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坭興陶精品展示,欽州坭興陶歷史收藏珍品

坭興陶雖然在清末民國初期發展繁榮,但是古陶作品多在民間收藏者手中建國後,政府十分重視坭興陶發展,坭興陶分別經過了國營企業階段和私營小公司階段。這期間,創作出了一大批坭興陶作品出現了一批現當代坭興陶藝家和精品。精選如下:

白泥蓮花圖瓶:此瓶通身以白泥為胎、泥質細膩、打磨光滑。一面雕胎填紅“荷花圖”一幅,荷花姿態婀娜,水草婆娑,詩意洋溢。邊注:“乙卯年七月中浣日於古安州作”,底款鈴刻“和記”,作於乙卯年,即1915年。

紅泥陶雪梅圖壺: 此壺腹部刻兩枝梅花,一主一次,相互映襯,題名“梅雪交輝”,雖無雪,意映然,背面雕刻楷體“石乳”二字。落款為“時乙卯季秋下浣作”,落款為“主人”。“乙卯年”為1915年。

紅泥撫松圖:高35.3釐米、口徑8.1釐米、底徑9.3釐米。起口淺直、斜寬折肩,長腹,下腹漸收、折脛、圈足。器腹用白泥繪撫松圖,畫中一長者身著長袍,袖手扶靠在蒼松,聆聽松濤聲。款題“丙辰夏月壁涵制於甯越古郡”。底部鈐陽文楷書方印“黎家造”。“丙辰年”為1916年。現藏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紅泥撫琴圖瓶: 高60.9釐米、口徑199釐米、底徑153釐米。大撇口1,直徑圓肩,瓜形腹,受脛,平底,底鈴“曾湘 記”印。器腹以白泥描繪遠山亭閣,松石旁一位高士盤坐彈琴,呈高山流水意境。題書:“民國七年秋季上浣日。福臣氏作”。中華民國七年即1918年。

窯變壽桃壺:高12.2釐米、口徑25釐米、底徑6釐米。器形塑作壽桃形,桃形蓋鈕、蓋緣有兩凸起與壺口缺口契合。乳狀流,桃枝式曲柄,平底。窯變呈蟹青色,壺肩剔刻五片桃葉呈白泥色,深淺兩色相襯,顯得生機盎然。腹部一面刻雙鉤楷書“仙品”,背面題刻行書“乙未仲春仲浣作”。底鈐陽文楷書長方印“欽州章”、“秀聲”。“乙未年”為1919年。現藏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清代坭興陶精品展示,欽州坭興陶歷史收藏珍品


清代坭興陶精品展示,欽州坭興陶歷史收藏珍品


清代坭興陶精品展示,欽州坭興陶歷史收藏珍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