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聯盟》最正確的打開方式:雖與史實不符,但情理之中

最近,《軍師聯盟》的開播引發了諸多三國愛好者的熱烈討論,對其評價也褒貶不一。筆者也認真觀看了相應劇集,覺得《軍師聯盟》的劇集中確實存在諸多與歷史不相符合的情節,雖然不能算得上市中規中矩的歷史正劇,但其在某些人物,諸如荀彧、荀攸、郭嘉、鍾繇等一班曹魏老一代謀臣的解讀和演繹上還是較為精準的,同時,該劇在情節的雜糅和虛構上也並非毫無頭緒的空穴來風,亦有其道理。故而筆者認為,《軍師聯盟》是一部“歷史之外,情理之中”的藝術作品。

《軍師聯盟》最正確的打開方式:雖與史實不符,但情理之中

.

一、盤點《軍師聯盟》幾處與歷史不相符的情節

第一,時間線索混亂,出現了將各個時間段事件雜糅的情形。首先是曹操進爵魏公、魏王以及曹丕被立為魏王太子的時間。根據《三國志》的相關記載,“(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董昭等謂太祖(曹操)宜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勳,密以諮(荀)彧。”亦即公元212年,曹操想要進爵魏公,而後遭到荀彧的反對,故而擱置,是年荀彧逝世,次年,即公元213年五月丙申,根據《三國志 武帝紀》的記載“天子使御史大夫郗慮持節策命公(曹操)為魏公”。之後到了公元216年(建安二十一年)夏五月,根據《三國志 武帝紀》的記載“天子進公(曹操)爵為魏王。”而次年,即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根據《三國志 文帝紀》的記載,曹丕被“立為魏太子。”因此,這一條主線的時間順序是,曹操進爵魏公(213年)——曹操稱魏王(216年)——曹丕被立為魏太子(217年)。故而,劇中跳過了進爵魏公階段直接進入到了魏王階段。

《軍師聯盟》最正確的打開方式:雖與史實不符,但情理之中

.

其次是關於荀彧、崔琰活動時間的問題。史載,荀彧於公元212年,即建安十七年逝世,次年曹操才進爵魏公,公元216年,即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才稱魏王,而此時荀彧已經過世數載。故而荀彧是不可能在在世的時候稱呼曹操“大王”。而崔琰則是在公元216年因為幾句評語而獲罪,《三國志 崔琰傳》載:“琰本意譏論者好譴呵而不尋情理也。有白琰此書傲世怨謗者”故而曹操震怒,先處罰崔琰令其做徒隸,後賜死。崔琰之死距離荀彧之死已有數年時間,故而劇中所描述的二人合力相助曹丕為魏王太子的情形亦不符合歷史。

第二,荀氏家族並未未捲入立嗣。上述所言,荀彧逝世與公元212年,而荀攸則於公元214年逝世,崔琰於公元216年被賜死,而曹丕被立為魏王太子則在217年,雖然距離崔琰離世時間尚近,但二荀此時確乎逝世已久,因此是不大可能參與到其中的。故而,二荀和崔琰協助曹丕登位並非歷史事實,而是藝術演繹。

《軍師聯盟》最正確的打開方式:雖與史實不符,但情理之中

.

第三,將歷史上有關賈詡的內容轉移增加到司馬懿身上。《軍師聯盟》的主角是司馬懿,但是歷史上司馬懿正式出場的時間並未像劇中那樣早,雖然司馬懿和陳群等確實在歷史上組成了“太子四友”,協助過曹丕擊敗曹植,奪取太子之位,但司馬懿的作用並非是劇中所言舉足輕重。有些劇中司馬懿交給曹丕的方法也非歷史上司馬懿的手筆。最典型的是,劇中,司馬懿告誡曹丕“不違子道”,這實際上是曹魏謀士賈詡所教,而非司馬懿,《三國志 賈詡傳》記載:“是時,文帝為五官將,而臨淄侯植才名方盛,各有黨與,有奪宗之議。文帝使人問詡自固之術,詡曰:‘原將軍恢崇德度,躬素士之業,朝夕孜孜,不違子道。如此而已。’”而根據正史,曹丕上位太子,很大程度上亦是賈詡幫襯而非司馬懿。而劇中確乎有將賈詡的諸多事蹟轉移增加至司馬懿的身上。

以上即筆者所認為的幾處較為重要的歷史錯誤,當然,《軍師聯盟》的歷史錯誤遠非這幾部分。但是,既然是藝術作品,那麼也應該允許其有所改編、有所突破、有所創新,而在筆者看來,《軍師聯盟》在相關情節上的改編也並非天馬行空,亦有其依據。

二、《軍師聯盟》相關情節設計的合理之處

《軍師聯盟》雖然不是歷史正劇,但其確有精彩之處,其對相關情節的設計和重構,雖然打破了歷史的本來線索,但亦能自圓其說,給予觀眾思考。在筆者看來,《軍師聯盟》的合理創新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第一種,是在符合歷史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挖掘。在筆者看來,典型的片段即荀彧與曹操的最後訣別以及荀彧在見到空食盒後的反應。在荀彧與曹操最終訣別時,荀彧有這麼幾句聲淚俱下的臺詞:

“臣二十年前追隨明公,就堅信明公會匡扶漢室、拯救黎民,二十年過去了,臣左右支絀、苦心維持,小心翼翼地拿捏著這尷尬的分寸,指望臣的理想和明公的志向可以並存。可是今日,臣簡單了。今日臣,只能回答,失望二字。”

“當初明公奉迎天子以令諸侯,我們共同起誓永為漢臣,可是今日的明公還是漢臣嗎!”

這裡很好地運用了藝術手段,還原了荀彧在曹操欲進爵魏公時的無奈、心酸甚至於悔恨,這樣的臺詞描繪是精準的,表現了荀彧此時矛盾的內心,事實上,亦符合《三國志 荀彧傳》荀彧反對曹操進爵魏公時所表達的“以為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而荀彧見到曹操所贈空食盒時,一句獨白即:

“出仕三十年,荀彧今日終無漢祿可食。”

很巧妙地解讀了空食盒的具體含義,堪稱一絕。

《軍師聯盟》最正確的打開方式:雖與史實不符,但情理之中

.

第二種,是將類似人物的事蹟進行重疊組合。在筆者看來,典型就是將賈詡和司馬懿的形象和參與的事件柔和起來。不難發現,在《軍師聯盟》的前半段,尤其是司馬懿和曹丕的對手戲中,許多對話都是歷史上賈詡所教給曹丕的(最為形象的即上述例子),而賈詡和司馬懿二人在為政處事上,確乎有相似之處,都擅於隱忍、深曉明哲保身,而後世對二人的評價也是頗具爭議,故而《軍師聯盟》有意沒有設計賈詡的形象,是否是覺得司馬懿和賈詡二人類似,故而將兩者形象融合。以至於觀眾在看司馬懿時隱約也有賈詡的影子。雖然不符合歷史,但由於二人個性類似,合而為一也未嘗不是一種智慧的融合和大膽的嘗試。

第三種,根據共同的利益訴求,雜糅不同時間段的事件。在筆者看來,典型的事件即荀彧和崔琰聯合協助曹丕登魏王太子位。這個橋段是歷史上沒有的,但是曹魏內部分為汝穎集團和譙沛集團兩大陣營則是確乎有之,而曹植的屬官丁儀則屬於譙沛集團,曹操是譙沛曹氏、夏侯氏的領頭人,其之所以想要扶植曹植,也有希望扶植自己家鄉勢力的私心。而崔琰雖然不是正統的汝穎集團,但是清河崔氏亦是世家大族,世家大族不敢說有共同的道德追求,但是最起碼是有共同的利益訴求的,因此,劇中表明上荀彧和崔琰的合作是因為二人共同的信念和理想,實際上背後還隱含這世家大族的共同利益訴求。因此,設計這樣一個情節從歷史上看,亦有合理之處。

三、《軍師聯盟》所表達的

那麼,《軍師聯盟》既然不按照傳統的手法,而採取了其與眾不同的敘事方式,其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麼?筆者認為,《軍師聯盟》播出半部,所想宣揚的大抵有以下幾點:

第一,討論任人的標準。這在第一集月旦評的開場以及司馬懿和楊修的辯論中就隱約有體現,之後又轉移到了郭嘉和荀彧對曹操立嗣不同的態度,當然,以上的橋段歷史上都沒有記載,而《軍師聯盟》花費這麼大的經歷所要表達的應當也是對於用人標準的討論,即到底是以長(舊的立法)合理,還是以賢(新的秩序)合適,雖然劇中以曹丕為代表的立長派獲勝,但也並不能說明該種方式即為最優方式,標準孰優孰劣還是有待後人評說。

《軍師聯盟》最正確的打開方式:雖與史實不符,但情理之中

.

第二,弘揚一種堅守。這主要是通過荀彧和崔琰兩個角色的塑造表達出來的。荀彧其人出身潁川荀氏,後既是家族領袖又是士林領袖,且其長期堅守匡扶漢室的理念,因此,當形勢發生了變化時,他的內心是矛盾的,於是在劇中,他說到:

“我棄袁紹而投明公,那是因為在萬古長夜當中,哪怕是一盞微弱的光芒也會讓你身不由己地追隨這光芒,至死方休,而明公就是這光芒。可是如今二十年過去了,天下大亂未止,而人心的初衷卻是漸行漸遠,你說,我這一生,到底成全的是什麼?”

而這種堅守最終使得荀彧和曹操分道揚鑣

就如崔琰在劇中所說:

“荀令君不在了,一個時代因他而結束了,許多人的希望也因他而結束了。”

而荀彧身上的,正是一種士人不忘初心、敢於擔當的精神。這種精神雖然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暫時塵封,但是卻能夠引發後人的思考。

而劇中崔琰下獄後昂然赴死,他也說到:

“我們這代人,已經沒有什麼選擇了,後世說我們愚忠也好,迂腐也罷,總得有人去做吧,哪怕是一點光,也要給後來者照個亮”

所要表達的也是不願意因為形勢的必然改變而捨棄最初的信念。

《軍師聯盟》最正確的打開方式:雖與史實不符,但情理之中

.

而如荀彧、崔琰之流,正史上中正平和、光明磊落,漢末士族的錚錚之鐵骨、鬱郁乎品質,於影視劇中亦不乏對信念的堅守和勇敢擔當,此亦是當代知識分子所應反思和追求的。

《軍師聯盟》的劇集業已過半,至此,曹魏的第一代謀士已經基本謝幕,令筆者感到遺憾的是,有些重要人物如劉曄、蔣濟等能和司馬懿有對手戲的角色並未出現。那麼,該劇最精彩的部分是已經完結還是仍有精彩繼續,《軍師聯盟》對之後的故事如何解讀?荀彧的時代結束,接下來的時代又該是怎樣的?筆者認為還需拭目以待。

配圖源自影視劇《軍師聯盟》

歷史堂官方團隊原創作品 文:陳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