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銀子長什麼樣子?很多人都想錯了

古代一兩銀子的價值可謂是非常高的,唐太宗時期一兩銀子就相當於現在的4800塊,明朝最低的時候一兩銀子也相當於現在的750塊,從這點可以看出,古代人出去吃飯,並不會像電視劇中那樣,隨手拋出幾錠銀子就完事了,除非是土豪。

古代的銀子長什麼樣子?很多人都想錯了

先說說古代的盤纏

從歷史中我們可以知道,古代人們通用的錢幣是銅錢,也就是俗稱的“孔方兄”,人們在出遠門辦事探親之時,只能帶上笨重的成串銅錢,把銅錢盤起來纏繞腰間,既方便攜帶又安全,因此古人將這種行路用的路費叫“盤纏”。

所以說,很多電視劇中隨隨便便將幾枚錢幣就叫做盤纏,其實有點不符合常識——首先你得“盤”它!

回過頭來,我們再來講講古代的銀子。

古代的銀子長什麼樣子?很多人都想錯了

古代的銀子並非胖嘟嘟的元寶?

在電視劇中,古人用的銀子好像都是金燦燦的元寶,讓人見了眼睛不禁發光,拿《白娘子傳奇》來說,當時小青盜取的官銀,不就是胖嘟嘟的元寶銀子嗎?這難道就是歷史的真相嗎?答案是:非也。

真正的古代銀錠,元寶只是極少數的一種形態,大多還是“銀鋌”、“腰銀”、“馬蹄金”、“金磚”等形態比較多,其中以鋌形和餅形最多。“鋌源於”梃“,而”梃“指木棍,銀鋌就是長條狀或板狀的銀塊。而餅形,顧名思義,就是餅狀。這兩種形狀,都是方便儲存的樣式。

以《白娘子傳奇》的宋朝背景為例,考古發現,北宋銀鋌的形制有三種:平首束腰、圓首束腰和弧首束腰,這種銀子長什麼樣子呢?看下面——

古代的銀子長什麼樣子?很多人都想錯了

這才是真正的古代銀子!是不是超乎你的想象——一點都不可愛!一點都不金燦燦啊!

事實就是這樣,古代鑄造銀子以石範澆築為主,最簡單澆出來的銀子形狀,無非是長條的或者以上這種鋌型,主要是為了方便運輸和儲存,至於好不好看,那不重要!

古代的銀子長什麼樣子?很多人都想錯了

為何電視劇會出現元寶形狀的銀子?

至於後世的元寶狀金銀,是怎麼來的,民間有一種說法。說的是因為早些年船型的樣子,實在有些像棺材,十分不吉利。而為了避諱,所以就將中間凸起一個半圓,看起來美觀又不忌諱。

不過個人認為,元寶狀金銀的普遍流通真就只存在於影視劇中。像製成定式的金銀,一般都是官家制銀才如此講究,而且多數儲存起來,並不常在市面上流通。民間流通,一般都是銅錢和碎銀子之類的。而且元寶狀除非是大富貴人家特製,很少有這種形狀的。

古代的銀子長什麼樣子?很多人都想錯了

為何真正的銀子不會金燦燦?

古代的銀子純度並不想如今這麼高,其中夾著許多雜質,所以整體看起來也是土low土low的,最後,古代人們鑑別真假銀子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牙齒咬(這方法在現代也很流行),所以在很多比較完整的古代銀子上邊,還可以看到多多少少的牙印。

古代的銀子長什麼樣子?很多人都想錯了

古代付款還要用剪刀?

而尋常人家出門使用的銀子,大多以小長條棍形狀為主,攜帶這種銀子的時候,往往還要帶一把戥子稱——一種稱小克量金銀珠寶或者金貴藥材的小型稱,有收納盒,方便攜帶——付款的時候,用特質的剪子剪出碎碎的銀子出來稱量,面對面交易,只求個分毫不差,這就是電視劇中常出現的“碎銀子”。

講到這兒,是不是顛覆你對古代那金燦燦元寶的美好想象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