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借智借力打造中国普洱茶中心暨普洱茶博物馆

10月22日上午,官渡区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双方就打造中国普洱茶中心暨普洱茶博物馆项目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

官渡借智借力打造中国普洱茶中心暨普洱茶博物馆

根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官渡区将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在中国普洱茶中心暨普洱茶博物馆项目内建设普洱茶大数据中心,建设普洱茶质量可追溯体系、普洱茶指标体系、普洱茶大数据;同时,双方合作成立中国普洱茶中心暨普洱茶博物馆项目建设工作专家咨询组,为中国普洱茶中心暨普洱茶博物馆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

会上,官渡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周燕代表区政府分别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签约。官渡区区委书记和丽川、副区长储云川出席签约仪式。

2019年4月,云南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决定将“中国普洱茶中心暨普洱茶博物馆”项目落地于官渡区官渡古镇片区。

云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拥有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7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69个部省级教学、科研平台。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是省委省政府依托云南农业大学设立的省级研发机构,围绕打造中国普洱茶中心暨普洱茶博物馆项目,经双方协商达成合作意向,站在推动官渡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角度,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将中国普洱茶中心暨普洱茶博物馆打造成世界唯一、中国一流的项目;打造展示普洱茶历史文化的平台,占领中国普洱茶市场制高点,建设普洱茶产业展示中心、交易中心、价格产生中心,把“展示、交易、仓储、体验、科研、旅游”等六大功能集中体现在中国普洱茶中心项目中。

此前,为确保该项目顺利推进,官渡区成立了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积极对接知名茶商茶企,启动产业规划编制工作。

2019年5月,官渡区先后拜访了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公司、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茶企、茶业协会及运营团队,对普洱茶中心项目运营思路、建设规模、合作方向、博物馆展示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沟通交流。

2019年8月12日,省农业农村厅召集了21家云南省知名茶企就进驻普洱茶中心项目事宜进行了座谈,并要求有意向进驻的企业于8月15日前向官渡区书面报名,会后各茶企积极与官渡区对接了解项目情况和相关政策,截止目前,共收到14家茶企的参与意愿函。

同时,官渡区委托上海水石建筑规划设计公司开展普洱茶中心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方案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踏勘调研,节点风貌、经营业态、客流动向等相关资料收集工作。

当天的会上,官渡区国投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中国普洱茶中心暨普洱茶博物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官渡借智借力打造中国普洱茶中心暨普洱茶博物馆

该项目选址于官渡古镇片区,东至彩云北路,西至广福路,南至云秀路,北至珥季路,规划总用地面积2533亩,项目定位为以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目标、世界茶业大健康“体验”中心、云南“绿色食品牌”招牌项目,围绕普洱茶展示、交易、仓储、科研、旅游、体验六大功能,分为中国普洱茶博物馆、普洱茶拍卖博览交易中心、普洱茶银行和普洱茶国仓、茶企展示区、普洱茶科研中心和鉴定中心、茶博园等6个板块, 作为省级重点项目,建成后的中国普洱茶中心项目将成为云南省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普洱茶文化展示窗口,以及全产业链覆盖的普洱茶总部,也将体现昆明市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必将对官渡区产业转型升级产生极大的促进。

据了解,中国普洱茶中心暨普洱茶博物馆项目计划按“分期供地、滚动开发”模式分三个阶段来推进。

第一阶段 普洱茶博物馆项目建设

项目已于2019年8月1日启动普洱茶博物馆及回迁安置地块征地拆迁工作,预计需拆除民房约1069栋53万平方米,公建及租地建房约30.7万平方米。目前项目范围内175亩土地已完成征迁,已拆除建构筑物23栋,约30247平方米,回迁安置房地块及博物馆地块涉及的民房拆迁正稳步推进。计划2019年12月完成普洱茶博物馆及回迁安置地块土地供应并启动建设,到2020年底前完成普洱茶博物馆建设。

第二阶段 普洱茶中心功能分区建设

计划于2020年3月启动普洱茶中心功能分区用地征地拆迁,预计需拆除民房约400栋17.8万平方米,公建及租地建房约34.2万平方米。计划2021年上半年完成普洱茶中心功能分区用地土地供应,到2022年底完成普洱茶中心功能分区建设。

第三阶段 普洱茶中心核心区建设

计划于2021年上半年启动普洱茶中心核心区征地拆迁,预计需拆除民房约2129栋74.9万平方米,公建及租地建房约26.8万平方米。计划2022年底完成普洱茶中心核心区土地供应,2024年上半年完成普洱茶中心项目整体建设。(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