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什么是安全感?

什么是大家都在说的心理上的“安全感”呢?“安全感”到底是指什么?那么相对应的不安全感来自哪里?又如何产生的?

在人类的生命早期,人们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危机四伏,时刻体验到的是无处不在的恐慌,形成人们俗语说的“预感”,也可以理解为集体潜意识的危险感,仿佛在哪里都找不到一处安全的庇护所,带给人们的是不安的预感体验。

心理:什么是安全感?

心理学的“安全感”来源,就是安全型的依恋关系。例如:对婴儿来说,有一个能够细心照料他(她)的人,并且这个人能够感受、理解他(她)的需求并积极的做出回应,他(她)就会获得“安全感”。

如果从小时就缺失必要的情感回应,孩子很难获得相应“安全感”。可能会在潜意识中习得和复制自己被对待的体验方式,长大后也可能会重复体验这种情感缺失,而不停得向身边的人索取情感需求,越索取不到越感不安,很容易陷入恶性的情感循环中。

“安全感”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最早来自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研究。弗洛伊德很早就注意到个体的弱小,例如:男孩的阉割焦虑以及自卑情结,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成人以后的心理健康,以及神经症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弗洛伊德假定:当个体所接触到的刺激超过了本身控制和释放能量的某个界限时,个体就会产生一种创伤感、危险感,伴随这种创伤感、危险感出现的个体体验就是焦虑。

由此弗洛伊德提出了:“信号焦虑”、“分离焦虑”、“阉割焦虑”以及“超我的焦虑”。后来的精神分析研究者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总结出神经症症状的形成过程,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由于现实冲突的无法解决而产生焦虑情绪,进而可以退行到幼年的某种行为中,从而得到某种内心安慰、平衡。

换一句话说,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冲突、焦虑、防御机制等都是由个人幼年及成年阶段某种欲望的控制与满足方面缺乏安全感造成的。

心理:什么是安全感?

简要的解释:“安全感”就是一种让个体可以有的获得性。例如:我相信这个东西是可以被我获得的,如果内心我不相信,那么我就是缺乏“安全感”,相信这样来说可以更好的让我们较好的理解。

人们常说的“安全感”,其实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属于个人内在精神需求。“安全感”即是对可能出现的、内在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环境、处事时的有力感或无力感的体验,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

心理:什么是安全感?

那么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主要来自于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三种:

回避型依恋:如果父母(养育者)常不在家,或常常忽略或拒绝孩子的正当情感需求,孩子就可能形成回避型的依恋。

这种回避型的情感依恋,表现为孩子通过回避与父母(养育者)的亲近和情感联结,以适应父母(养育者)的情感缺失或冷漠的态度。

在这种情感依恋关系中,父母(养育者)和孩子交流时常常语气淡漠,缺乏深切的情感互动和情感交流。

矛盾型依恋:是指产生矛盾型的情感依恋的孩子,在和父母(养育者)交流时会有不协调的自我感觉,这是由于父母(养育者)在回应孩子的正当情感需求时,童年时忽略孩子的需求,或者不知道、不懂自己的态度和情感会造成孩子不确定性情感,从而引发孩子的左右为难的情感体验。

有的孩子甚至会错误的理解,因为感觉到父母(养育者)可能会不爱自己、不在乎自己,所以孩子内心也不会感受到与父母(养育者)的心理联结。

如果孩子在与父母(养育者)交流中经常有不和谐的感觉或体验,觉得父母(养育者)不可靠,那么孩子在企图依赖父母(养育者)时,心里就会充满焦虑和不确定性。

紊乱型依恋:如果孩子的依恋需求经常得不到满足,而父母(养育者)的行为又时常给他们带来迷惘或恐惧,他们就可能形成紊乱型依恋。

紊乱型依恋的孩子在与父母(养育者)相处时,经常觉得父母(养育者)的行为令人难以忍受、让人恐惧,而且也很混乱。

例如:如果经常受到父母(养育者)虐待的孩子中,紊乱型依恋出现的概率相当高。

心理:什么是安全感?

而在不同心理学流派当中,对“安全感”的解释也是不尽相同的,常见的有精神分析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

而我们生活中,如果想要增加“安全感”,就需要我们正视自己的情感需求、正视自己原本就不曾拥有过情感体验、正视这种情感缺失。

如果有情感缺失的朋友,请你在生活、工作中努力用心理学的知识和视角,了解解读“安全感”对我们的影响,进一步减少不安全感的因素,给自己带来的负担和痛苦。

有人说:人生唯一的“安全感”,也是来自于个体对人生中不安全感的充分体验。

张树波

2019年6月2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