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糖尿病,要注意做好這10件事,避免糖尿病足找上門

糖尿病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疾病,其最大的表現就是患者體內血糖超標。目前臨床上對於糖尿病,還沒有徹底治癒的方式,也就是說,患者只能依靠藥物、注射胰島素、生活調整等方式來進行控制,但這卻不是糖尿病最恐怖的地方,真正需要患者警惕的,其實是:併發症!

患有糖尿病,要注意做好這10件事,避免糖尿病足找上門

臨床上最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就是:糖尿病足!主要是因為,持續升高的血糖造成了下肢動脈血管逐漸硬化、血液循環變差,同時高血糖還會導致肢端神經損傷,致神經感知、修復能力下降,一個足部皮膚小小的破損,都可能會發展為潰瘍、壞疽;

而且,由於糖友們血液中的糖分過高,這就為細菌、真菌等繁殖生存提供了溫床,導致外傷久久不愈、壞疽等問題出現,在嚴重情況下,甚至還會面臨截肢結局!

患有糖尿病,要注意做好這10件事,避免糖尿病足找上門

不過,幸運的是,糖尿病足也是可以通過預防來降低病發可能的,特別是以下幾件事要做到位:

1、控制血糖增長:糖友們應按照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定期觀測血糖的變化,一旦出現血糖失控、用藥無效等情況時,還需就醫調整下一步的用藥,直到將血糖控制穩定為止;

患有糖尿病,要注意做好這10件事,避免糖尿病足找上門

2、飲食調整:糖尿病依靠藥物是遠遠不夠的,患者還需把握自身飲食,平衡全天攝入食物的熱量,對高脂肪、高熱量、高糖分的食物需儘量避免,每餐攝入量以7分飽為最佳;

3、足部清潔:為了預防足部真菌感染出現,應每日對腳進行清洗,洗腳儘量用溫水,水溫把控在37℃左右,與體溫大致相當就可以了。不過,患者由於疾病的影響,末梢神經的感知能力會有所下降,對溫度和痛覺感知不明顯,所以可能出現水溫感知障礙,應提前用手或溫度計進行水溫測量,然後再開始洗腳;

患有糖尿病,要注意做好這10件事,避免糖尿病足找上門

4、避免長時間泡腳:除了要注意足部衛生之外,糖友們還應避免長時間的泡溫泉、泡腳等,因為足部的神經和皮膚已經變得非常脆弱,長時間在熱水中浸泡,容易引發皮膚破損,給壞疽留下突破口,所以應儘量避免;

5、鞋襪要乾淨:鞋襪穿著時間過長、受到足部出汗的影響,很容易滋生細菌或真菌,從而引發“真菌感染”,也就是大家所說的腳氣。一旦出現的話,就可造成皮膚破損、潰瘍等問題出現,所以應保持乾淨的鞋襪狀態;

患有糖尿病,要注意做好這10件事,避免糖尿病足找上門


6、鞋子選擇:對於糖友們來說,應該選擇柔軟舒適的鞋子,比如布鞋、運動鞋和休閒鞋等。對於皮鞋、橡膠鞋等透氣性較差的鞋子要儘量避免。另外,即便是在夏季,也最好不要選擇露腳趾、腳跟的涼鞋,以免出現劃傷、磕碰傷等問題;

7、定期修剪指甲:糖友們在洗完腳之後,可以對腳趾甲進行修剪。因為這時的指甲比較柔軟,容易操作,最好是將指甲修成方形狀態,以免指甲劃傷皮膚;

8、加熱毯使用要謹慎: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應儘量避免使用局部加熱的輔助工具,比如電熱毯、暖水袋一類,由於自己對溫度感知不敏感,所以很容易出現皮膚燙傷;

患有糖尿病,要注意做好這10件事,避免糖尿病足找上門

9、雞眼別隨便處理:如果糖友們腳上出現了雞眼、腳墊等,不應擅自處理,最好是去醫院進行專業的諮詢,根據醫生建議選擇適合的處理方式;

10、運動:糖尿病最不能少的就是適當運動,既能夠幫助自己控制體重,同時還能消耗身體內多餘的糖分。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如果已經發展到糖尿病足的階段,就需避免劇烈的運動或不運動,以免加重病情發展。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一點,每天應時刻觀察足部的變化,包括了腳趾之間的趾縫。一旦發現有潰瘍、破損等問題,就要積極就醫進行檢查,看是否已經出現了糖尿病足。在確診後,也應按照醫生建議進行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