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盈利模式都是抽稅,區別只是向誰抽,抽多少

所有的盈利模式都是抽稅,區別只是向誰抽,抽多少

工廠主們從自己的工人身上抽稅,也就是傳說中的剩餘價值。

媒體、百度等互聯網們靠廣告賺錢,等於把自己依附在傳統商業上抽點稅。

天貓這樣的網購平臺對商家的銷售扣點5%,相當於徵收5%的營業稅。

美團的外賣抽傭22%,也是一筆營業稅。

銀行利用資金槓桿抽利息稅。

所有盈利模式都是抽稅,區別只是向誰抽,抽多少。這其中只有一個人能挑明瞭合法徵稅,那就是國家政府。

國家這些年在開始給企業減稅了,一個重要舉措就是營改增,即營業稅改增值稅,即只針對企業的增值部分徵稅。

對比下美團的營業稅,假如我是商家,我有心讓利給顧客,按照成本一分錢不掙賣給顧客,但美團一下給我扣22個點,我一分錢不掙,結果還倒貼22%,那我就算什麼事不幹,就把買進的原料轉手一下,我也至少要加價22%。營業稅模式會在流通環節造成很多重複徵稅,而如果是增值稅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可以說增值稅比營業稅要合理得多。

增值稅的徵收操作難度要比營業稅大很多,像淘寶天貓美團這種他不可能核實你成本多少,增值了多少,他只能收營業稅。

但為什麼淘寶美團們不按照成本,每單交易收個幾分錢就行了,而是根據交易額抽點數?畢竟,你賣100塊錢的東西和賣10塊錢的東西對淘寶來說成本都是一樣的,都是那幾個頁面而已。

按營業額抽稅的原因在於淘寶美團們瞅準了消費者的心理,用戶願掏的額外的交易費是和商品的價格成正比的。5元的抽稅,對100元的商品不算什麼,但對10元的商品就很可觀了。按營業額抽稅可以實現網購平臺的利潤最大化。

既然所有的盈利模式都是要抽稅,其實在自己的員工身上抽稅,將利潤控制在員工工資的30%以內,是相對來說最廉價的一種抽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