的同時,還派兵進攻北原。北原位於渭河北岸,若蜀軍攻取北原,則將切斷長安與隴西的通道,威脅司馬懿的後方。司馬懿派郭淮駐防北原,卡住了諸葛亮的進軍路線後,堅決據險不戰,迫使諸葛亮不得不在五丈原與魏軍對峙。這顯然是蜀軍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諸葛亮只好在這兒住下了,既安家還種田,搞持久作戰。你司馬懿會耗,我諸葛亮也會耗。

諸葛亮與司馬懿真正的正面交鋒是幾次?

7月,東吳在東線作戰失利,魏、蜀兩軍在五丈原也相持了一百多天,儘管諸葛亮想盡辦法刺激司馬懿出戰,但司馬懿始終不為所動。8月,諸葛亮終於積勞成疾,一病不起,歿于軍中。從而結束了與司馬懿的第二次正面交鋒。諸葛亮死後,蜀軍秘不發喪,整軍後退。最後的結局“窮寇莫追”,司馬懿遙送蜀軍回家,並留下著名感嘆:“吾便料生,不便料死也”,並贊諸葛亮“天下奇才也”。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兩次正面交鋒,其實無所謂誰勝誰負,對各自的戰略目標來講,只是打了兩次太極拳。諸葛亮出祁山,次次不成次次出,這是以進攻的姿態來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同時也守住蜀漢的江山,雖然勞民傷財​,但那會兒的情形容不得你安居樂業。司馬懿勝了嗎!“侵略者”在你的地盤撤了野,曹魏則是次次看著“侵略者”拍拍屁股走人,次次追究不了責任。待到姜維做完十一次北伐過後,蜀國沒了力氣,也就只好亡國了,這就是國之所以立與亡之故,舉國上下合力發展才是。(文/蔡駟 圖/網絡) (文/圖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