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协议”出台前的巴以内部形势

燕南66 |“世纪协议”出台前的巴以内部形势

6月25日,在位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联合国西亚经济社会委员会总部前举行的示威游行中,一名示威者手举写

自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政府就在构想旨在解决巴以冲突的中东和平新方案——“世纪协议”。这一协议由特朗普的犹太女婿、总统高级顾问贾里德·库什纳负责拟定。今年6月22日,白宫公布了“世纪协议”的经济方案,即“和平促繁荣:巴勒斯坦人和泛中东地区的新视野”计划,其常被称作中东版马歇尔计划。该方案指出美国将为巴勒斯坦地区筹集大批资金,以提供全方位的经济援助,尤其是集中于基础设施和商业项目。然而,该计划一出就遭到中东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强烈抗议。无论是政界、学界,还是各大媒体,普遍认为此经济方案注定要失败,因为其本质是以经济恩惠换取主权,试图迫使巴勒斯坦对所占领土和独立建国等政治诉求作出妥协。近日美国政府为避免干扰以色列9月重新举行的议会选举,决定推迟发布“世纪协议”的政治方案。

在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以色列的国家定位及发展走向”的工作坊中,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杨阳教授作了题为《世纪协议出台前的巴以内部形势》的发言。他指出特朗普的和平倡议的内容仍未公布,但前景似乎并不乐观,巴以双方各自的内部政治形势对于世纪协议的成败与否将会有重要的影响。

以库什纳为首的美方和平协议团队表明和平倡议将会涉及包括边界、定居点、安全安排、耶路撒冷和难民问题在内的所有问题,希望双方都能感到足以以此为基础进行进一步谈判。杨阳老师认为,巴以中的任何一方或是双方是否接受协议,或是否愿意讨论协议细节并开始谈判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该计划是否满足了敌对双方的最低要求。对于巴方来说,该计划至少需要承诺巴勒斯坦建国、巴以的边界将以1967年边界线为基础,双方可进行一些领土交换以最大程度保持巴勒斯坦领土的连贯性,承诺巴勒斯坦国的首都为东耶路撒冷地区,并在其主权管辖之下。对于以色列方面来说,协议应满足以色列的安全关切,确保以色列的人口组成以及作为一个犹太国家的存在,边界谈判必须考虑到大型定居点的存在,保持耶路撒冷的统一,保证以色列可不受阻碍地进入其各个区域、居民点和宗教圣地。

第二,主要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人是否愿意支持美国的努力,以使巴以双方接受这一计划,至少以此作为进一步谈判的基础。如果巴方的最低要求得不到满足,阿拉伯领导人不太可能支持这一计划,否则会被指责为背叛了巴勒斯坦事业。

第三,特朗普政府如何在巴以之间发挥影响力也是和平倡议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点。特朗普对巴勒斯坦方面的惩罚持续已久,巴勒斯坦方面知道如果立即拒绝美国的倡议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惩罚,导致巴经济状况继续恶化,自治机构领导地位不稳。以色列方面则已经从特朗普的单方面行动中收益良多,担心如果断然拒绝其和平倡议,既得利益有被反转的可能。同时,特朗普政府也可以采取激励措施:美方如能促成释放所有巴勒斯坦囚犯,允许巴人进入以色列劳务市场,将大大增加巴方接受倡议的可能;另一方面,美国可以为以色列提供防务协定,促进周边阿拉伯国家与巴以共同协商经济发展计划等。

第四,巴以双方的内部形势是否允许其接受该计划。多数巴勒斯坦人质疑特朗普和平倡议的公平性,对于和平计划的态度也日趋强硬。同时,巴勒斯坦迟迟难以弥合的内部分裂也令其难以对可能的和平计划作出连贯的反应。阿巴斯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哈马斯态度负面,甚至可能出现又一轮的暴力局面阻止接受和平倡议。不过积极因素同时存在,如巴勒斯坦内部的力量对比仍有利于世俗民族主义者,而阿巴斯有效地控制着法塔赫,且对于和平协议以及与以色列实现和解等保持温和立场。此外,巴勒斯坦的安全力量仍能保持强大和有效,与以色列的安全与情报部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安全合作。

以色列的内部环境对于重启和谈来说也是麻烦不断。以色列人中对两国方案的支持度从2006年的68%降至2018年6月的49%,18-24岁的年轻人是最不支持两国方案的群体。1993年奥斯陆协议以来不断失败的和平努力以及不断爆发的暴力冲突使两国方案支持者的信心已开始下降,而反对者们则表现出了更强的投入精神,更高超的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这也体现在2019年的大选中。利库德及蓝白党都尽力避免提及支持两国方案,这表明即使是以色列政治版图中的中间派也不再把承诺要在两国方案基础上达成和平协议作为其主要的竞选纲领。尽管利库德和蓝白党似乎在选举中平分秋色,但实际上蓝白党不可能与阿拉伯政党合作,且蓝白党联盟中还包括中右翼政党。总体而言中右翼支持者的支持强度大于中左翼支持者。内塔尼亚胡的去留也为“世纪协议”带来不确定性。如果这位富有魅力的领导人下台将是对右翼势力的打击,也会开启利库德新领导人的竞争,新的竞争者可能会倾向于更为强硬以显示自己是能接替内塔尼亚胡的真正的右翼领导人。

“巴以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中东地区冲突的症结所在。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一方面,巴以间的斗争与谈判是一个国际性问题。其否能达成协议,以及达成何种协议,不仅牵涉着大国的博弈,尤其是美国一连串对以色列的支持行动都显示出它的利益偏向,而且关乎着中东阿拉伯国家和伊朗、土耳其等想成为地区性大国的命运。“世纪协议”的一纸方案是很难协调这复杂的利益关系网络。另一方面,巴以双方和平与否,其关键永远在于他们内部的形势。历史遗留、民族、宗教、地缘政治等多方面的问题只有建立在两者合作意愿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如今巴勒斯坦内部派别林立,以及以色列当局执政的不成功都为谈判与和平解决蒙上了扑朔迷离的面纱,这远不是美国“世纪协议”所想象得那般天真简单。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杨阳教授; 来源: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雅工作坊“以色列的国家定位及发展走向”学术简报; 编制: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燕南66优创团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