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期货”模式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如何?

小舟话江湖


“保险+期货”模式对农户管理价格风险,稳定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积极意义,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保险+期货”发展。2018年,我国“保险+期货”试点公司从2016年的8家增加至12家,保障水平达130亿元,试点品种包括大豆、玉米、鸡蛋、棉花、白糖、天然橡胶、苹果和红枣等8个,试点地区扩大至23个省的99个贫困县,贫困县试点数量占比接近60%。2019年6月,财政部印发通知,在内蒙古、山东、湖北、湖南、广西、海南、贵州、陕西、甘肃、新疆等10个省(区),开展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的以奖代补试点,试点品种由各省(区)自主确定(不超过2个)。随着以奖代补政策的出台,中央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品种,已经基本包含主要的大宗农产品以及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


期货张经理


好兴奋,这个题目是当初我研究生毕业论文选的题目,来把当时的论文部分和大家做一段分享。

1.保障农户收益风险,实现保值增值

新型的“保险+期货”模式解决了农产品集中上市期价格下跌风险,解决了传统“一口价”的弊端,打通了粮食销售渠道,同时通过基差点价,价格保险规避粮食价格下跌风险使农民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收入。如果农产品价格低于保险合同的目标价格,农民可以通过差价赔付获得更高的预期收入;如果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可以直接选择卖出价格更高的现货,实现更高收入,稳定收益,保障了其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灾害

当农民使用已经上市的期货农产品货物申请抵押贷款业务时,银行会考虑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当价格下跌时,农作物价值贬值,银行贷出的货款就会出现风险。基于这样的问题考虑,一般银行会以当时货物价值总额的50%甚至更低贷款,这样农户资金利用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对农产品实行价格保险,农产品贬值的风险就会被降低,那么银行会给农户按货物价值更高比例贷出货款,农户的商品不仅实现了价值保值和增值,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资金使用率。

2.分散了保险公司经营风险

从保险再保险的视角,具有较高流动性,透明性的期货市场,为保险产品提供了定价支撑。随着整个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业务增长的同时,再保险的需求,决定了必须要吸收这样一个很大的风险池子来转移风险。有了风险补偿和保障,保险公司就可以设计更加灵活的保险产品,这有利于将“保险+期货”模式效果最大化,农业“保险+期货”业务不断扩大,更多农民可以直接参与价格保险试点。同时也有利于争取政府支持,推动“保险+期货”向政策性农产品价格保险转型,建立持续机制。同时,保险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通过这种模式间接参与期货交易,为保险公司开辟了新的业务模式,增强了期货市场的活跃度。

流程

3.解决定价瓶颈,提高农业保险科学性

期货公司获得权利金收益的同时承担了价格下跌的风险,期货公司借助期货市场通过期货复制期权对冲风险,具体做法在期货市场卖出同一个月份的期货合约。期权行权概率会随着现货价格的下跌而增加,随着现货价格的上涨而降低,直至行权概率为0。同时期货市场上的仓位进行相应的调整,增加或减少,期货公司在跟随期货市场价格的变化过程中,不断通过调整头寸来对冲风险。具体而言,操作过程是动态调整期货合约的头寸实现Delta中性对冲。Delta中性策略的最大特点就是利用期货代替现货调整风险头寸,来对冲价格变动带来的方向性风险。

虽然我国现货市场较为发达,但它并未形成权威的和有代表性的现货定价基础。在“保险+期货”模式下,使用期货价格作为农产品价格保险的定价标准,能够解决保险定价难的问题,还可以提高保险产品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大程度上保障农民收入。

理赔现场

发展“保险+期货”模式必要性

在现有的目标价格改革政策框架下,推出“保险+期货”模式,农产品价格保险成为价格直补的有力补充,依托保险作为将分散的农户与期货市场联系起来的纽带。它不影响现有直接补贴制度的正常运行,也不会限制保险试点的市场化效应。保险公司不再仅仅是“看天吃饭”式的被动赔付,而是积极开辟农产品销售渠道,稳定农户收入,实现农民收入稳定的目的。与此同时期货公司通过期货交易,转移市场价格风险,这样一个合理的链条,通过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的方式,实现了规避风险的效果。通过保险和期货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规避风险,将复杂的操作简化为简单的保险模式,更有利于普通农民理解和接受。

保险+期货

1.价格保险模式在发挥市场化利益激励机制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功能,运用市场化手段保护农民利益,提高价格保险的市场化运行水平,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助力我国扶贫战略,是一次积极的探索。

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利用市场化手段保护农民利益,减轻政府财政支出,助力我国扶贫战略,更是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重要体现。与以往的输血扶贫相比,可以实现更加准确的扶贫。在不会破坏市场价格机制的前提下,它还可以刺激当地的造血机制。从市场角度,保障农户收入的空间还很大,有更多可以探讨的问题。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可以有效地利用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机制,来完善传统的再保险机制。

2.提升农户的风险意识和保障程度,完善农产品补贴制度,探索可持续的保险价格补贴模式。降低农户的种植成本,提高市场风险防范意识。

郑商所

3.解决财政补贴资金不足、预算安排困难的问题,降低行政成本的支出。

4.“保险+期货”模式改变了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劣势。

将期货公司对冲价格风险的专业能力与保险公司研发优势相结合,不仅发挥了期货公司的专业能力,而且找到了服务“三农”、服务实体经济的新途径。它丰富了保险产品种类,最终实现农户、保险公司、期货公司共赢。同时提高了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还可以直接提高农户利用农产品现货进行融资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优化市场结构,提高市场流动性,丰富期货市场品种。


职业交易员


农业“保险+期货”模式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如何?最主要还是风险对冲。农民种地,更多的是靠天吃饭,究其原因一方面种地看天气,另一方面本来是只会种的农民,却往往还要做不擅长的采购,管理,销售等等,自然是赶鸭子上架。

如果给农民种地加上个保险,让农民只负责去种,而把采购、销售等交给更为专业的人去做,在经过长时间的试验,农业“期货+保险”应运而生,利用期货市场的风险转移特性把农民的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

首先。期货公司与保险公司设计保险产品。其次,投保人购入保险公司相关产品价格保险,同时,保险公司则通过期货公司买入看跌期权进行再保险。

首先是以商品期货交易所公布的价格为基础,设计保险产品,保险期内产品平均价格低于保险约定价格时,按照保险条款,期货公司对保险公司进行赔付,投保人则通过保险公司获得赔付。


设定目标价格会考虑农户的生产成本、人工,以及一定范围的稳定收益,保障农户一年辛苦不会白费。保险期限内,期货交易市场的平均价格低于目标价格,中间的差价由保险公司赔偿。

“保险+期货”模式改变了传统农民种地靠天、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各自为战的不足,将期货公司对冲价格波动风险与保险公司保险产品研发优势相结合,既发挥了期货公司的专业能力,为服务“三农”、服务实体经济寻找到了新的途径,又丰富了保险产品的种类,最终实现农户、保险公司、期货公司三方共赢,从而稳定农户收益。

把专业的操作交给专业的人,农民只负责种。可能国内不流行,国外早已如此。如果解决了农民的问题,民定则富,民富则国强。既是国之重器,当自为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