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書生進京趕考,所需盤纏從何而來

科舉制的出現改變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局面,許多寒門學子紛紛通過讀書考功名改變了自己和後代的命運。正因為有這巨大的誘惑力,所以許多窮人家的孩子不惜"十年寒窗苦",只為"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為了有朝一日能夠魚躍龍門,無數的寒門學子刻苦讀書,只為博得一個進京參加殿試的機會。

然而,進京之路卻不是一帆風順的,不但要時時刻刻提防沿途發生危險,還要湊夠進京所需要的大量盤纏,可是對於那些平民來說,無疑是不可能的,那古代考生的盤纏究竟從何而來?

古代書生進京趕考,所需盤纏從何而來

首先,地主們為了巴結考生,所做出的政治投資了。畢竟拉攏多個考生,比拉攏一個已有職有權的官員,所付出的成本低太多。一個商人或者地主,如果能夠以不多的資本,投資多個考生,但凡是有一名能夠金榜題名,自己的回報又何止百倍?所以在古代科舉制之下,一旦能夠獲得進京趕考的資格,不管結果如何,都能夠獲得各方的青睞。

古代書生進京趕考,所需盤纏從何而來

其次,朝廷的資助。以明朝為例,會試每三年舉辦一次,在交通並不便利的古代,來自南方的學子,往往在鄉試剛考完之後,便匆匆踏上進京旅程。而北方的學子由於路途較近,就不用出發那麼早。

 對於那些來自南方的學子來說,為了進京參加會試,不但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還有承擔趕考所需的鉅額費用,為了湊夠路上用的盤纏,而那些趕考的學子,往往也會省吃儉用,把自己的身體搞得一塌糊塗。因此在考試前夕,很多學子都因病棄考。

朝廷為了給人才們一個公平的起點,就實施了一項舉措,他們會給路途較遠的學子發放路費補貼。

古代書生進京趕考,所需盤纏從何而來

趕考補貼的款項,考生可直接找當地布政使領取,在領取補貼的同時,還會被贈與一個火牌,考生可以憑火牌在沿路驛站領取馬車一駕,馬車上還插有"禮部會試"黃旗,在當時被稱為"公車"。

那些來到京城的考生,還要面臨住宿和吃飯的問題,據明朝的沈德符記載:在寒冷的冬天,京城的官員或者商賈們便會集資購置房產,建立供學子休息吃飯的"會館",既解決了學子們的住宿問題,也加大了他們之間的交流溝通,可以趁機拉攏有真才實學的學子為自己所用。

古代書生進京趕考,所需盤纏從何而來

對於那些省試或制舉落第者,還會給每個落第舉子發放絹五匹作為回家路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